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搭着7号公交车从车流熙来攘往的北京复内大街右弯,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比胡同稍大的小路。小路两旁种植着各种高耸的绿树,宽度勉强允许两台车交会,这条绿荫遮天的小路乍看之下就是北京典型的街道景观,但是看似平常的小路,背后却隐含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

作者:陈鹥人

编辑 / 陈钧     来源 / 海峡飞虹专稿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佟麟閣路還有附近胡同內的住宅大幅翻修,原本的泥磚瓦房

542

    搭著7號公交車從車流熙來攘往的北京複內大街右彎,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比胡同稍大的小路。小路兩旁種植著各種高聳的綠樹,寬度勉強允許兩台車交會,這條綠蔭遮天的小路乍看之下就是北京典型的街道景觀,但是看似平常的小路,背後卻隱含了一個可歌可泣的壯烈故事。  

    走著走著迎麵而來一群五六歲的學童,隨口問他們這裡是哪裡,孩子們伸出小手指著前方的路牌,爭先恐後地喊著:“佟麟閣路、佟麟閣路…”再問他們佟麟閣是何許人也,孩子們天真地傻笑著,搖搖頭一哄而散。

    然而,老一輩的街坊鄰居少有不知情者,提起佟麟閣,老人們臉上大多流露出欽佩之情。佟麟閣將軍是中國八年抗日戰爭中第一位殉國的高級將領,1937年7月28日,是佟麟閣將軍在南苑戰鬥中壯烈犧牲的時刻,距今已將近78個年頭。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1937年7月28日,日軍進犯南苑,時任第29軍副軍長的佟麟閣死守南苑,與日軍從拂曉激戰至中午,腿部、頭部等多處受重傷,最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時年45歲。

542

    佟麟閣犧牲之年也正是居住在這裡的楊巧雲出生之時。楊巧雲的童年在抗日戰爭中度過,對於戰爭的記憶她不願多談,隻不斷地重複年幼時在家鄉種青稞的光景。但是問起佟麟閣將軍時,老人操著濃厚鄉音,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她說,小時候都會聽人家說起佟麟閣將軍,他是抗日英雄,老一輩的街坊鄰居都知道他的故事。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78歲的楊巧雲,滔滔不絕地講述幼年時務農的快樂回憶,對於戰爭,隻淡淡地說:“當時年紀太小,記不得了。”

542

    伴隨著老人們成長經曆的戰爭記憶,是我們年輕一代不曾經過的生命曆程,我們對於佟麟閣將軍的認識,僅僅隱含於教科書字裡行間,短短幾行有“盧溝橋事變”的段落裡。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為中國人民長達8年的艱辛抗戰揭開了序幕,當時佟麟閣將軍正是29軍的副軍長,在第一線抵抗日軍侵略,可以說是站在曆史洪流最前頭的重要人物。

    “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這是當時29軍與日軍周旋時所發出的聲明。佟麟閣將軍也如命令中所言與盧溝橋共存亡,28日當天,在南苑與日軍展開激戰,佟麟閣親自指揮部隊抵抗日軍進攻,最後腿部、頭部多處受傷,失血過多不幸犧牲。

    1945年,為了紀念佟麟閣將軍的犧牲,當時北平市政府將南河沿大街改名為佟麟閣路。時至今日,經曆了國共內戰、文革、改革開放,路名雖幾經更迭,最終仍以佟麟閣路沿用至今。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居民盧桂琴說,2008年起政府開始補助附近住戶整修、拆遷房子,有些住戶搬到附近的高樓中。

542

    一路走來,佟麟閣路的變化不大,仍舊是以住宅為主,但是也有新華社等機構和一些商家進駐。這裡的居民盧桂琴回憶道,改革開放前道路兩旁都是民房,而且大多是泥磚房子。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因為新華社的進駐,原本單純為住宅區的佟麟閣路多了一些商家、旅館,為這條綠樹遮天的小路增添一些商業氣息。

542

    現在雖然一樣是以民房居多,但是泥磚變青磚,加上住戶變少了,商家變多了,佟麟閣路比以前多了些商業氣息。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新華社退休記者劉老太太,現在仍然住在附近的新華社小區中。

542

    今年80歲新華社退休記者劉老太太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住在佟麟閣路上的新華社區,她說佟麟閣路是一條非常具有曆史的道路,“民國參議院”、“民國眾議院”等曆史建築都坐落在佟麟閣路上,遙想當年,袁世凱就是在“民國參議院”宣示“登基”的。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新華社綜合大樓就位於佟麟閣路上。

542

    佟麟閣路的發展可以說和新華社密不可分。劉老太太幾十年來伴隨著新華社從舊大樓變成新大樓,看著新華社綜合大樓的落成啟用,也看著佟麟閣路上的泥房一間一間的消失,大樓、商家一間一間出現。現在的佟麟閣路,已經看不到舊時代的建築,隻有彎進附近的胡同後, 才能瞥見零星的舊式泥磚房。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民國參議院”舊址,當年“參議院會議”、“總統選舉”等重大政治活動皆在此進行,也是當年袁世凱“登基”的地方。

