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宣布,由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甘肃省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玉门关遗址和悬泉置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 天山廊道路网”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部分,大大助力了此次丝绸之路项目的申遗成功。

 

陇原丝路记:古关、石窟与驿站

卷轴君在玉门关遗址(林含雨摄)

 

中国地图上的甘肃,由中心腹地斜指向西北边陲,是中原连接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丝绸之路东西贯穿甘肃全境,几大古老文明沿着这条文化血脉而来,在陇原大地相遇,留下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此次甘肃入选世界遗产的五处文物点正好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的精华部分,如五颗明珠沿着丝路贯穿甘肃东西。这些沉默不语的古遗址,掩藏了许多故事和秘密,供今天的人们去发现与怀想。

 

曾有西风半点香

 

公元538年,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入侵西魏。西魏的文帝被迫废掉皇后乙弗氏,另娶柔然可汗的公主郁久闾氏为妻。削发为尼的乙弗皇后被迁往现在的甘肃天水。然而,这阻挡不了柔然大军横渡黄河,文帝只能让乙弗氏自尽,又在麦积山开凿石窟纪念她。

 

这个悲伤的故事被记载于史册,也被凝固在麦积山石窟中。据史料推断,麦积山第43 窟应该就是乙弗氏的寂陵。旁边的第44 窟有一尊偏女性化的西魏造阿弥陀佛,有推测认为这就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的真容。温柔的眼神,秀丽的面庞,嘴角微微地笑着,潇洒飘逸的线条勾勒出轻盈又端庄的身姿。也许佛法涤尽了她内心的悲哀与伤痛,让她进入平和、安详的境界。佛教这种西来的宗教在战乱年代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极乐世界的向往。

 

佛教东传,始于丝绸之路。由于天水是由中原地区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节点,麦积山石窟兼有东西方造像艺术的特征。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申遗办副主任臧全红介绍说,“佛教从西方而来,因此麦积山的造像不可避免的带有西方的特征。最早几个窟的造像就明显带有中亚健陀罗艺术的风格。中原地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中国南方的南朝艺术在这里也都有所体现。”

 

这座孤峰卓立、窟龛错落的麦积山因为山形犹如农家麦垛而得名,拥有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壁画馆,麦积山就是一座雕塑陈列馆。这里的雕像,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除了早期的作品,从北魏塑像开始,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俯视,面容和蔼可亲。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何双全认为,麦积山的塑像有世俗化的趋向,“供养人的塑像带有强烈的天水当地人的面容特征。”

 

除了造像风格的汉化,麦积山石窟中保存的6世纪中国式窟檐、窟体建筑,被认为是石窟形式中国化起始阶段的代表性物证,是创造纯中国式石窟的一次可贵的尝试。“麦积山是中国石窟遗产中北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群经云冈石窟汉化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臧全红说。

 

陇原丝路记:古关、石窟与驿站

麦积山雕塑

 

十万弥勒锡居洲

 

公元420年,东晋名僧法显前往印度求法时途经黄河边的炳灵寺。千峰涌出,山形奇秀,崖壁上凿有万千佛窟,气象宏大。在炳灵寺石窟第169窟,法显留下了自己的画像和题记。尤为可贵的是其中的“建弘元年”(420年)墨书,这是中国已知石窟中最早的造窟题记。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何双全说,正是因为这个题记,炳灵寺石窟成了一个石窟研究断代的标准,“国内其他石窟的断代,都要和这里进行风格、题材的对比。”

 

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的高僧和各民族的佛教徒云集于此,禅修,礼拜,创作。现在,炳灵寺石窟还保存了大量十六国时期的洞窟及壁画、雕塑,这是佛教传入汉地之初中国早期石窟面貌的典型证据。开凿于5世纪后期的北魏石窟造像及壁画则呈现“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艺术特征,流畅优美,亲切灵动,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劲松所长介绍说:“在炳灵寺石窟中,几乎能找到国内所有的石窟艺术形式,堪称‘石窟的百科全书’。这里有中国石窟最早期、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画和石雕,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以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艺术形式的更替。”

