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湾50年抗战史实不容抹杀

今年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今年以来,两岸陆续举办了包括论坛、展览等在内的多场纪念活动。

 

9月9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抗日战争真相》新书发表会”和“从战争到和平: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纪念特展”分别在台北举办。在论坛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指出,当时抗战经历了22场会战、1100多场大型作战、3.5万场小型作战,造成322万名官兵伤亡,平民死亡超过2000万人。他还细数李友邦等台湾抗日志士的功绩,并表示台湾比大陆还早30年抗日,没缺席这场反侵略、反殖民战争。

 

由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特别组织编纂的《血与火的记忆——台湾抗日档案文献诗文选编》一书,近日由线装书局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遴选有关台湾抗日档案、文献、文章、诗词,力图以不同形式和内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全面系统地展现台湾同胞自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到1945年台湾光复长达半个世纪的抗日史实。

 

1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纪念活动的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时,回顾了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也谈到了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从未停止抗争,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还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

 

而对于李登辉罔顾史实,抛出各种抹杀台湾抗日历史的媚日言论,台湾各界给予了严厉的抨击。台湾著名史学教授王晓波先生,列举了大量事实,诸如先烈先贤丘逢甲、吴汤兴、罗福星、余清芳、蒋渭水、林献堂等的抗战史绩,对李登辉的言论一一给予反驳。还有,抗战期间,许多台湾人前往大陆投入抗战,或投身在南方国民党主导的战场,或在北方共产党主导的战场。他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奉献国家,怎么能说没有参加抗日斗争?

 

香港大公网也发表署名文章《李登辉怀念的“旧时代”永远不会再来》,文章表示,李登辉有两大特徵:一是亲日媚日,二是主张“台独”。然而其近一个时期来之癫狂表现,如疯子一样“反中、媚日、挺独”亦实所罕见。很可能是他目睹当前政治气候变化,日益感到“冬天的威胁”了!国际大形势在变,两岸关系形势在变,李登辉所怀念的“旧时代”,肯定是永远不会再来了!

全台抗战50年,何曾有片刻停歇?

2015-09-10

全台抗战50年,何曾有片刻停歇?

李友邦少年时即加入台湾文化协会,两度与同学攻击日本人派出所,遭通缉乃内渡大陆,后入黄埔二期。(资料图片)

 

全台抗战50年,何曾有片刻停歇?

八卦山当年是炮台扼守的险峻要塞。这里被《旺报》副总编宋秉忠称为“台湾最神圣的一块土地”。

 

全台抗战50年,何曾有片刻停歇?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画面,反映的是1930年的雾社事件中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史实。(资料图片)

 

全台抗战50年,何曾有片刻停歇?

很多很多年,族中老人都不讲雾社历史,因为伤害太深太惨烈。如今,他们的后人Dakis Pawan说起往事,依旧感慨万千。

 

全台抗战50年,何曾有片刻停歇?

在徐骧纪念公园,苗栗县政府秘书徐沐兰指着砌在砖墙上的台湾地图,历数从北到南徐骧参与过的战役。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日本结束对台湾占领70周年,更是乙未抗日120周年纪念。

 

不久前李登辉投书给日本偏右翼政论杂志《Voice》,声称“70年前,台湾与日本是同一个国家,既然是同一个国家,台湾对日抗战当然不是事实”。

 

真的是这样吗?最近,记者查阅文献、参加座谈,并随同台湾《旺报》组织的记者团走访台湾基隆、苗栗、古赫坡古战场及八卦山多地,发现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同胞从未停止过反抗,牺牲逾65万人。8年抗战,有超过5万台胞奔赴祖国大陆抗日救亡。抗日,台湾从未缺席!

