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3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台儿庄古城是人类文化遗产,也是现在世界上保存最多二次大战遗址的古城。踏进古城,感觉这里更像一座新建的影视城——细问下才知道原来今天的古城里已经没有旧建筑,因为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使当年的台儿庄变成了废墟。我现在看到的都是当地政府于2008年根据古城在明清最繁盛时期的模样仿建的。

作者:陈斯妍

编辑 / 陈钧     来源 / 海峡飞虹专稿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当年重建古城时,政府曾多次走访在台儿庄居住过的老人,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做好规划设计,同时在全国聘请优秀工匠施工,力求呈现古城最原始的建筑风格。

542

被战火毁坏前的台儿庄曾在明清时代繁荣一时,是南北运河交汇的枢纽城市。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大量商船和民船停留在此进行商贸交易、货物运输,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前来经商和居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台儿庄会集东西南北各种文化于一地。与其它古城不同,台儿庄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古代建筑,而是集晋派、徽派、闽南、岭南、鲁南、官衙、欧式、宗教等建筑风格于一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若想真正了解从大战后保留至今且处处渗透着大战文化的古城建筑奥秘,它的历史渊源一定不能忘记。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政府曾在台儿庄设置不同政府机构,如参将署(俗称“大衙门”)、驿站等均属官衙建筑风格。在参将署前的石刻壁画描述的是一只脚踏着珠宝并拥有八仙的八件宝贝的神兽因贪心想拥有太阳神力,最后当接近太阳时被融化的情形——警示官员要清正廉洁。

542

被战火毁坏前的台儿庄曾在明清时代繁荣一时,是南北运河交汇的枢纽城市。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大量商船和民船停留在此进行商贸交易、货物运输,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前来经商和居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台儿庄会集东西南北各种文化于一地。与其它古城不同,台儿庄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古代建筑,而是集晋派、徽派、闽南、岭南、鲁南、官衙、欧式、宗教等建筑风格于一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若想真正了解从大战后保留至今且处处渗透着大战文化的古城建筑奥秘,它的历史渊源一定不能忘记。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台儿庄古城清真寺原址外墙写满了“历史印记”。

542

宗教建筑的代表──伊斯兰教•清真寺 “清真寺在台儿庄战役中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守据点。”清真寺负责人娓娓道来当年抗战时清真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清真寺在被日军侵占前一直是186团的指挥所,由于清真寺位于整个台儿庄的中心点,而寺内的望月楼又是当年整个台儿庄的最高处,所以这里就成为中日两军主要争夺的据点。”由于当年的清真寺处于可守、易攻且便于指挥的独特地理位置,日军才步步紧逼,更是与中国军队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拉锯战。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真寺负责人为采访团成员详细讲述清真寺抗战历史。

542

据清真寺负责人描述,当时寺内外遍地尸体,血流成河。触摸着弹痕累累的旧指挥所外墙,我彷佛还能感受当时双方战火的激烈情况:墙上既有密密麻麻的细弹孔,又有炮弹爆炸时所形成的如拳头般大的弹坑。仔细查看,有的弹孔打的很深,时隔多年后仍留有弹壳在里面,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当年日军侵华这个铁一般、不可磨灭的史实。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真寺内仍处处可见大战时留下的痕迹。图为指挥所遍布弹痕的外墙,其中一面弹孔特别密集的砖墙被国家博物馆采集收藏,作为当时激战的证明。

542

欧式建筑典范──李宗仁史料馆 坐落在台儿庄火车站遗址上的李宗仁史料馆于1995年复建,台儿庄大战期间,原火车站曾经是中国军队主要装卸后勤物资的地方,也因此成为日军想要争夺和攻击的目标。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当年日军被中国军队击退败逃时曾放火毁寺,遭受战火但仍幸存的两棵圆柏至今一枯一荣,象征中华民族打不死的精神。

542

经过激烈战斗,中国军队在1938年4月取得抗战历史上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也就在同年4月8日,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将军在台儿庄原火车站站牌留影,以纪念台儿庄战役胜利。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真寺在遵守伊斯兰建筑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融合了不少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中国式寺院庙门、四合院布局等。与图右边香港的清真寺相比,更觉古城的清真寺多几分中国传统韵味。

