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短命都城,孙中山为何还执意在此建都?

1912年1月6日,孙中山在南京接见《大陆报》记者,在建都一事上,先生答记者问,说“南京将作永远之都城。”这“永远”二字显得何其坚定。即使记者问说:“各国政府在北京置有产业,若定都南京,肯定会遭致反对。”但先生笑着说:“这产业也没有多少嘛。如果各国反对此事,我等人补偿即可。”

 

而当时国会第一次投票后,建议定都北京者约有3 / 4,远远超于支持南京。为什么孙中山还要建都南京呢?

 

民国时期南京钟楼

民国时期南京钟楼

 

首先,从表象上看南京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临时约法》的诞生地,是临时参议院所在地,又是新生共和体制的发源地,理应成为民国的首都。从种族记忆上看,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现了一种以汉族为本位的种族意识,南京是驱逐胡元、克复汉土的奠都之地,定都南京也是推翻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建立汉族人的共和国的意思。

从深层原因来讲,孙先生就职当天,当时的中国,就出现了两个中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清王朝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在南京的政治中心。清王朝虽然即将覆灭,但北方还有袁世凯,袁世凯手中还掌握着当时整个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北洋新军。在武器装备上北洋新军紧跟世界潮流,到1910年,北洋新军甚至还购买了法国产沙麦式飞机,并仿效西式军制,已是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过度。

 

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

 

相比之下,孙中山答记者问,关于“能作战的军队有多少?”先生答,“我有十万的队伍。”记者又问:“您是说有十万已经编练过的队伍吗?”中山先生说:“不必编练过,只须能作战,这一辈队伍都是能够作战的力量,一旦身临疆场,则势如敌破。”

 

回顾一下历史,南京确实作为六朝古都,帝王之气浓厚,但却都是短命。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后来,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0余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也只维持了9年。

 

革命党人第一次投票建议定都北京,也是出于北方军队如林,建都北京可统一兵权,又能控制东三省和内外蒙古,巩固统一。但现实的差距,不得不让孙中山先生决意定都南京,以致到后来向袁世凯提出“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目的就在于把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派的监控之下。但最终,袁世凯依然坚持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