 

炳灵寺踞黄河,扼群山,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军事地位。石劲松说:“炳灵寺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历史上又是汉族与羌、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民族的杂居交融地带,唐蕃古道等丝绸之路东段的五条主要干线在此交汇,足见炳灵寺与丝绸之路的重要关联。”

 

吐蕃王朝政权一度占领古河州,因此炳灵寺中能看到许多藏族文化的痕迹,“大约七八成的壁画都是藏传佛教的内容。在明清时期,这里还曾有过藏传佛教寺院,香火十分旺盛。”石劲松说,“炳灵寺”这个名字就是藏语音译,意思是“十万弥勒锡居洲”。不少藏传佛教的领袖都曾专程来炳灵寺朝拜。

 

今天,炳灵寺的一些佛教艺术品在岁月中散失了。而相传由文成公主入藏时随带工匠开凿的第171窟弥勒大佛,在经过当代文物保护人员的精心修复之后,重现出昔日的庄严与盛大。

 

从古印度到西域,佛教最终在丝绸之路的终端长安完成了本土化的历程。在甘肃的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乃至明清的佛教艺术演变经历,看到丝绸之路带给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深远影响。

 

被遗忘的古城

 

公元627年,高僧玄奘西出长安,沿着河西走廊,一路来到边境城市瓜州。瓜州是大唐最西的一个军事重镇,再往西就是西域了。

 

在今天的酒泉市瓜州县东南的荒漠戈壁中,有一处被遗忘已久的锁阳城遗址,也就是玄奘曾经落脚的唐代瓜州城。主要遗存包括锁阳城城址、农业灌溉渠系遗迹、锁阳城墓群和塔尔寺遗址。

 

陇原丝路记:古关、石窟与驿站

丝绸之路将热带的棕榈树带到了炳灵寺石窟壁画上(林含雨摄)

 

锁阳城曾为丝路交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和补给保障,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据记载,玄奘西行曾在这里休整,而且得到刺史李昌等人的礼遇资助,讲经说法半月有余。现在,锁阳城的东北方向还有一座大型寺院塔尔寺,高大的佛塔和周围11座小塔整齐排列成一线,是唐代乃至西夏佛教在河西地区流传的见证。

 

陇原丝路记:古关、石窟与驿站

炳灵寺石窟第171窟弥勒大佛(林含雨摄)

 

塔尔寺被认为是玄奘曾经讲经说法的地方。在这里,他还收了一个叫做石槃陀的胡商弟子,被认为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瓜州县文物局副局长薛金介绍说,“在距离这里不远的东千佛洞,绘于西夏时期的壁画中有唐僧和胡人弟子的形象。毛发浓密的胡人以手遮额,酷似猴子的形象。”

 

由于河流改道和明朝闭关,锁阳城被废弃、遗忘。今天,这里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沿着新修的电瓶车道和人行参观道,观众能够登上位于城址西南的观景台,一览唐代古城遗址的全貌——锁阳城的内、外双重城墙,以及墙体上的瓮城、马面等共同构成了保存完好的城市防御体系。何双全说,锁阳城遗址南靠祁连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有疏勒河和榆林河,“离河与山都不远,易守难攻。城墙有八米多高,甚至还有十几米。城砖非常厚,当年的防御设备也还在。”

 

经过考古研究,唐代瓜州城的面貌渐渐清晰起来。薛金介绍说:“唐代时,城里大约居住着五万人,有军队也有居民。考古发现,锁阳城内城的东城是官府和部队驻扎的区域,西城聚居着居民。”考古专家还在城中发现了储藏着小麦的仓库。

 

锁阳城外有一大片经由水利灌溉形成的古垦区。这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标本。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肖学智说:“当时的人们引来河水与祁连山雪水进行灌溉。这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杰出典范。”