 

从北到南 屡败屡战

 

1895年,因甲午战败,清朝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民众激愤“若午夜暴闻惊雷,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集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若无天地。”台北鸣锣罢市,决心抗日。5月,清廷令文武官员离台内渡,以换取安宁。但台湾人民不愿接受日本的统治,守岛清军与岛内民众奋起抵抗,4个半月阵亡1.4万人。

 

在徐骧纪念公园,苗栗县政府秘书徐沐兰指着砌在砖墙上的台湾地图,历数从北到南徐骧参与过的战役,1895年6月10日,徐骧、吴汤兴、姜绍祖在苗栗、新竹组建义军,之后一战龙潭陂,二战大湖口,三战老科崎,四战新竹,五战尖笔山,六战苗栗,七战大甲溪,八战彰化八卦山,九战他里雾,十战斗六,十一战于嘉义,十二战于台南曾文溪,几乎无役不与,那也是台湾人民的抵抗史。

 

徐氏家谱上第13世徐俊彩,自幼具进取心。及长,闻知台湾为新开乐土,是创基立业的好地方,乃于1765年携妻带子,冒风险横渡台湾海峡,辗转进入中港溪东岸。水土不服、缺乏工具、原住民族骚扰,困难重重,他披荆斩棘数年,垦拓田园数十甲,成为一方首富。其第四代徐骧年少时颇具才学,十几岁时拜族长武举人徐元章为师,修习武艺。18岁中秀才,开馆授徒近20年,成为望重一时的地方菁英。

 

接到台湾抗战的消息,日本大本营派遣一个师团约2万人确保殖民地的管辖权。

 

“夜,我军三路进攻新竹。徐骧率100人,从北路将近城。登高四望,见城东大战,转而南击日军之背。日军在城头率队亟追之。徐骧见其众,避入箐以诱之。敌不敢入,发弹射,不能中。敌围久,徐骧骤分两队出,一攻其前,一攻其后。日已暮,敌遂退,徐骧从山道全军归。”从文献记载中可见徐骧的机智灵活。书载“徐骧三十八岁……结发束袴,肩长枪,佩百子弹九袋,游交往来,以杀敌致困为事”,是兰博(电影《第一滴血》男主角)式人物。

 

“敌氛紧迫,(彰化)城中人心皆动,各军无敢出哨者。而徐骧慨然以29人行视城内外。有问以眷属者,浩然曰:‘有天道,台湾不亡,吾眷可得也;台湾亡,遑问家乎?”

 

台湾最神圣的一块土地

 

在《台湾抗日史》上,我们看到抗日举人李应辰的故事:“当日军侵入台北城郊之际,绅士高尔伊痛大局靡滥,版图易色,易服赶至内寮,就商于光绪十七年辛卯科举人李应辰,谋抗大敌。应辰血性之士也,慨然应允,遣家丁持简邀集沪尾(现名淡水)十八庄执事及诸父老,会于其宅。众皆义愤填膺,愿效一死,以报宗国。遂决定每庄各出壮丁五百人,各携械弹,组织成军。誓师之日纷争前敌。”台北陷落后,李应辰率领淡水军民步步防御,打了两个月的游击战。后“在龟崙岭炮战中受伤,退至鹿港,遂携家眷离台,迁往厦门”。

 

2015年9月2日,我们一行人祭拜乙未年战死于八卦山的抗日英灵后,来到炮台扼守的险峻要塞。这里被《旺报》副总编宋秉忠称为“台湾最神圣的一块土地”。因为过了此处,台南一马平川将无天险可守,故在120年前的8月28日、29日,刘永福的黑旗军及台湾义军数千人与日军在此激战,日军统帅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明治天皇弟弟)被炮击重伤,终因日军改变战术,由后山包抄,义军力竭弹尽而失守。

 

八卦山之后,台湾的反抗没有结束,只是开始。

 

罗福星祖籍广东蕉岭,出生在印尼,因有荷兰人和印尼人血统,因此肤色棕黑,相貌酷似西方人,精通中国诗文。1903年,他随祖父来台湾进苗栗公学就读并入籍,深为台湾同胞遭受的屈辱而气愤。1907年在厦门听闻革命宣传,遂宣誓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初奔走募款于荷印各岛,又返国参加黄花岗之役及武昌起义,幸免于难后辗转往台湾从事抗日革命,靠胆识和才干唤起数千同胞爱国爱乡的民族意识。

 