542

李宗仁将军生前曾说过希望死后能用飞机把自己的骨灰洒在台儿庄上空。听到这,我不禁在想,到底要有多爱一个地方,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从李将军身上,我了解到“爱国精神”四字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反映在一个人的行动上:即使漂泊海外十几年,李将军依旧心系祖国,他曲折的爱国人生的确让人称誉和纪念。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今天,李宗仁史料馆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展示李将军在对抗日军时的英勇事迹和回归祖国前后的实况。

542

看着史料馆最后的结束语,上面写着周恩来对李将军的评价,他说“李宗仁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突然想起以前文学课学过的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民族英雄,但至少我们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努力贡献力量,发挥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四合院尽显晋派典型建筑风格。其中大门与院子中间的另一道小木门只会在有贵客莅临时才会打开,门前的元宝,天圆地方,象征“财源滚滚来”(图左)。

542

晋派建筑风格──扶风堂(又称“万家大院”) 晋派建筑扶风堂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对外高大的灰砖墙一般都不设窗,这是因为古时的山西人常出远门经商,所以非常重视住宅的安全。外围屋顶多为“半面翘”,坡较长的一边向院内倾斜,这样每当下雨,雨水就全都流到自家院子里,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大宅内精细的砖雕和木雕则让人感受到山西人财大气粗的一面。就是这样一座看似很安静的四合院,却有着不堪回首的“创伤“。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四合院中唯一一棵经历过1938年战火并得以保存至今的银杏树生机勃勃。

542

在院落深处我们发现一棵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又名「公孙树」。据了解,当年大院里本来有两棵银杏树,可惜在1938年的大战期间,院子被日军摧毁得只剩一堆颓垣败瓦,连其中一棵银杏树也被战火无情毁掉,如今另一棵被保留下来的银杏树在历史的风雨中屹立不倒,见证着大院重修、复建的整个经过。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万家大院在战火前后的历史对比图。

542

看完古城里不同风格的建筑,我感慨良多:大战之前的古城是一个汇聚运河水乡文化、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大战之后的古城朴素依然,不同的是,我能从她身上看到:勿忘历史,勿忘耻辱的历史责任感。 如今,作为“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的每一处建筑都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而她本身无疑就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漫步其中,我发现自己已经沉醉:看着眼前保存完好的弹孔墙,不禁让人瞬时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从前只能在书上读到的历史此刻彷佛都变成了现实。同样,摸着墙上的弹孔,对一直在香港生活长大、不用受战火煎熬的我而言,“战争”二字从未如此真实过。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当年重建古城时,政府曾多次走访在台儿庄居住过的老人,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做好规划设计,同时在全国聘请优秀工匠施工,力求呈现古城最原始的建筑风格。

542

被战火毁坏前的台儿庄曾在明清时代繁荣一时,是南北运河交汇的枢纽城市。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大量商船和民船停留在此进行商贸交易、货物运输,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前来经商和居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台儿庄会集东西南北各种文化于一地。与其它古城不同,台儿庄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古代建筑,而是集晋派、徽派、闽南、岭南、鲁南、官衙、欧式、宗教等建筑风格于一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若想真正了解从大战后保留至今且处处渗透着大战文化的古城建筑奥秘,它的历史渊源一定不能忘记。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政府曾在台儿庄设置不同政府机构,如参将署(俗称“大衙门”)、驿站等均属官衙建筑风格。在参将署前的石刻壁画描述的是一只脚踏着珠宝并拥有八仙的八件宝贝的神兽因贪心想拥有太阳神力,最后当接近太阳时被融化的情形——警示官员要清正廉洁。

542

被战火毁坏前的台儿庄曾在明清时代繁荣一时,是南北运河交汇的枢纽城市。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大量商船和民船停留在此进行商贸交易、货物运输,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前来经商和居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台儿庄会集东西南北各种文化于一地。与其它古城不同,台儿庄呈现的不是单一的古代建筑,而是集晋派、徽派、闽南、岭南、鲁南、官衙、欧式、宗教等建筑风格于一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若想真正了解从大战后保留至今且处处渗透着大战文化的古城建筑奥秘,它的历史渊源一定不能忘记。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台儿庄古城清真寺原址外墙写满了“历史印记”。

