新年新消费——文化消费 新体验

 

关于文化消费,我们将分成三个板块向您介绍,分别会从假日消费、影视娱乐、和文化新体验带您全方位了解中国朋友现在的文化消费观。首先来看看假日消费:

 

假日消费通常和礼物啊、聚会啊、出行旅游有关。如今过年我们不仅要花钱买饺子皮,包饺子来传统地过新年,也要买洋货,就是曲奇啊等等送给亲戚朋友。

 

感觉每个节日都少不了巧克力。现在洋品牌的确正在快速抢滩中国市场啊,这让我想到了洋节,就是西方的节日现在在中国也是带动消费持续升温啊。

 

比如12月底的圣诞节。回忆一下,特别世界大同啊,在中国这个东方国度,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一些商业网点,随处可见缤纷的圣诞树和可爱的圣诞老人装饰。商场、餐厅会有节日特价促销,剧场里有圣诞专场演出、旅行社还会推出节日特色旅游线路……这一切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可以说,圣诞节——这个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一个集消费、娱乐和庆祝为一体的欢乐聚会。也已经成了国内各大电商、商场的促销噱头。当然,大过节的,其实中国人除了喜欢购物、聚会,还会选择出行或者旅游。

 

 

近的出行,可以去博物馆,去公园,2013年,在北京,大家还喜欢问:你去颐和园看大黄鸭了吗?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只憨态可掬的大黄鸭,这只大黄鸭真的是走到哪里,就热闹到哪里,它周游列国,受到游客们的喜爱,所到之处,都带来巨大的客流量。这意味着什么?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媒体报道,大黄鸭在京展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接待大黄鸭的两所公园,仅门票及其他收入就可分别过亿元人民币。同时,来自中国各地的游客争相涌入北京与大黄鸭合影留念的行为背后,也为衍生品售卖、餐饮、住宿、交通等周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一只玩具大黄鸭静静地待在水中,一个月就吸金过了两亿人民币!到底大黄鸭的吸引力在哪?是什么让它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北京,很多游客来看大黄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大黄鸭很可爱,很出名”。尤其小朋友,特别喜欢。我们更希望的是中国也能推出玩具产品,走向国际,除了让它产生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文化创意好好地做一些营销。

 

过节了,中国民众有的去公园,就在家附近转一转,但不少朋友,选择的是出远门旅游。2013年10月,随着中国首部《旅游法》的正式实施,大家的旅游质量也相应得到了一些保障。

根据《旅游法》的规定,中国国内任何旅行社将不得再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招揽游客,而且不可以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等等,同时要求“一价全包”:也就是领队、导游的部分工资以及之前的各种小费全部列入团费中。

 

中国最大的旅行社——中青旅市场推广部总经理葛磊说,作为旅行社从业人员之一,他对此表示欢迎,他认为旅游法的实施将让整个业界从价格的竞争回归到产品的竞争,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葛磊同时也表示:从游客角度出发,坚持品质旅游,从提升服务档次等方面入手吸引客源,才是创造行业内信誉度的唯一方法。

 

关于旅游法的颁布,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它将促使旅游市场走向秩序化,即便短期内的出境游等价格上升引起部分消费者不解,但仍可以促进旅游行业吹起“正风”。

 

今天我们带您梳理的是:在中国,过去一年比较有亮点和特色的文化消费以及相关的新体验;刚才聊的是假日消费,下面我们来看看影视娱乐方面,中国人的消费观。

 

谈到电视电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在推荐我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因为风格健康向上,因为是亲子类题材,所以《爸爸去哪儿》去年,包括现在都太火了。

当一个综艺节目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眼球的时候,也会同时助推节目冠名费水涨船高。之前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这样的选秀节目,就创下了中国综艺节目冠名费新高。12月份,中国综艺节目冠名费纪录被《爸爸去哪儿》刷新了。伊利以3.12亿人民币冠名《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创下了卫视综艺节目新高。

 

按说《中国好声音》已经创下了一个冠名费的高峰,而且是主流观众喜欢的音乐选秀节目,而如今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异军突起,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这个节目。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今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创新节目。它的原版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原版本的节目形态为五位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一起到偏僻的村庄或是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日,或是过夜旅行体验过程。

 

湖南卫视版在尊重原版的情况下,增加了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创新推出了以亲子互动为主旨的《爸爸去哪儿》。在节目中五位明星将还原到爸爸的角色,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72小时的乡村体验,爸爸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节目组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务,父子(女)俩在不熟悉的环境下状况百出。

 

节目中因为明星爸爸们在这三天两夜里是又当爹又当妈,又以真人秀的方式体现出来,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关于节目的题材,专家评论说,“爸爸带小孩”, 本身就有极强的共鸣,它的可接受性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零门槛。总导演谢涤葵就说,“人们在观赏节目的同时,能从不同类型的“爸爸+小孩”组合中找到共鸣。

 

此外,很多中国人观念中,在家带小孩似乎是妈妈的责任,但这档节目就要挑战传统,让观众看看明星爸爸们是怎样跟小孩相处互动的。这种‘反弹琵琶’的节目思路带来观念反差,能吸引人们带着好奇心看下去。”亲子家庭的概念,特别适合主流的观众群体,因此基本上没差评,这对品牌赞助商而言非常重要。

