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风筝扇艺走进澳大利亚校园

近日,来自中国浙江颇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星记扇艺和湖州风筝制作技艺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吸引了大批当地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参观。为使中国风筝和扇文化更接地气,来自浙江的三位民俗艺人还走进了澳大利亚校园,为当地孩子现场展示中国传统风筝和扇子制作技艺,使学生们在亲身制作体验的同时,提升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图片默认标题

传授风筝制作技巧

 

图片默认标题

“还有一步是画这个画面…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完成一个风筝,把它粘起来。非常感谢你们来学习。”

 

在中国文化中心翻译的协助下,来自浙江湖州的风筝艺人金月强向悉尼洛雷托女子学校的26名六年级学生介绍了传统中国风筝的制作工艺。在“扎、糊、绘”三道流程中,学生们要完成的是第二道“糊”的工作,将绘好的蒙面粘牢在骨架上。对许多11岁左右的女孩子来说,这项工作并不容易。

 

 

图片默认标题

学生亲手制作风筝中最经典的小燕风筝

 

图片默认标题

亲手制作风筝

 

“糊风筝很好玩儿,但有点儿难,要非常细心,裁剪也要恰到好处,胶水要用得够但又不能太多。”

 

在另外一间教室,在扇艺老师丁国富和俞备红的指导下,近30名学生们尝试用中国的毛笔、国画颜料进行扇面绘制,并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扇面作品。糊风筝、用毛笔画扇面,孩子们就这样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11岁的格蕾丝?鲍尔顿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

 

“我们很喜欢学中文,学说话多一些,但是接触中国艺术还是第一次。能自己做风筝简直太酷了,要知道在澳大利亚一般都是去买的。今天的活动让我觉得中国人很喜欢自己动手,而且也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风筝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裱糊完风筝,学生们来到户外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体验那份特殊的喜悦。

 

图片默认标题

自己制作的风筝能够飞的这么高,这份喜悦是不可以替代的 \( ̄▽ ̄)/

 

风筝艺人金月强说,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风筝制作的困难和乐趣,这样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很有新意。

 

“风筝四艺中我就挑了其中一艺,扎、糊、绘,我就挑了糊这一道工序,她们还是觉得比较难,那更不要说其它两道了。所以她们也直观地感觉到了中国工艺的复杂性。”

 

扇艺老师俞备红也表示,他们在演示和教学中直观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让当地民众对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可能有些人会看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有些人没看到过就会很新奇。我们在表演的时候他们会看得很仔细,发出那种赞叹声。我们也觉得非常荣幸能够把中国文化传统传播给澳洲人民。”

 

位于北悉尼的洛雷托女子学校非常重视汉语教学,汉语也是该校小学部唯一教授的外语。学校老师也表示很幸运能够邀请到三位民俗艺人为该校学生教授中国传统文化技艺。

 

此前,三位民俗艺人还为悉尼育文武女子学校的40余名师生进行了风筝及扇艺的表演示范,并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