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一拜《兰亭序》

遂良摹兰亭帖卷故宫博物院供

 

记得中学时,作为选入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兰亭序》的全文内容是被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背诵的。但仔细回想,我应该是当年班里为数不多没有完成该项任务的人,文言文的拗口难懂是众人皆知的,所以直到今天,我一直都很崇拜那些年能够流利背诵全文的同窗们。

 

于是乎,《兰亭序》似乎也成为了我心中始终无法逾越的那道坎儿,处女座的完美主义指引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岁月长河中努力捡拾着关于它的一切知识。但遗憾的是,尽管今天我可以自信地讲,对于它的认知我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但对于那个当年老师提出的要求却依旧无法完成。

 

《兰亭序》开篇提到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应是公元353年的阴历三月初三,一个特殊的日子——自汉代便开始的习俗,古人称之为“修禊”。在这一天所有的人都要到郊外河边去熏香沐浴,以洗去身上的不祥与晦气,迎接新的开始,而《兰亭序》其实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中诞生的。

 

那天,王羲之邀上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名好友来到了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一个叫兰亭的地方“修禊事也”。亭子旁有湍湍的溪水流过,当然他们有没有洗拭身体,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但他们选择了沿着溪边席地而坐,“曲水流觞”却是一定以及肯定的了。“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在修禊事时开展的一项活动,它至少需要三五好友,当然人越多越有意思,每个人在蜿蜒曲折的溪流边逐次坐下,将盛满酒的漆器酒杯(古称之:觞,由于杯子两侧各有类似耳朵的把手,故也称之为耳杯)放至水面,任其漂流,杯子漂到谁那里,谁便取杯而饮、即兴吟诗。可见如此高雅之流觞,绝非寻常百姓所能及。

 

俯首一拜《兰亭序》

 

活动期间,王羲之被要求写文记录此次活动,就像书的开头要有个序,年轻人吃饭聚会发个朋友圈一样。于是他借着酒力挥毫泼墨,心手合一、洋洋洒洒28行、共计324个字。此时的王羲之恰巧50岁,正是中国人口中“知天命”的年纪,那时古人的生活环境远比我们艰苦,能活到70岁便已是“古来稀”了。因此,他借着步入晚年的感慨以及出身两晋名门,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的人生阅历,一气呵成,将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全部囊括于此文之中,由事上升到人、社会乃至环顾整个宇宙与人生。

 

文章一改汉魏文人单纯感叹人生短暂的旧套,转而用无限的宇宙来反观有限的人生,在无奈的短暂之中找寻新的无穷逸趣。加之《兰亭序》当日在书写上的绝妙,更彰显出其超凡脱俗、卓绝于世的一面。文中连续出现的二十个“之”、五个“怀”、七个“不”字,竟然从用笔到体态上无一雷同,甚至达到了连酒醒之后的王羲之自己也无法超越的地步。

 

就像他在记录当日风景时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是什么样的情怀才能使一个人生在战乱的年代却淡然自得,跳出狭隘的纷争,转而抬头仰视宇宙之浩渺,俯视万物之生灵,并借此之景,达到身与心的极大愉悦。每每念到此句,我都不禁自问,尽管时下我们拥有了多种休闲方式,可以在酒吧、饭桌上畅饮高歌、不醉不归,但又有几个可以像他们那样以一种虔诚尊敬的态度,双手高举耳杯,于大自然中吟诗作对,为宇宙万物,更为自己的内心。

 

而后王羲之还在纵观各色人生的经验中总结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就是说“不管你以前得到什么样的快乐,其实转瞬之间,很快就都已经成为了过往”。接着他又在生死这一大事上,结合眼中古人的经历与文章,最终在结尾处为后人留下了跨越千年的经典之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大意是讲:对于人生啊,生死啊这些问题,后人看我们,其实与我王羲之今天看古人是一样的,若是枉费了人生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今天要将兰亭集会的所有人员以及他们所作的诗篇全部记录下来,尽管时代有别,世事变化,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以及情景是相同的。希望后代读者若有一天看到我今天所写的《兰亭序》,也会和我一样有所感慨。

 

俯首一拜《兰亭序》

宋拓定武兰亭贴故宫博物院供

 

写到这儿,王羲之为整个修禊活动所作之序就算是告一段落,其实本也就是如此的简单与平常。但一切似乎并未结束,因为它给后人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王羲之所希望的“有感于斯文”,在随后的日子里,它不仅超越了曲水流觞中众人所作的诗集——《兰亭雅集》,更是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它在文化与书法领域亦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随后的历朝历代中让无数人为其疯狂、痴迷,众多戏剧性的故事以此为契,流传于世,甚至连皇帝也成为了它的忠实粉丝。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推波助澜的代表人物。他不仅自己临摹兰亭真迹,还时常命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官员进行临摹、拓印,因此各个不同版本的《兰亭序》摹本被流传了下来,使我们今天有幸能够得见。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李世民对《兰亭序》的过分痴迷,临死之际,他对儿子也提了个要求,“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汝意如何?”令所有人惊讶和惋惜的是,他竟然让儿子在他死后将此幅真品与其一同入葬昭陵,以便地下仍可欣赏。

 

结果《兰亭序》便永远的“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了。当然,这也搞得后世清代的乾隆皇帝只能低头长叹,谁让自己当皇帝当的晚呢?真迹无缘,摹本就绝不能再错过了。为防万一,乾隆皇帝更是命人选出八件《兰亭序》的临摹珍本,直接刻于石柱之上,并谓“兰亭八柱”,这样便确保了《兰亭序》书法的万代传承。当然皇帝也自有他的良苦用心,八柱之一便是其御笔亲作,痴迷程度也由此可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亭序》的内容以及书法就这样被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传颂、认知以及推崇。时至今日,每一名书法爱好者都会对其顶礼膜拜,不懂书法的人也会对其青睐有加,它甚至被印刷在书包、T恤乃至各类公共场所,成为众人皆知的文化符号。

 

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其实对于《兰亭序》而言,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知识,就我来说,其实更希望能借此文与兰亭“若合一契”,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它的内容,爱上它的书法。同时也借此虔诚地向王羲之以及他最伟大的作品《兰亭序》俯首一拜,当然也包括我当年的老师,希望这可以弥补我至今都没能完成的任务。

传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