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消费——沟通方式 新感觉

从写信到电报,到电话,再到网络。人们的沟通变得更快速、更便捷、更有效率、更即时。任何人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互联网改变了全世界的交往方式,让“地球村”的概念更加恰如其分。

 

这个新年,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不在身边的亲人朋友拜年呢?发短信?打电话?发EMAIL?还是在新浪微博上留言,发去大大的笑脸?亦或是通过手机上微信向亲朋好友发去了语音的问候?

 

 

自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的日子是一天一天红火,而中国人的交往方式也跟随世界的脚步一道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互联网时代中国百姓的新沟通,新社交方式。

 

或许超出许多人的记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经有了互联网实验室。1987年,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从实验室发出一封邮件,经意大利中转,最后送达德国。这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里面只有一句话: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将1994年算作中国互联网真正的元年,或许更准确一些。因为在这一年,中国获准加入国际互联网,同时国内第一个BBS站点——曙光BBS成立。一个广阔的世界即将在中国人面前展开。

 

从那时到现在,短短20年间,互联网渗透进千家万户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传统的社交习惯。在社会越来越发展的情况下,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主流形式。

 

从聊天室时代,到论坛时代,从即时通讯时代,到博客时代,从SNS时代,到移动时代,中国人的网络社交在20年间行走过了这么多标签鲜明、特色浓厚的道路,相信提到聊天室、论坛、博客等等,能够勾起不少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在网络社交方式更新换代的背后,是一个个公司大胆捕捉时代脉搏,敢于创新的勇气,也记录下了一个个曾经名声大噪的公司逐渐风光不再的过程。

 

对于许多70后的资深网民而言,聊天室正是他们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像很多国人熟悉的情景喜剧 “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那些年,他就常常混迹于四通利方聊天室,发一些自己编的小段子、鬼故事。“宁财神”这个网名,也是在这个聊天室第一次开始使用。一起来听听中国网络社交走过的“聊天室时代”。
“1997年,除了是宁财神注册聊天室的一年,也是四通利方凭借在线直播世界杯足球赛大放异彩的一年。

6月,四通利方首次在聊天室对世界杯比赛进行了文字直播,引起球迷不错的反响。但这只是一次试水,更大的直播计划正在筹备中。

10月31日,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第一场的比赛在大连金州进行。中国队主场以2:4败给伊朗,5万球迷伤心痛哭。比赛进行时,四通利方网站的“利方在线”同步进行了多媒体网上直播,包括了vivo格式的视频和文字。这次中国互联网上史无前例的多媒体直播,导致四通利方的访问人数在短时间内激增,甚至造成两台服务器瘫痪。

2008年,网易聊天室关闭。2009年1月8日,腾讯公司在QQ聊天室挂出关闭QQ聊天室的通知。这两大门户网站聊天室的相继关闭,引得众多网友感叹,这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是怎么样的呢,就如同网友阑夕写的,“那个时代,聊天,仅仅是聊天而已,而聊天室,也仅仅是聊天室而已。”

 

刚才短片中提到了四通利方这家公司在聊天室时代大放异彩,有听众可能会很好奇,聊天室时代的结束是否也意味着这家公司的生命的结束,答案是否定的。
成立于1993年的四通利方,当初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的软件企业。1997年四通利方获得了三家国际高科技创业投资集团及四通集团的650万美元投资,并引进了国外高级管理人才,完成了自己的国际化改组。国际化改组的成功对公司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998年10月,四通利方与北美最大的中文网站华渊生活资讯网合并,使四通利方公司由一家单纯的民营软件公司,一跃而为国际互联网领域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

 

而当年的12月1日,合并后的公司成立 "新浪网",这是至今仍在影响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之一。


再来看看新社交方式之论坛时代。其实自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就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论坛,但论坛的全盛时期,比聊天室更晚一些,大概在2000年以后,真正实现用户的大批使用和影响力。而现在还非常活跃的猫扑网1997年创办,天涯网1999年创办。
最初,各地的信息港都有自己的论坛,各大网站也都开有论坛供网友交流。网友们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复,通过这个“异步”的信息交换,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说论坛的存在和发展一直有它的小众性,毕竟并非所有的网民都喜欢用论坛来实现对一些问题的表达,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论坛的存在。那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即时通讯时代则是将所有网民拉到了一起,不论男女老少,不论身份职业。在中国,十之八九上网的人都拥有腾讯QQ号码,这是为大众量身定做的互联网应用。


腾讯QQ,是腾讯公司于1999年02月11日推出的一款免费的多平台即时通信软件,支持文字、语音和视频聊天,还附带有邮箱、游戏等服务。目前,腾讯QQ、手机QQ均为中国最多人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均占据中国个人电脑和手机即时通信市场第一。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工具QQ。


“1999年,在西安就读高中的魏志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OICQ号,那年他17岁。“那时候的QQ号还是5位数的,这是腾讯第一批开放的号。”据他回忆,最早拥有OICQ号的人应该出自上海,当时腾讯在华东理工大学有一个实验室。


2000年时,QQ经历改名风波。2002年2月,QQ的注册用户数,突破了1亿。2003年9月,QQ注册用户突破2亿。如今,目前腾讯已有8亿月活跃QQ用户,其中日常通过手机接入QQ的用户已达5.5亿。
 