他所领导的抗日革命组织被日本人侦破后,罗福星被判绞刑,5名同志被判死刑,另有200多人被判徒刑。有组织有主义的苗栗事件震惊日本政府,引起国际关切,后日本当局将对台高压统治改为怀柔政策。

 

救台湾必须先救祖国

 

台北县(今新北市)庐州乡李氏,远祖渊源于陇西。清乾隆四十二年,12岁的李正一随兄长渡海来台,定居庐州。“十过黑水沟,三在六亡一回头。”当时的农作物常遭水患,白手起家的李正一积劳成疾,41岁壮年亡故。后代不断努力,方买进水田、旱田,并盖成规模宏大的“庐州李祖厝”。

 

作为庐州望族之后,李友邦少年时即加入台湾文化协会,两度与同学攻击日本人派出所,遭通缉乃内渡大陆,后入黄埔二期。李友邦“先从日帝对台湾的殖民地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然后‘返归祖国’”的主张得到孙中山先生鼎力支持,在广州成立“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抗战胜利前夕,李友邦提出“保卫祖国,建设台湾”的口号。1945年9月3日,他派遣义勇军副总队长张士德前往台湾,在台北宾馆升起中国国旗。

 

雾峰林家曾是台湾最显赫的家族。咸丰、同治年间,林文察率乡勇效力清政府,受左宗棠重用,累积战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36岁殒身于漳州万松关之战,被追封为太子太保。其后人林祖密大力支持罗福星、余清芳等人武装抗日。1913年,放弃在台产业举家前往厦门,并向日本驻厦领事馆提出退出日本籍的要求,同时向民国政府申请恢复中国籍,成为1911年之后台胞恢复国籍第一人。林家子弟林献堂领导非武装反日斗争,一生坚持不说日语,不着和服。林祖密之子林正亨考入黄埔军校,后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肉搏战中,身中16处刀伤。抗战胜利后,他致信给在台湾的母亲:“台湾光复,父亲生平遗志达到了,要是有知,一定大笑于九泉。”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1901年,雾峰林家的晚清秀才林朝嵩与诗友创办“栎社”,他的这两句诗“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描述了殖民统治下台湾人的苦闷和对祖国的思慕。

 

1930年10月27日,雾社。因日本人砍伐原住民族视为保护神的巨木去建日本神社,逼迫百姓服沉重劳役,欺辱原住民族妇女,赛德克族雾社群6部落约1200人,破晓时分袭击日本人派出所,获取枪支、弹药后退回山里。11月5日,日军在马赫坡高地附近死伤颇重,动用毒气对密林中的原住民族进行攻击。粮食弹药殆尽,原住民不是战死就是在巨木下自缢。

 

在南投仁爱乡,赛德克族后人Dakis Pawan为我们一一指点他祖先曾经居住过的窝棚遗址、起事时杀死日本人的学校操场、为拦截日本追兵砍断吊桥的桥墩、从对面山脚一步步向上抗击撤退的路线,在雾社纪念公园带我们凭吊率部落战斗最后饮弹自尽的莫那鲁道。青山依旧,故人已逝。很多很多年,族中老人都不讲雾社历史,只说“我不知道不知道”,因为伤害太深太惨烈。

 

武装反抗失败后,台湾人民发起一波波政治社会运动和文化抗争,其中代表性人物为蒋渭水。他是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民众党的创立者,被视为日据时期反殖民运动最重要的领袖之一。他生平被日本方面拘捕、囚禁十余次,因始终不渝的反抗精神被誉为“台湾的孙中山”。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说,李登辉是以个人为例无视大多数台湾人民的真实感情。1940年,日本在台湾推动更改姓名行动,到1943年底,只有12.5万人也即2.5%的人改成日本名字。台湾一光复,全岛台湾人自动恢复了原来的姓名。日本记者哀叹说:“家家户户的名牌,如果是日本姓名,那就真的是日本人。”这年的除夕,高雄很偏僻的地方都抛弃了日本式的过年,改过中国年,贴红色对联庆祝台湾光复回归祖国。日本记者感慨,“50年文化,一夕灰飞烟灭”。因为民众心中的祖国始终是中国。

 

台湾的抗战,几乎所有的阶层都参与了,可谓全民抗战。从1895年到1945年,从武装抵抗到文化抗争,何曾停止过?