542

    佟麟閣路仿佛成為一個紀念性的符號象征,道路的景觀隨著時代不斷變遷,舊時代的痕跡漸漸被抹去,有關佟麟閣將軍的事跡和道路的發展史僅存於老一輩的回憶裡,年輕一代的我們透過前人的講述,仿佛也一同見證了佟麟閣路的發展興衰。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佟麟阁路还有附近胡同内的住宅大幅翻修,原本的泥砖瓦房变成了青砖房。

542

搭着7号公交车从车流熙来攘往的北京复内大街右弯,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比胡同稍大的小路。小路两旁种植着各种高耸的绿树,宽度勉强允许两台车交会,这条绿荫遮天的小路乍看之下就是北京典型的街道景观,但是看似平常的小路,背后却隐含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  走着走着迎面而来一群五六岁的学童,随口问他们这里是哪里,孩子们伸出小手指着前方的路牌,争先恐后地喊着:“佟麟阁路、佟麟阁路…”再问他们佟麟阁是何许人也,孩子们天真地傻笑着,摇摇头一哄而散。<br>然而,老一辈的街坊邻居少有不知情者,提起佟麟阁,老人们脸上大多流露出钦佩之情。佟麟阁将军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中第一位殉国的高级将领,1937年7月28日,是佟麟阁将军在南苑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时刻,距今已将近78个年头。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死守南苑,与日军从拂晓激战至中午,腿部、头部等多处受重伤,最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542

佟麟阁牺牲之年也正是居住在这里的杨巧云出生之时。杨巧云的童年在抗日战争中度过,对于战争的记忆她不愿多谈,只不断地重复年幼时在家乡种青稞的光景。但是问起佟麟阁将军时,老人操着浓厚乡音,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她说,小时候都会听人家说起佟麟阁将军,他是抗日英雄,老一辈的街坊邻居都知道他的故事。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78岁的杨巧云,滔滔不绝地讲述幼年时务农的快乐回忆,对于战争,只淡淡地说:“当时年纪太小,记不得了。”

542

伴随着老人们成长经历的战争记忆,是我们年轻一代不曾经过的生命历程,我们对于佟麟阁将军的认识,仅仅隐含于教科书字里行间,短短几行有“卢沟桥事变”的段落里。<br>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艰辛抗战揭开了序幕,当时佟麟阁将军正是29军的副军长,在第一线抵抗日军侵略,可以说是站在历史洪流最前头的重要人物。<br>“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这是当时29军与日军周旋时所发出的声明。佟麟阁将军也如命令中所言与卢沟桥共存亡,28日当天,在南苑与日军展开激战,佟麟阁亲自指挥部队抵抗日军进攻,最后腿部、头部多处受伤,失血过多不幸牺牲。<br>1945年,为了纪念佟麟阁将军的牺牲,当时北平市政府将南河沿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时至今日,经历了国共内战、文革、改革开放,路名虽几经更迭,最终仍以佟麟阁路沿用至今。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居民卢桂琴说,2008年起政府开始补助附近住户整修、拆迁房子,有些住户搬到附近的高楼中。

542

一路走来,佟麟阁路的变化不大,仍旧是以住宅为主,但是也有新华社等机构和一些商家进驻。这里的居民卢桂琴回忆道,改革开放前道路两旁都是民房,而且大多是泥砖房子。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因为新华社的进驻,原本单纯为住宅区的佟麟阁路多了一些商家、旅馆,为这条绿树遮天的小路增添一些商业气息。

542

现在虽然一样是以民房居多,但是泥砖变青砖,加上住户变少了,商家变多了,佟麟阁路比以前多了些商业气息。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新华社退休记者刘老太太,现在仍然住在附近的新华社小区中。

542

今年80岁新华社退休记者刘老太太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住在佟麟阁路上的新华社区,她说佟麟阁路是一条非常具有历史的道路,“民国参议院”、“民国众议院”等历史建筑都坐落在佟麟阁路上,遥想当年,袁世凯就是在“民国参议院”宣示“登基”的。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新华社综合大楼就位于佟麟阁路上。

542

佟麟阁路的发展可以说和新华社密不可分。刘老太太几十年来伴随着新华社从旧大楼变成新大楼,看着新华社综合大楼的落成启用,也看着佟麟阁路上的泥房一间一间的消失,大楼、商家一间一间出现。现在的佟麟阁路,已经看不到旧时代的建筑,只有弯进附近的胡同后, 才能瞥见零星的旧式泥砖房。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民国参议院”旧址,当年“参议院会议”、“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活动皆在此进行,也是当年袁世凯“登基”的地方。

