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

1897年1月21日,由孙中山撰写,记载他在伦敦被清朝公使馆非法囚禁经历的《伦敦被难记》英文本出版。

 

《伦敦被难记》讲述了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该事件的传播令孙中山暴得大名。作为孙中山得到西方主流社会认可的关键环节,“伦敦蒙难事件”是研究孙中山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虽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对此事件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一些事实真相依然扑朔迷离,甚至学者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针锋相对。如关于孙中山进入驻英使馆的动机,目前至少有三种解释:诱拐说、主动说和绑架说。

 

图片默认标题

《伦敦被难记》英文本

 

罗家伦推论:孙中山主动入馆宣传革命主张

 

早在伦敦蒙难事件发生期间,英国当地记者为了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新闻素材,奔走于事件各方,从马格里、邓廷铿、龚照暖等人那里收集到众多原始资料,这是研究蒙难事件的开端。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甘作霖翻译的《伦敦被难记》是人们了解事实的唯一凭借。直到1930年,罗家伦在王宠惠、吴稚晖、胡适等人的帮助下,运用大量中国官方资料,写成《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推论出孙中山是主动入馆宣传革命主张。

 

美国学者史扶邻:出于政治目的,孙中山将自投说成诱捕

 

1968年,美国学者史扶邻出版《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把研究继续推向深入。该书选取了英国政府档案资料支持罗家伦的自投说。并且对孙中山为何将自投说成了诱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史扶临采用的是清使馆法文译员吴宗濂的证词。“吴在三年后写到这个事件时说,十月十日,当孙中山路经使馆时,遇见一个名叫宋芝田的学生。当孙问及雇员中有无广东人时,宋芝田便把孙中山带进使馆,并介绍给邓廷铿。孙中山自称‘陈载之’,向他打听在英国的其他广东人的情况,并约定第二天上午来听回音(载之,是孙中山给自己起的另一个名字)。当邓廷铿注意到来访者的金表上有用英文刻的‘孙’字时便起了疑心。后来,他和他的上司包括马格里在内作了商讨,马格里认为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于是定了拘留孙中山的计划,星期日上午孙中山便落入了圈套”。史扶邻还认为孙中山的朋友“非常佩服他的大胆和无所畏惧的革命热情。他们也懂得,为了给清政府抹黑和争取世界舆论的支持,说谎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事实真相加以修改,当孙中山对英国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是自觉地把握住这一点的”。

 

图片默认标题

孙中山脱险后致书香港友人区凤墀讲述事件经过的手书,孙中山用的是“诱擒”一词

 

澳大利亚历学家黄宇和:伦敦蒙难是个偶然事件

 

1998年,澳大利亚历史学家黄宇和的著作《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从未披露的史实》,最大限度地占有相关文献资料,既包括英国外交部、苏格兰场的官方文档,也涵盖各种中英文报道及回忆录,并对文本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实地考察事发现场。黄宇和赞同胡汉民的观点,认为伦敦蒙难仍然是一个未定案的问题,“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孙逸仙自投使署,否则针对此一动机所作的任何推测,都将徒劳无功。这种推测甚至会引人误入歧途”。黄宇和对史扶邻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根据吴宗濂的会议录,黄宇和对孙逸仙见到的是使馆里的学生还是邓廷铿本人提出了质疑。因为在黄宇和看来,同孙逸仙接触是出于偶然或是早有安排呢?如果是早有安排,按理不应派不懂广州方言的人去接近孙逸仙,因为派一口京片子的人去执行这个任务,很容易理科引起孙逸仙的怀疑。因此,街头相遇看来是偶然的。

 

黄宇和认为1896年10月10日星期六,驻伦敦清使发密电给驻华盛顿清使,谓孙逸仙将往法国。电报内容很简单,没有提到孙逸仙进入过使馆,更无后来邓廷铿所提的怀表暴露身份等细节。

 

“孙逸仙可能于1896年10月10日路过清使馆,在街头偶遇使馆中某人,并表示过两天会去使馆一带,而且不久即将前往法国。然而,并无充足的证据支持清使馆所谓孙逸仙10月10日曾入过使署,或者约定再往使署的说法”。

 

图片默认标题

密囚孙中山的清政府驻英公使館

 

茅家琦:孙中山细中有粗,金表暴露身份

 

2001年,茅家琦的《孙中山评传》,也采用了自投说,认为孙中山曾经两次进入使馆。1896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使馆门口遇到馆中专学造炮的学生宋芝田,问道,“有无粤人在署?”宋答:“有之。”“孙即请见,乃进入署门,入厅事,英文四等翻译官邓琴斋刺史廷铿,粤产也,遂于接谈。”孙中山在海外“遇同乡分外惬意”。邓廷铿是广东三水县人,孙中山在广州行医时曾与他有一面之缘,但双方都不知对方的姓名,所以两人在使馆见到分外亲热。十分遗憾的是,孙中山细中有粗,在谈话结束时,他伸出手,露出金表看钟点时,邓抓住孙的手观赏金表,发现表上刻有英文拼写的“孙”字,恍然大悟,知来者就是孙逸仙,但不动声色。孙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孙中山告辞后,使馆内风云突变,邓廷铿“急密告仙舟(使馆职员龚心湛,公使龚照瑗的侄儿),转禀星使”,“星使与马格里、王鹏九两参赞密商办法,皆曰可拿”。第二天,孙中山如约到达使馆,不料被捕。

 

茅家琦引用了清驻英公使龚照瑗在囚禁孙中山当天给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密电证明,密电内容如下“孙已到英国,前已电达。顷该犯来使馆”。茅家琦认为此电说得很清楚,是孙中山自己去使馆的。此外,清使馆参赞马格里在致《泰晤士报》中说:“殊不知本案,并无所谓诱劫,彼原名孙文,伪名孙逸仙所供之辞,如谓被捕于道途,被挟入使馆等语,皆至不足信者也。孙逸仙之至使馆,系出己意,且为使馆中人所不料”。孙中山曾对马格里此文发表过评论,除对文中所说原名、伪名等用语不妥加以批评外,对其他各点未置异议,特别是对两次去使馆的事实并未否定。

 

不少当代人把人造神话看作真实的历史,反而将事实真相当作谬论一笑了之。发现和阅读第一手资料只是接近真相的敲门砖,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更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参考资料:

宋翔:《研读<伦敦蒙难记>》

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

黄宇和:《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一一从未披露的史实》

茅家琦:《孙中山评传》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