展开全文

多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台举办

2015-09-09

中新社台北9月9日电 (记者 石龙洪 邢利宇)今年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包括论坛、展览等在内的多场纪念活动9日在台举办。

 

当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抗日战争真相》新书发表会”和“从战争到和平: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纪念特展”分别在台北举办。

 

在论坛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指出,当时抗战经历了22场会战、1100多场大型作战、3.5万场小型作战,造成322万名官兵伤亡,平民死亡超过2000万人。他还细数李友邦等台湾抗日志士的功绩,并表示台湾比大陆还早30年抗日,没缺席这场反侵略、反殖民战争。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在论坛上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反侵略、求生存、求尊严的民族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一环;中国战区使用兵力最多、作战时间最长及伤亡最大,损失最惨烈,对同盟国胜利贡献非常大。

 

《从战争到和平: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纪念特展》展出战时大刀、枪械、钢盔、军服等抗战文物,并播放《破晓时分——抗战胜利与受降》历史纪录片,呈现70多年前从抗战到胜利及台湾光复的历史过程。

 

另一展览《烽火浮生录: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另一页历史照片展》在台南举办,展出抗战时期照片,旨在回顾对日抗战期间的庶民生活点滴,以让大众知道战争的可怕、无情,更珍惜当下的生活,维护世界和平。

 

该展览包括“她们的艰辛岁月”、“儿童眼中的战争”、“战火中弦歌不辍”、“大后方众生群相”、“战争文学与艺术”、“在国仇家恨之外”等6项子题。

 

此外,台湾桃园市平镇9日还举办“抗日先人胡老锦立碑活动”,纪念120年前当地人英勇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壮举。(完)

展开全文

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台湾人士:作为民族一份子无比自豪

2015-09-07

作为民族一份子,无比自豪——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台湾人士回台一席谈

 

“在天安门观看了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行的大阅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看到国家不再贫弱,不再会被欺负,我感到无比自豪。看到民族强盛,我已是死而无憾了!”87岁的台胞陈明忠回到台北,兴奋的心情仍溢于言表。

 

陈明忠上世纪20年代末生于高雄,亲历了台湾饱受日本殖民压迫、歧视的苦难岁月。“我读高雄中学时,学校中的日本人常常莫名其妙地打我,骂我是‘清国奴’。我这辈子最不能忍受的是人对人的歧视,之后,我就开始反抗日本人。”他说。

 

“中华民族强大了,才能保护人民不受侵略与残害。”陈明忠对记者说,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并肩反抗侵略,是为了全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

 

“很高兴这次有机会到大陆去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观看了大阅兵,最深的感受就是我们的祖国昌盛、强大了,人民才可以安享太平。”台湾抗日家族“雾峰林家”的后人林光辉说。

 

在日本殖民台湾的50年里,“雾峰林家”涌现了林朝栋、林祖密、林献堂、林正亨等几代抗日志士。作为后人,林光辉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奔走两岸,收集、整理台湾抗日史料。他对记者说,近代以来,列强的船坚利炮让中华民族受尽屈辱,包括台湾被割让日本、遭受半世纪殖民统治。台湾同胞在岛内反抗殖民压迫的过程中,深知“欲救台湾,先救祖国”的道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一批批前往大陆,加入救亡图存的民族洪流,终于迎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如今,看到国家强大了,当可告慰我的先人。”林光辉说。

 

他还说,日寇入侵,中华民族同受苦难。国家上下同心御敌,才赢得抗战胜利,那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这是不容抹杀扭曲的历史真相。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台籍将领李友邦率领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浙闽地区坚持抗日。受到李友邦将军“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理想的感召,曾东升13岁就加入台湾少年团,亲历了与大陆同胞并肩抗战的岁月。谈起此次赴京参加纪念活动,已经87岁高龄的曾东升说:“在阅兵仪式上看到,武器先进,军容严整,很是震撼,更感到骄傲。”

 