 

所以难怪冠名费这么贵呢。与此同时,这类真人秀节目也可以给产品提供很多的植入的机会,比如车啊、孩子的玩具啊、服装啊、饮料等等。

 

而就在这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出乎意料的热播后,央视和其他地方卫视也开始或准备推出不少亲子类娱乐节目,特别是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至少有24档亲子类节目已经备案,亲子类节目将出现井喷现象。比如,浙江卫视的《星星知我心》,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陕西卫视的《好爸爸坏爸爸》等亲子类节目在相同时段播出。另外,《宝贝看你的》、《加油儿女》等节目也在待播状态。

 

这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也是目前中国电视产业的一个困局,就是跟风模仿。不知为什么,一个东西太火,我就感觉它不转型,就很快会被淘汰,所以影视产业啊,我们也需要时时创新。

 

聊完了2013年中国很火的电视节目,我们看看电影产业,应该说,2013年,中国电影的票房相当不错,迈进200亿时代。

 

这是不是也代表着:更多老百姓走入电影院去欣赏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了呢?

因为我听说:中国电影票房从100亿到200亿仅用3年,银幕数猛增居首功,同时,2013年贺岁档首轮上映的国产影片贡献突出。

 

贺岁档首轮上映的比如有电影《扫毒》、《无人区》及3D《四大名捕2》等国产影片。那么,这样的高票房,最受益的会是谁呢?除了利益相关方,还有我们的股市。

 

另外专家也分析了:中国电影票房飞速增长的原因吗,除了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个重要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得益于专业化团队和公司的营销宣传。比如近年来曾热映的《失恋三十三天》、《画皮2》、《致青春》等,都和影片营销策划团队的努力分不开。电影营销正在成为除制作、发行和放映3个传统环节之外,电影产业的第四个细分服务流程,它也成为推动电影票房增长的新动力。

 

票房高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比如,最近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定制》,大家争议很大,但是的确是赢得了高票房。这一点,这部影片还算是赚足了人气。

是啊,相信所有的朋友最为期待的,还是能看到好口碑、好制作、讲一个好故事的精彩影片,有时候也不必对一部影片太多苛刻,只要你在观看的过程中开心了、享受了,我认为就足矣,尤其是过年了,电影能逗你笑一笑,它就成功了。

 

文博会、新体验

 

 

 

其实生活在北京挺幸运的,因为每年都有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你可以前去体现很多文化新生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化盛宴可以说此起彼伏地遍布整个京城。可以说,这些博览会通常能让来自国内外的四海宾朋充分感受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也能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机、新市场;更能助推一大批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和中国原创文化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第八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我们在去年11月份也及时做了报道,在主展场里,各行各业最新的文化创意精品折射出中国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如何老物新作?如何提升产品工业价值?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宣传?这方面,台湾一家企业提供了独特视角。“部落行销”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们重拾台湾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用香蕉丝制成衣服和图文书,推向市场后获得了许多年轻人喜爱。

 

“香蕉那个茎整个要浸泡过,浸泡过后,慢慢把它扳开,变成丝状,撕开以后还要绑在一起,变成一条一条线。其实每个作品的制成线的部分就要三个月,还要经过泡,晒,经过洗、经过煮,所以制成非常麻烦。现在看到的(香蕉丝制品)图纹,当初加拿大人,传教士把它带回去加拿大,现在加拿大博物馆可以看到葛玛兰族的裙子。其实在90年代,有一些(台湾)耆老他们本来就会,过去衣服包包,饰品上都会有,老人家还有这样的技术,一直到年轻人发现这些东西我们都不会了,然后请老人家慢慢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正在加速升级换代,而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也日益深入。在首都大学生设计展区,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几个学生展示的智能鱼缸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我们的产品主要是手机端来控制鱼缸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可以控制过滤器和加氧的功能,也可以实现自动喂食的功能,还可以控制温度适用于饲养热带鱼的用户。目前正在研发远程控制,主要用网络控制,到时就可以实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控制。”

 

文化创意作为中国一个新兴的产业,在规模和水平方面都在不断提升。不过有专家指出,要使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下一步应继续增强中国原创文化品牌,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力度不断增强,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2013年5月,知名导演王潮歌的“印象”团队接受了马来西亚方面的邀请,推出“印象”系列的第十部作品《印象马六甲》,并于10月在中国-马来西亚经济峰会上完成项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中国自主文化品牌被更多国家、地区所接受。据悉,“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于1998年推出第一部――《印象刘三姐》。该演出通过艺术创作与舞台技术的突破,结合大型山水实景,完美融入自然,以现代艺术构想设计,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成为国内文化创意市场的一次创举。

文化创意产业的确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也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中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创意设计业作为文化系统“十二五”期间要发展的十一个重点行业门类之一,并明确了搞活创意设计市场、培育壮大创意设计类龙头企业、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器等主要举措。

 

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了,我们老百姓就能享受到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文化的创新也是科技的发展,随时能够方便我们的饮食起居,尤其是放假了,过年了,我们就有更多好去处,就能品尝到更多文化消费和新鲜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