542

佟麟阁路仿佛成为一个纪念性的符号象征,道路的景观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旧时代的痕迹渐渐被抹去,有关佟麟阁将军的事迹和道路的发展史仅存于老一辈的回忆里,年轻一代的我们透过前人的讲述,仿佛也一同见证了佟麟阁路的发展兴衰。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佟麟阁路还有附近胡同内的住宅大幅翻修,原本的泥砖瓦房变成了青砖房。

542

搭着7号公交车从车流熙来攘往的北京复内大街右弯,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比胡同稍大的小路。小路两旁种植着各种高耸的绿树,宽度勉强允许两台车交会,这条绿荫遮天的小路乍看之下就是北京典型的街道景观,但是看似平常的小路,背后却隐含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  走着走着迎面而来一群五六岁的学童,随口问他们这里是哪里,孩子们伸出小手指着前方的路牌,争先恐后地喊着:“佟麟阁路、佟麟阁路…”再问他们佟麟阁是何许人也,孩子们天真地傻笑着,摇摇头一哄而散。<br>然而,老一辈的街坊邻居少有不知情者,提起佟麟阁,老人们脸上大多流露出钦佩之情。佟麟阁将军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中第一位殉国的高级将领,1937年7月28日,是佟麟阁将军在南苑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时刻,距今已将近78个年头。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死守南苑,与日军从拂晓激战至中午,腿部、头部等多处受重伤,最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

542

佟麟阁牺牲之年也正是居住在这里的杨巧云出生之时。杨巧云的童年在抗日战争中度过,对于战争的记忆她不愿多谈,只不断地重复年幼时在家乡种青稞的光景。但是问起佟麟阁将军时,老人操着浓厚乡音,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她说,小时候都会听人家说起佟麟阁将军,他是抗日英雄,老一辈的街坊邻居都知道他的故事。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78岁的杨巧云,滔滔不绝地讲述幼年时务农的快乐回忆,对于战争,只淡淡地说:“当时年纪太小,记不得了。”

542

伴随着老人们成长经历的战争记忆,是我们年轻一代不曾经过的生命历程,我们对于佟麟阁将军的认识,仅仅隐含于教科书字里行间,短短几行有“卢沟桥事变”的段落里。<br>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艰辛抗战揭开了序幕,当时佟麟阁将军正是29军的副军长,在第一线抵抗日军侵略,可以说是站在历史洪流最前头的重要人物。<br>“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这是当时29军与日军周旋时所发出的声明。佟麟阁将军也如命令中所言与卢沟桥共存亡,28日当天,在南苑与日军展开激战,佟麟阁亲自指挥部队抵抗日军进攻,最后腿部、头部多处受伤,失血过多不幸牺牲。<br>1945年,为了纪念佟麟阁将军的牺牲,当时北平市政府将南河沿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时至今日,经历了国共内战、文革、改革开放,路名虽几经更迭,最终仍以佟麟阁路沿用至今。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居民卢桂琴说,2008年起政府开始补助附近住户整修、拆迁房子,有些住户搬到附近的高楼中。

542

一路走来,佟麟阁路的变化不大,仍旧是以住宅为主,但是也有新华社等机构和一些商家进驻。这里的居民卢桂琴回忆道,改革开放前道路两旁都是民房,而且大多是泥砖房子。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因为新华社的进驻,原本单纯为住宅区的佟麟阁路多了一些商家、旅馆,为这条绿树遮天的小路增添一些商业气息。

542

现在虽然一样是以民房居多,但是泥砖变青砖,加上住户变少了,商家变多了,佟麟阁路比以前多了些商业气息。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新华社退休记者刘老太太,现在仍然住在附近的新华社小区中。

542

今年80岁新华社退休记者刘老太太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住在佟麟阁路上的新华社区,她说佟麟阁路是一条非常具有历史的道路,“民国参议院”、“民国众议院”等历史建筑都坐落在佟麟阁路上,遥想当年,袁世凯就是在“民国参议院”宣示“登基”的。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新华社综合大楼就位于佟麟阁路上。

542

佟麟阁路的发展可以说和新华社密不可分。刘老太太几十年来伴随着新华社从旧大楼变成新大楼,看着新华社综合大楼的落成启用,也看着佟麟阁路上的泥房一间一间的消失,大楼、商家一间一间出现。现在的佟麟阁路,已经看不到旧时代的建筑,只有弯进附近的胡同后, 才能瞥见零星的旧式泥砖房。

北京佟麟阁路: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民国参议院”旧址,当年“参议院会议”、“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活动皆在此进行,也是当年袁世凯“登基”的地方。

542

佟麟阁路仿佛成为一个纪念性的符号象征,道路的景观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旧时代的痕迹渐渐被抹去,有关佟麟阁将军的事迹和道路的发展史仅存于老一辈的回忆里,年轻一代的我们透过前人的讲述,仿佛也一同见证了佟麟阁路的发展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