1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纪念活动的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时,回顾了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也谈到了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从未停止抗争,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还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曾东升说:“他的话让我感到很欣慰,也很光荣。”

 

“富强进步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也向世界作出了坚定维护和平的庄严承诺。”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秘书长谢尚文说。

 

他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历史,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也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保障。放眼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奋斗目标。(记者陈键兴、孟昭丽)

展开全文

台湾抗战亲历者:抗战是两岸的共同记忆

2015-08-31

台湾抗战亲历者:抗战是两岸的共同记忆

詹兆浮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经历和回忆。在台湾,仍有不少年过八旬的老人记得70多年前那场战争。据台湾方面统计,当年参与抗战的官兵高达300万人,现在在台湾的只剩不到4000人。

 

粤籍老兵

 

松山战役手刃日军

 

在台湾,有不少老兵曾参加过抗日战争,1922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的詹兆浮,便曾参加过中国南方最大战役之一的松山战役。

 

云南省保山市的松山,是抗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松山战役则拉开了中国大反攻的序幕。今年93岁高龄的詹兆浮带着浓浓的粤语口音,向广州日报记者讲述起70多年前他这段抗战经历。

 

詹兆浮在1922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现在居住在台北市的一间普通民居中。只身一人来到台湾的詹兆浮很晚才结婚,并没有生下自己的子女。现在他的家庭环境不算太好,逼仄的屋子里堆满了杂物,显得有点凌乱,小小的客厅容不下3个人坐下。但是,一旦讲起抗战的经历,他便马上神采奕奕。

 

1936年,年仅14岁的詹兆浮便开始从军。当时他为了有饱饭吃,便加入到普宁和周边的惠来、潮阳等几个县组成的自卫队中。“要训练了才有饭吃,射击也是,打得准才有好吃的,打不准就只能吃面包了。”他用粤语说道,一日食两餐,上午10点半吃早餐,下午4点半吃晚餐。

 

在参军不到一年后,詹兆浮的妈妈便去世了,一说到此,詹兆浮眼睛里便泛起了泪光。“那时我的姐姐都出嫁了,还剩我一个儿子陪着她,我当兵后她是想儿子哭死的。”詹兆浮说。

 

随后的那些年,詹兆浮跟着部队经过广西去到云南,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讲起行军时的艰苦,詹兆浮十分感慨:“一边爬山一边掉眼泪,爬得手指都磨出一个个血泡,有时一天要穿破好几双草鞋。所以一有空我们就自己编草鞋。”詹兆浮一边说一边模仿编草鞋的动作,然后说,上战场前,一个人先准备16双草鞋。

 

在保山进行的几次战役里,詹兆浮还试过与日军进行肉搏战。“战争打得很惨烈,子弹没有了,我们就脱了草鞋扔过去,还跟日本兵进行肉搏战!”他回忆到,当时他试过用刺刀刺日本兵,用手掐他们脖子,“我也掐死过日本兵,本来就痛恨他们,打死了不少。”

 

詹兆浮讲起一次曾经在松山与战友们夜摸敌军阵营的情节。那是一个下着雨的黑夜,詹兆浮与战友30个人作为敢死队,一个人带两个手榴弹,摸黑潜行到敌军阵营,用工具剪断铁丝网。“突破铁丝网后,我们便扔手榴弹去轰炸。”他边说着并做起扔手榴弹的动作,接着说:“炸死了日军,我们才能冲上去。”

 

日本投降时,詹兆浮的部队在云南的一个基地休息。“听到日本投降,我们都高兴得举起手来,大家呼喊,胜利了胜利了,我们赢了,那多高兴啊。”抗战胜利后,他成为了一名伞兵。“伞兵的伙食多好啊,烧肉都是两倍,装备也比别的部队好。”

展开全文

“纪念抗战”之——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光复

2015-09-10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昌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于被日本侵占的台湾,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关注的,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对台方针。

 

1920年代,一批台籍青年来到上海等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指导。谢雪红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陈云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台籍青年翁泽生在上海从事地下斗争,被捕后押回台湾,坚贞不屈,在狱中病逝。

 