知名博主米晓说,QQ在线用户,或许每天都在变化,但有些事情是永远不变的:QQ对于所有人都提供基础的通信服务,无论贫富与贵贱;无论是身处豪宅的富翁,还是广东的打工仔;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退休的老干部,QQ对于所有人一视同仁。”
 

2004年,社交网络Facebook上线,迅速风靡欧美,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社交工具。此后,中国迅速出现了许多跟风者,但活下来的并不多。

 

校内网,也就是后来更名的“人人网”是活下来并且活得最好的之一,不少在海外留学的听众可能正是通过它,了解着自己小学、初中同学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s的时代。接下来一起通过短片来了解中国SNS时代。


“校内网是中国的SNS中活下来,并且活得最好的之一。它最初是在相对封闭的圈子里流行,并且采用实名制注册。从它最初的名字“校内网”就可以看出,当时这个网站是以在校学生为核心用户发展起来的。熬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时期,2005年2月,校内网被千橡集团的陈一舟收购,开放注册。2009年7月,校内网改名人人网,并且更换域名,意在突破校园,成为更广泛的社交工具。


很多人仍然怀念校内。这个实名制的网站给了许多腼腆的大学生一个搭讪的机会。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内,搭讪显得更容易成功。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硕士的周末和她的男友,就是通过校内结识的。
 

开心网创办于2008年3月,迅速火得一发不可收。开心网最早的一个应用是“买卖朋友”,后来逐步开发了抢车位等。2009年,开心农场上线,这是开心网最火的时候。
关于白领为“偷菜”痴狂,流传着各种段子。比如某人的收获时间在早上5点,她会订下4点半的闹钟,而她的朋友为了偷她的菜,也会订下4点半的闹钟。当时,你会看到许多人表情痴迷地守在电脑前,每过五秒就刷新一次,手指还神经质地点击着。在地铁上、公交上、大马路上,都随处可见盯着手机上网刷屏的白领。”
很多人的大学记忆是和人人网紧紧联系在一起,工作后的记忆跟开心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不过感觉现在它们明显没有当年那么火了,2011年5月4日,人人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不到1年的时间,股价跌去近三分之二,而去年业内不断传出人人网裁员、意欲“卖身”等各种消息。
关注完SNS,再来看看新沟通,新社交中的微博时代,2006年,twitter诞生。2007年,饭否在中国大陆上线。2009年,饭否关闭,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国内门户网站的微博纷纷上线。
微博扩张的迅速,可以用蔓延来形容。“忽如一夜粉丝来,千人万人微博开。《新发现》主编严锋这样评价微博“这就是所谓‘社交媒体’给我昭示的‘社交’的第一要义:如果不会使用社交媒体,你在社交媒体之外,在传统的社交场合,都会越来越难以与别人社交。”
微博与博客相比,是更“轻”的媒体,140个字的长度,能发布的内容实在有限。几乎不能传达想法,只能成为简单的记录。这就是碎片化。而微博“转发”和@的功能很巨大,很容易将原本与事件无关的更多人卷入巨大的群体围观。
在上线的几大门户网站的微博中,新浪微博最引人关注,它2009年8月推出,在我们能收集到的数据中,看到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5亿,同比大幅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横跨两岸三地和新马地区。

正当大家陶醉在微博所带来的崭新感受时,突然有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席卷而来。如果说微博是一场公开“秀”,新出现的一款名为“微信”的沟通工具则变成了亲密朋友之间的互动平台,而且它所倚重的越来越红火的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
可以随时随地用语音的方式和朋友联络,并且只花很少的手机流量费,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电信商提供的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

2011年才诞生的微信,如今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微信用户数量目前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短片再来了解一下这个不可不提的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与好友分享文字与图片,并支持分组聊天和语音、视频对讲功能,广播消息,照片/视频共享,位置共享,信息交流联系等等。微信起步时仅通过QQ账号体系来导入关系 链,之后才通过导入手机通讯录来获取用户。
2011年5月前,微信积累了约四五百万用户,微信对讲功能的加入使得用户数量进一步增长。

 


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到2011年底,微信用户已超过5000万;2012年3月,微信用户破亿。


2012年4月,腾讯公司开始做出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的尝试,为了微信的欧美化,将其4.0英文版更名为“WeChat”,之后推出多种语言支持。2012年9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


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影响力遍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地和少数西人。2013年4月,网上传言中国工信部要求微信收费,引来近九成网民的强烈反对,目前微信仍然保持免费运营。2013年7月,腾讯微信签下阿根廷著名球星梅西来代言广告,准备发力南美市场。2013年8月15日WeChat国际注册用户突破1亿名,与5月的5,000万名用户比较,即3个月内将数目翻一番。”


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应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感受着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沟通方式、社交方式的变化。

 

 

但我们很难说清网络究竟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还是让人们隔得更远。网络让我们的沟通更便捷,还是使我们的生活更复杂。


有的时候可以和远在地球那端的陌生人通过skype面对面聊天;却忘记给身边的朋友一个微笑。有时候可以在微博上随意地评论和转发陌生人的帖子,却忽略和数年的邻居打一个招呼。可以在网上和老同学们谈天说地,却可能在同学会上一言不发。


其实面对面地问候、微笑、握手、拥抱……这些简单的沟通方式,我们并不应该因为互联网社交的快速发展而遗忘。

 

所以在享受互联网社交快乐的同时,请记得给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问问好,握握手,真挚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