542

宗教建筑的代表──伊斯兰教•清真寺 “清真寺在台儿庄战役中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守据点。”清真寺负责人娓娓道来当年抗战时清真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清真寺在被日军侵占前一直是186团的指挥所,由于清真寺位于整个台儿庄的中心点,而寺内的望月楼又是当年整个台儿庄的最高处,所以这里就成为中日两军主要争夺的据点。”由于当年的清真寺处于可守、易攻且便于指挥的独特地理位置,日军才步步紧逼,更是与中国军队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拉锯战。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真寺负责人为采访团成员详细讲述清真寺抗战历史。

542

据清真寺负责人描述,当时寺内外遍地尸体,血流成河。触摸着弹痕累累的旧指挥所外墙,我彷佛还能感受当时双方战火的激烈情况:墙上既有密密麻麻的细弹孔,又有炮弹爆炸时所形成的如拳头般大的弹坑。仔细查看,有的弹孔打的很深,时隔多年后仍留有弹壳在里面,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当年日军侵华这个铁一般、不可磨灭的史实。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真寺内仍处处可见大战时留下的痕迹。图为指挥所遍布弹痕的外墙,其中一面弹孔特别密集的砖墙被国家博物馆采集收藏,作为当时激战的证明。

542

欧式建筑典范──李宗仁史料馆 坐落在台儿庄火车站遗址上的李宗仁史料馆于1995年复建,台儿庄大战期间,原火车站曾经是中国军队主要装卸后勤物资的地方,也因此成为日军想要争夺和攻击的目标。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当年日军被中国军队击退败逃时曾放火毁寺,遭受战火但仍幸存的两棵圆柏至今一枯一荣,象征中华民族打不死的精神。

542

经过激烈战斗,中国军队在1938年4月取得抗战历史上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也就在同年4月8日,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将军在台儿庄原火车站站牌留影,以纪念台儿庄战役胜利。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清真寺在遵守伊斯兰建筑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融合了不少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中国式寺院庙门、四合院布局等。与图右边香港的清真寺相比,更觉古城的清真寺多几分中国传统韵味。

542

李宗仁将军生前曾说过希望死后能用飞机把自己的骨灰洒在台儿庄上空。听到这,我不禁在想,到底要有多爱一个地方,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从李将军身上,我了解到“爱国精神”四字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反映在一个人的行动上:即使漂泊海外十几年,李将军依旧心系祖国,他曲折的爱国人生的确让人称誉和纪念。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今天,李宗仁史料馆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展示李将军在对抗日军时的英勇事迹和回归祖国前后的实况。

542

看着史料馆最后的结束语,上面写着周恩来对李将军的评价,他说“李宗仁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突然想起以前文学课学过的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民族英雄,但至少我们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努力贡献力量,发挥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四合院尽显晋派典型建筑风格。其中大门与院子中间的另一道小木门只会在有贵客莅临时才会打开,门前的元宝,天圆地方,象征“财源滚滚来”(图左)。

542

晋派建筑风格──扶风堂(又称“万家大院”) 晋派建筑扶风堂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对外高大的灰砖墙一般都不设窗,这是因为古时的山西人常出远门经商,所以非常重视住宅的安全。外围屋顶多为“半面翘”,坡较长的一边向院内倾斜,这样每当下雨,雨水就全都流到自家院子里,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大宅内精细的砖雕和木雕则让人感受到山西人财大气粗的一面。就是这样一座看似很安静的四合院,却有着不堪回首的“创伤“。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四合院中唯一一棵经历过1938年战火并得以保存至今的银杏树生机勃勃。

542

在院落深处我们发现一棵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又名「公孙树」。据了解,当年大院里本来有两棵银杏树,可惜在1938年的大战期间,院子被日军摧毁得只剩一堆颓垣败瓦,连其中一棵银杏树也被战火无情毁掉,如今另一棵被保留下来的银杏树在历史的风雨中屹立不倒,见证着大院重修、复建的整个经过。

大战文化下的台儿庄古城建筑遗存

万家大院在战火前后的历史对比图。

542

看完古城里不同风格的建筑,我感慨良多:大战之前的古城是一个汇聚运河水乡文化、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大战之后的古城朴素依然,不同的是,我能从她身上看到:勿忘历史,勿忘耻辱的历史责任感。 如今,作为“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的每一处建筑都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而她本身无疑就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漫步其中,我发现自己已经沉醉:看着眼前保存完好的弹孔墙,不禁让人瞬时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从前只能在书上读到的历史此刻彷佛都变成了现实。同样,摸着墙上的弹孔,对一直在香港生活长大、不用受战火煎熬的我而言,“战争”二字从未如此真实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