对于台湾,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一样,将其视为与朝鲜相类似的殖民地,支持台湾、朝鲜人民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1936年在陕北,美国记者斯诺问:“中国人民是否要立刻克复全部的失地,还是只将日本逐出华北与长城就算了事?”毛泽东回答:“中国必须立刻收复全部的失地,不仅在保护我们长城以内的主权。意思就是说东三省必须收回的。”并表示要帮助台湾、朝鲜人民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决支持台湾人民的正义事业。

 

多位台籍青年直接参加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战争,蔡孝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八路军高层任职,战斗在抗日前线。

 

1938年春,丘逢甲之子丘念台,经过梅县同乡叶剑英介绍,以中山大学教授的身份来到延安,居住3个月,学习游击战、组织训练青年的经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与丘念台长谈,关心台湾同胞的命运,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不会速胜,也不会速败,中国人民最终一定会取得抗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党派、各阶层人士提出收复台湾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发出呼吁。1940年4月初,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董必武(中共党员)、宋渊源、张澜等人联名向国民政府提议:“我于此时倘以‘收复台湾’、‘解放朝鲜’为号召,则台韩人民心理,必因以震动,其革命进行亦必益形激烈,故积极的可使台韩志士内应杀敌,消极的可使敌因猜疑而影响于台韩人力之利用……我与敌为交战国,应即宣布马关条约无效,认为台湾亦在应收复之失地范围。”

 

抗日战争期间,台籍志士李友邦创建了台湾义勇队。其是由在大陆生活的台胞组成,有正规军编制的抗日队伍。

 

1941年2月,台籍志士谢南光、宋斐如、李友邦等人成立台湾革命同盟会,发表宣言:“吾人咸认祖国与台湾在抗战建国上有不可分离之密切关系,祖国抗日胜利,固为台湾民众解放之唯一要素,而台湾革命运动,对祖国抗战亦不能谓无裨益。”他们要求设立台湾省政府,代表了600万台湾同胞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

 

延安的《解放日报》是面向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的报纸差异较大。而重庆的《新华日报》是面向国统区,其社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942年以后,随着国民政府公开提出收复台湾,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新华日报》刊发了多篇文章,论证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中国应该收复台湾。1942年4月5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论台湾解放运动》,指出“一部台湾近代史,实际是中华民族血泪史的一部分”,“中国抗战的行列,已经有不少台湾革命人士参加,将来的胜利,必定是中国与台湾的共同胜利”。1943年6月1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社论《台湾,回到祖国来》,呼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同胞们,今天只有加紧团结,与祖国抗战的伟力汇合,积极的参加抗战,并尽一切方法,和在台湾的同胞结合,培养他们成为抗日的力量,起来斗争,才能粉碎一切谬论,重新回到祖国来。别离了祖国将近50年的台湾,快踏着艰苦斗争的血路回来”。1944年4月1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社论《台湾沦陷四十九年》,提出“台湾人民为了自身的解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定要积极起来,努力进行抗日斗争,并在打击日寇的胜利中,协助盟军”。“目前最切实而重要的,还是在国内的台胞,应该团结一致,参加祖国抗战,为台湾人民准备干部,同时,尽可能和台湾人民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给他们以鼓励”。

 

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舆论上声援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还支持台胞的抗日活动。台籍志士谢南光、宋斐如、李友邦、李纯青等人,或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斗争,或与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联系。台湾革命同盟会、台湾义勇队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与帮助。

 

在抗日战争中,一批台籍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战争,或行医、抢救伤员,或在杀敌前线,为反抗日本的侵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台籍志士李伟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行医,帮助新四军采购药品,掩护地下工作者,从事抗日斗争。台籍青年杨诚进入大陆,从事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到延安,从事语言翻译工作。台籍青年蔡啸来到大陆,参加新四军,战斗在抗日前线,奋勇杀敌。台籍青年苏子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北平从事抗日地下活动。台籍青年李子秀、林思平等人加入了八路军,从事抗日活动。台籍医生林有泉在上海行医,医治抗日人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努力,付出的巨大牺牲,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10月,台湾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为此做出的努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褚静涛,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展开全文

