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这件从降生之时起就时刻陪伴我们的亲密对象,人世间,真正懂它的,又有几人?

 

 

《弟子规》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千百年来,华夏子民凭着这份质朴却不失尊严的初心,躬耕劳作、婚丧嫁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手工织布、手工缝制的衣裳曾经陪伴人类走过了数千年的漫长时光。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英国人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问世预示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一九一九年,随着国产缝纫机的问世,中国的服装生产由手工缝制逐步转向机械缝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全盘西化的服装产业大潮来势汹涌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在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同时,国人们纷纷脱下穿了千百年的传统衣裳,换上衬衫和西装、T恤和牛仔裤,无论长幼、无论男女、无论民族、无论城乡。

我们是时候回过头,看看身后的百年光阴里,中国人的服装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巨变?从清末的长袍马褂到民国的西装旗袍中山装,从新中国的人民装列宁装布拉吉到改革开放后的喇叭裤文化衫牛仔衣裤,什么样的衣装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衣裳最能让我们无愧于祖先的嘱托?汉服、旗袍、中山装?苗绣、壮锦、满长袍?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重要的是那一件件形态各异的手作衣裳背后那个穿针引线的人、和她亲手缝制这件衣裳的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被母亲细细缝补过的衣裳,是穿在游子身上的家。这首诗道尽了中国人的情感史。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情感史,这是本厚厚的大书,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已经被漠视和封尘了多年。我们或许熟读国家历史,却对家族历史一无所知。历史让你知道来处与归处,让你生出超越当下的力量。而一件手作衣裳的后面,就隐藏着一个家族兴衰传承的记忆情感史。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庭都有一件这样的手作衣裳。再没有什么比一件老衣裳,更能串起家族情感记忆的对象了。

 

也许,再过五年十年,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些祖辈相传的手作衣裳了!

 

 

无用自2016年8月开始面向全国征集有故事的手作衣裳,经过层层筛选,五十多件温暖的手作衣裳最终汇集在北京无用生活空间,静静诉说它们泛发着岁月荣光的动人故事。不知是一场宿命还是奇迹,这些衣裳历经岁月辗转留存至今,并在北京无用生活空间与人们相见。在对这些衣裳故事的追踪探寻后,我们发现这些衣裳大多来自一位母亲,那一双温柔的双手,以漫长的岁月做经、用无言的情感做纬,将一家人牢牢地编织在了一起。我们保存衣裳,是为了流传爱。

 

人类的历史就是衣裳的历史,衣裳的历史就是母亲的历史。自古以来,世世代代,母亲不舍昼夜为一家人奔波劳碌、夜深人静时又在灯下织布缝衣,无论是朝代的更替还是战乱、饥荒的磨难,千百年来母亲手中的机杼声音从未停止过。物与物的流转,人与人的更迭,生命在母亲的双手中,在衣物的怀抱里,一代代轮回。不管工业文明如何发展,人们怀着爱去制作衣裳、珍惜地穿着和保存衣裳,都提醒我们,如果你是制作者,你该怎样去创造,如果你是购买者、使用者,你该怎样去选择。

 

无用创始人马可一直坚信最纯粹的创作动机来源于爱,对亲人的爱、对大自然的爱,这次展览选择的手作衣裳均来源于天然材质,取之自然,也能降解于自然,无用的所有原创纯天然手工出品也正是秉承这样的设计意识和格局,不仅仅关注作品本身,同时将之放诸于地球家园的整体自然生态中去审视。传统手作制衣中处处体现出的古人的智慧与用心,应当至于当代语境中被重新审视和重视。人类的创造行为和消费行为都是一种选择,无用希望这样的选择能饱含对整个大自然的关怀与爱。爱自己、爱家人、爱自然,从镜子里审视自己正穿着的衣裳开始,或者,就从了解一件手作衣裳开始,了解它的制作工艺的艰辛不易,倾听它背后的情感故事。

 

入选本次展览的最后一件衣裳是一件异常小巧而柔软的红色婴儿装。当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借着灯光仔细打量这件小棉袄时,发现缝制衣裳的白色棉线里混杂着少许反光的线条,把这反光的线抽出来,仔细观瞧,才发现,这竟是一根银白色的头发!制作这件衣裳的是一位九十四岁的老奶奶,想必是她有着一头银白如雪的白发吧,在为重外孙女缝制这人生中的第一件衣裳时,落在衣裳上的白发也被奶奶一针一线地缝进了衣服里,混着棉线,穿梭在红色棉布和棉絮之间。马可将这根发丝轻轻放在一张白纸上,叮嘱无用的伙伴们务必包好交给衣服的主人。我们确信:九十四岁奶奶的白发将会温暖地陪伴她和女儿的一生。九十四岁奶奶生前亲手制作的最后一件衣裳恰是重孙女生命中的第一件衣裳,生命轮回的温暖和爱,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之间流转,世世代代,从来未曾改变!

 

我们到底还缺少什么?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一件衣裳呢,还是——这件衣裳背后的用心与爱?

 

(图文由“无用空间”提供)

传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