 

春风不度玉门关

 

即使远隔千百年和千万里,中国的学童们还能在唐诗里读到“春风不度玉门关”,认知边塞的风沙和戍边的艰辛。

 

今天我们能看到汉代留下来的玉门关遗址,位于敦煌市西北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的戈壁上。巨大的土城子被人们视作玉门关的象征,事实上这里曾是都尉驻守的地方。敦厚的土墙在岁月的风化下屹立着,塞上的狂风携卷着沙土,将关内外的顽强的野草压得低低的。昔年的汉家将士们也是在这样的风沙中坚守着汉王朝的大门吧。

 

玉门关遗址与包括附近的一段汉长城以及河仓城遗址一起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保障体系,不仅实现了汉长城的防御功能,起到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目的,同时从客观上保障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的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促进了这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肖学智说:“河仓城遗址,是古代中国西北长城边防存留至今、规模较大、罕见的军需仓库。正是有了这样巨大的军粮储备,汉王朝才能在几乎荒无人烟的地方供养一支庞大的队伍。”

 

作为汉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玉门关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分界的标志地位。雄关气势依旧,商队的驼铃声仿佛从久远的时空传来。中国的华美丝绸由此去往遥远的欧洲,西域的玉石由此进入中原王朝,成就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东西方的文化也经由玉门关流动、交融。汉玉门关遗址出土的简牍文书、丝绸残片等为丝绸之路的大规模文化交流、科学技术传播提供了直接的佐证。

 

事实上,玉门关在汉代和唐代的地址是有变化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唐代诗人所写的玉门关也许不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汉玉门关,但那千古玉门情思,对和平与安宁的期盼,却能超越时空,感动每一个读诗的人。

 

校尉羽书飞瀚海

 

在甘肃此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五处文物点中,悬泉置无疑是特殊的。普通的观众来到这处戈壁滩中的遗址面前,几乎感受不到这个驿站曾经的重要。这个遗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考古发现后就回填了。对普通观众来说,地面上的存留几乎是空白。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在敦煌与瓜州的交界处,祁连山支脉火焰山北麓的戈壁坡地,有一处汉王朝的悬泉置驿站。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何双全告诉我们,在汉玉门关建立起来之前,悬泉置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从内地来的工匠还有士兵,夜里就是在悬泉置吃饭、住宿,第二天再出发去修建玉门关。”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和过去的驿站不同,汉代的驿站除了传送公文和军情,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的职能。悬泉置也不例外。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肖学智说,悬泉置经过考古,发现了当年的马厩、食堂、办公处,人们在这里住宿、休整、换马匹。“从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简牍记载了大量的接待内容,包括怎么接待,接待人数。最多的一天这里接待了一千多人,接待任务非常繁重。从出土的动物骨头,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的饮食内容。” 这里至今还有山泉流淌,正是这股珍贵的水源支撑了悬泉置驿站的接待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然长达三千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肖学智说,在河西地区曾经有过很多驿站,但这些驿站现在都已经找不到痕迹,只有名字还保留了下来,成为地图上的标注,供人怀想。“丝绸之路申遗是大型文化线路申遗。丝绸之路的支撑需要大量的驿站。此次参与跨国申遗的33个文物点中,悬泉置遗址是目前丝路上唯一一处驿站,作为道路上官方综合的接待场所也是唯一一处。”

 

陇原丝路记:古关、石窟与驿站

秋天的麦积山

 

繁忙的驿路交通,往来使节团与商旅,曾经响彻丝路的驼铃声和马蹄声,都已经远去。当我们真正来到悬泉置的遗址前,面对着无情岁月和考古回填的巨大留白,只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个悬泉置:作为汉代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驿站遗址,悬泉置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且是第一次由考古发掘证实的邮驿遗址。这里出土大量的简牍文书,记载了汉代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邮驿制度,见证了悬泉置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传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