台湾民间团体为120年前宝岛抗日英雄立碑

2015-09-10

在台湾桃园市平镇区一处寻常的农田里,竟隐藏着120年前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史事。9日,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与各界人士在“安平镇之役”战场原址,为抗日英雄胡嘉猷立碑,呼吁今人勿忘历史。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日本。安平镇(今平镇)客家人士胡嘉猷不甘台湾就此沦为日本殖民地,率领义军在平镇瓦窑湖一带抗击日军。据日军随行记者描述,胡嘉猷率领的义军“在丛林中实行坚固的家屋防御,经常袭击我兵站线,夺我粮食,杀戮我兵。我先头部队有此后顾之忧,而不能向新竹以南进兵”。

 

面对不断增加的日本部队,胡嘉猷所率义军以寡敌众,经过三场激烈战役后,在三路日军夹击下死伤惨重。其后,胡嘉猷率领残部转战北台湾各地,让日军一度疲于奔命,还曾围攻台北城。无奈实力相差悬殊,抗日义军只能撤退,胡嘉猷含恨内渡大陆。1916年,77岁高龄的胡嘉猷又潜回台湾,因行踪暴露,被日本殖民当局通缉,只得再返大陆,1920年在广东病逝。

 

“台湾人民的抗日事迹无比悲壮英勇,我们有责任让台湾的年轻一代和大陆同胞知道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在新落成的胡嘉猷纪念碑旁对记者说。

 

池俊鉴的先人曾参与“安平镇之役”,听说要为胡嘉猷率义军抗日树立纪念碑,他主动捐出私人土地。“小时候常听外婆讲述当年抗日战役的壮烈情况,她告诉我,那时日本人曾被我们打得仓皇逃亡,根本无心收尸。”他说。

 

胡嘉猷后人胡世瑜为石碑旁的“忠义亭”写了楹联:“忠勇拼日寇孤军血战安平镇,义气保家园壮士舍命龙潭坡。”

 

“我小的时候,这附近可以捡到不少铅块,后来才知道那是当年激战留下的弹片,可见当时日军在此消耗了大量的弹药。”胡世瑜说,“但今天在台湾,大家似乎都遗忘了。”

 

张安乐表示,抗日遗址也是台湾重要的文化遗产,希望两岸民众在游览台湾好山好水之余,也能来瞻仰宝岛抗日的英雄们。(记者曹槟陈键兴)

展开全文

马英九“打脸”李登辉 抗战时台湾人不效忠日本

2015-09-02
马英九“打脸”李登辉 抗战时台湾人不效忠日本
 

马英九(资料图)中新社发 陈小愿 摄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李登辉一番媚日言论,曾遭马英九重炮抨击“做贱自己”;马英九今天强调,抗战时期,先烈先贤的做法虽各有不同,都证明台湾当时虽然是日本殖民地,但他们效忠的祖国并不是日本。

 

马英九表示,台湾反侵略、反殖民武装抗日行动,从1895年5月日军在澳底登陆开始,到1915年台南爆发“噍吧哖(西来庵)事件”已达20年,之后再转为非武装抗日。在世界殖民史上,是相当罕见的抗争实例。

 

马英九表示,日本开始殖民统治后,台湾抗日行动一直持续,除武装抗日,还有以新闻、教育及文化等方式推动非武装抗日。

 

他说,抗战时期,李友邦将军组编“台湾义勇队”在闽浙沿海游击抗日;翁俊明领导“台湾革命同盟会”令人感动。

 

马英九表示,台湾多少前辈,前仆后继,为了反侵略与反殖民付出心血、甚至生命,史实俱在,不容选择性遗忘,更不能让子孙不知道这一段历史。

展开全文

台湾抗日志士后代痛批李登辉“荒谬”

2015-08-31
台湾抗日志士后代痛批李登辉“荒谬”
 
 
李登辉 中时资料图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针对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日前表示,“二战期间,台湾的祖国是日本”等言论,多名抗日志士亲属后代提出不同意见。抗日将领李友邦之子李力群痛批“荒谬”。他说,台湾当年是殖民地,台湾人是二等公民,只有被皇民化的,才会认为“他们的祖国是日本”。

