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抵中山 推两岸永续交流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09-20 16:46:23 | 来源: 中评社 |
![]() |
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一行于19日抵达广东中山,与中共中山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林庆和举行会谈(摄影:兰忠伟) |
中评社广东中山9月20日电(记者兰忠伟)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办事处邀请,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一行于19日抵达广东中山,并将于中山、珠海、澳门展开为期六日的参访交流行程。参访团第一站来到广东省中山市,受到中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良好交流与互动,现场讨论热烈,就两岸关系发展、南台湾观光业等问题交换意见,发表看法。
中共中山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林庆和就中山市各方面情况进行介绍。他说道,中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称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因此将香山县改为中山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中山是一个很特殊的行政架构,有25个镇区,本地人口140万,外来长住人口接近200万,中山目前总常住总人口约330万。去年,中山的经济发展水平达3138亿,人均GDP为九万四元人民币。
林庆和表示,中山的工业发展比较特殊,改革开放以前是农业县,虽然当时的商品贸易发达,但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开放后,各类企业进入中山,到目前为止,工业发展占整个中山GDP接近60%,商业40%。中山的工业结构比较特殊,除了改革开放引进很多外资企业外,本地市民的创造性很强,因此民营经济很发达。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区域经济很明显,每一个镇,在某个特定行业中的经营都能有所成就,因此民营企业在中山的位置相当重要。
他继续说,至于台资企业,登记在册的目前共有1073家,注资登记50亿美元;目前台湾户籍在中山生活的人口约有三万人。中山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珠三角中比较有特色,中山籍的乡亲,目前分布在全球90个国家中,约有100万人。同时,中山是一个多元文化之地,中山是由汪洋到陆地变化而来,不同时期进入中山的人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改革开放前,在中山人口比较固定的情况下,目前为止56个民族人口皆齐全。
“华侨为中山创造了积极的影响。”林庆和表示,孙中山影响了很多中山人,因此中山在国民革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先进分子。当年上海十里洋场的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都是中山人到澳大利亚积累后回国创办的,开拓了中国百货业的先河。
林庆和表示,中山经济发展虽然比不上深圳和珠海活跃,但是中山作为一个中小城市,百姓宜居,生活幸福感很强。除了发展经济之外,中山重视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中山的规划和市政管理、人民素质都比较高,中国内地所有国家级的荣誉都有中山一份,也是大陆第一个拿到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中山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未来,中山将发展建设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希望日后能够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发展。”林庆和说。
![]() |
中共中山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林庆和(左)与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团长林富男交换友谊纪念品(摄影:兰忠伟) |
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团长林富男对中山的发展表示钦佩,他指出,中山从小就已经烙印在台湾人民心中,中山是一个朝圣之地,对中山目前的发展刮目相看。
林富男表示,两岸过去走的很近,未来也可以走的更近。回顾2008年至今,大陆与台湾有很多贸易、观光的逆差情况。台资在中山就有1073家企业,但是目前在台湾高雄投资的陆资却很少,说明逆差很严重,因此很期待大陆朋友到南台湾投资和参访。
林富男指出,南台湾民众具备的几个特质和中山市很像,正直、热忱、朴实、勤奋和友善的特质,这是来源于多族文化所构成的。中山是一个多元文化之地,那么南台湾,尤其是高雄地区更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所以两岸不止是一家亲,在民族的血性上,是血浓于水。
“两岸目前很需要交流。”林富男强调,只要是人为可以改变的,就应该要共同努力完成主流民意的使命。台湾政党交替后,各行各业因为减少交流所受到的冲击不轻,台湾各行业陆续反映,希望两岸能够加强交流,不仅是加强交流,还希望能永续的交流。“我们确实很需要永续的交流,包含产业、文化、经济、以及人民情感上的交流,我们不能断,断了线的风筝永远是找不回来的。”
他继续说,过去两岸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可以排除万难,携手前进,台湾的政治体制、政党轮替会是一种常态,但是人民对于两岸的交流,以及心手相连永续经营的心,是永远不会随着政党轮替而改变的。因此很希望,从基层到中央,要共同提升台湾民众和大陆百姓心手相连,共同走向康庄大道。
![]() |
(左)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团长林富男;(右)中共中山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林庆和(摄影:兰忠伟)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澳门特别行政区办事处专员浦元江表示,两岸关系目前出现一些小波折,但是两岸本身是无法切割的。中国大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是既定的方针,尤其和台湾人民的交往是绝对不会中断的。前几日,台湾县市长参访团抵达北京,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大陆政府和大陆人民,是愿意和台湾交流的,也希望通过交流促进台湾的经济发展,这是大陆的既定方针。
浦元江说,海协会将继续推动两岸和平的交流与交往,即使两岸关系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没有正式交往的倾向,但是和台湾人民的交往不能中断,和台湾人民的感情更不能断。处于这样一个原则之下,海协会一直推动台湾各界人士到大陆参访和交流。未来,海协会将为两岸和平友好往来继续做出贡献,履行责任,帮助两岸互相了解和认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大使王树嘉指出,两岸一家亲,希望两岸同胞能够有更深切的关系。虽然520以后,两岸在某些方面(比如观光业)有一些断层,但是希望两岸人民的往来能够加强,透过两岸人民的往来和青年的交流奠定基础,希望未来两岸能够携手找出更好的方向。“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子孙,要在和平的基础上,继续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努力。”
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联合会主席蔡金树表示,目前台湾,特别是南台湾,有很多协会在沟通两岸,相对的资源和关系虽然不是很充足,但是对两岸却有特殊的情感。两岸虽然在520后有一些冷清,但是两岸之间就算打断骨肉也连着筋,这是断不了的。
“520过后,虽然两岸出现了一些状况,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希望南台湾的企业,和两岸人民的交流能够继续升华,不能淡不能冷。未来,严峻的两岸关系之下,希望在海协会和中评社的协助之下,能够加强两岸的沟通。”蔡金树说。
最后,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中评社副总编辑罗祥喜谈道,中评社是一个“中介”的角色,提供如实的报道和平台。中评社将南台湾的声音和中山的声音报道出来,将大家的希望和心声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两岸的问题和期待,共同寻求未来更好的交流合作发展机会。
本次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一行成员包括: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林富男、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大使王树嘉、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联合会主席蔡金树、高雄市旅馆商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蔡宗基、台湾艺术研究院院务顾问、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评议委员黎奕生、好家庭联谊会会长吕耀能、南台湾摄影会联盟副总召集人刘世俊、高雄市唐氏症欢喜协会理事长王世贤、树德科技大学两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德、商工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施政良、台湾室内乐艺术推广协会理事长周芳如、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执行长陈雅婷、台湾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丁肇茨。
此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澳门特别行政区办事处专员浦元江、副处长蔡米纳、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兼中评社副社长王平、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暨中评社副总编辑罗祥喜亦全程陪同。
![]() |
与会人员举行座谈会(摄影:兰忠伟) |
![]() |
左起:台湾室内乐艺术推广协会理事长周芳如、高雄市旅馆商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蔡宗基、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大使王树嘉(摄影:兰忠伟) |
![]() |
左起:好家庭联谊会会长吕耀能、南台湾摄影联盟副总召集人刘世俊、高雄市唐氏症欢喜协会理事长王世贤、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执行长陈雅婷(摄影:兰忠伟) |
![]() |
中共中山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林庆和(摄影:兰忠伟) |
![]()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澳门特别行政区办事处专员浦元江(摄影:兰忠伟) |
![]() |
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总召集人、南台湾社团领袖参访团团长林富男(摄影:兰忠伟) |
|
![]() |
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联合会主席蔡金树(摄影:兰忠伟) |
![]() |
||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兼中评社副社长王平(摄影:兰忠伟)
|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会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2025-08-22
- 外交部就习近平主席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举行有关活动向中外媒体吹风2025-08-22
-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举行中巴外长战略对话2025-08-22
- 国际锐评丨60年,西藏何以令世界惊叹“沧桑巨变”2025-08-22
- 台胞创业遇难题 “云端护航”解烦忧2025-08-22
- 步月楼昭烈 火烧庄铸魂——台湾义军浴血抗日谱写山河壮歌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