 

“抗日志士亲属座谈会”29日下午在台北中华艺术馆举行,戚嘉林及多位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成员受邀出席。

 

世新大学教授戚嘉林指出,日本一宣布投降,被强迫改成日本姓氏的台湾人,一夜间恢复本姓,并热烈庆祝光复。他说,“李登辉是极端例子”,不能因他一人,就认为当时绝大多数台湾人一样“视日本为祖国”。

 

至于李登辉“台湾人没抗日”言论,萧道应之子萧开平说,确有台湾人参加抗战,其父当年前往大陆参加抗战,还曾因不太会说普通话,被国民党当成日军间谍逮捕。

展开全文

台湾学者批“日本祖国说”:李登辉对不起抗日志士

2015-08-25
台湾学者批“日本祖国说”:李登辉对不起抗日志士
 
 
李登辉日前表示,日本时代台湾有对日抗战的说法是“看到鬼”。(图/中时资料照片 刘宗龙摄)
 

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日前表示,日本时代台湾有对日抗战的说法是“看到鬼”。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丘秀芷指出,从1874年开始,台湾人抗日行动从未间断;二战时返大陆投入抗战的台湾人士非常多,这些人都已经埋骨荒野,做了鬼。李登辉是真的看到鬼了!

 

丘秀芷在今日出版的《中国时报》发文表示,人称中国对日8年抗战,其实从乙未年(1895年)台湾人全面抗日算起,整整50年,若从1874年牡丹社事件算起,抗日历史就更长。丘秀芷指出,从第一任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1874年3月,从打狗(高雄)登台开始,台湾各地武力抗日从未停止,尤其原住民结合汉人最激烈,如蔡清琳事件(为客家人与赛夏族)、噍吧哖几位抗日分子更入山中结合原住民,更特别的是受已回福建又回雾峰的林季商支援。

 

丘秀芷说,过去文字较少记载,但历史不能抹灭。丘秀芷痛批,李登辉谈到台湾人抗战时“为日本祖国而战”,真不知如何对得起那些浴血抗日的台湾先辈。这些抗日志士都已经埋骨荒野,做了鬼。李登辉是真的看到鬼了!(高旭)

展开全文

在台抗战遗族批李登辉涉抗日言论:实在太离谱

2015-08-21
在台抗战遗族批李登辉涉抗日言论:实在太离谱
 
 
在台抗战遗族批李登辉涉抗日言论:实在太离谱
 
 
李登辉日前接受日本右翼杂志《Voice》专访。图自台湾“中时电子报”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李登辉日前投书日媒宣称“70年前,台湾与日本是同一个国家,既然是同一个国家,台湾对日抗战当然不是事实”。台湾前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父亲在对日抗战中英勇捐躯,今日与在台抗战遗族出面开记者会,痛批李登辉言论实在太离谱。

 

今天出席记者会的抗日英雄遗族包括抗日名将高志航与吉星文将军的后人。对日抗战期间,第一架日本军机就是高志航于1937年8月14日击落,之后,国民党政府即订当天为“空军节”。高志航共击落5架日本战机,虽然不是最多,但他对当时空军战技的培养无人能及,他直接领导的第四航空大队被称为“志航大队”,连日本都称赞他是当时“中国最有价值的飞行员”、“空中英雄”。

 

1937年10月15日,他率领队员驾着俄制飞机来到周家口,但天气恶劣,只得在周家口机场待命。突遇日军轰炸机来袭,高志航见状随即下令队员紧急上机作战,但俄制飞机却发生机件故障,无论如何也发不动。眼看日军弹如雨下,他的座机被日军炸毁,高志航被震摔在左机翼后边,全身血肉模糊,医务人员立即跑来抢救,但仍回天乏术,空军战神就此与世长辞。

 

高志航殉国时才30岁,追思会由蒋介石主持。

 

另一抗战名将吉星文,于七七事变打响全面抗日第一枪,日军以优势火力炮击宛平城和长辛店,但吉星文与敢死队坚持作战了十多天,其间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