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古厝里,南音绵长悠远;高甲戏台上,柯派丑角带来无数欢乐;神秘的木偶舞台,指掌乾坤让我们看得如痴如醉……这些中国最古老的技艺、曲艺,千百年来,在中原散失,却在闽南这偏安之地得以完好保存。这些极具闽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散发着浓浓的古典韵味。

 

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座城市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这座城市过去的辉煌、现在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希望。

 

 

 

南音:一入南音门,一世南音情

 

 

“凡是讲闽南话的地方都有南音。好的东西怎么都是会存在,传统的东西根扎的很深。”

 

苏统谋还记得小的时候,他经常去南音社叫父亲回家吃饭。每次去时,他都会坐在门口听一阵子。那些依依呀呀的唱腔在高高翘起的屋檐上空飘荡,他看着形状各异的乐器,似懂非懂,经常忘记了回家。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苏统谋,祖父表演木偶戏,父亲则将一生都献给了南音。在苏统谋10岁时,父亲把他带到南音社,交给训练班里的老师。从吹洞箫开始,他开始接触其他乐器,渐渐学会了南音里的所有乐器。

 

 

今年77岁的苏统谋,是晋江市南音协会会长、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指导过无数的年轻乐师,编下不少古代和民间的乐谱,还录下了鲜有人了解的弦管散曲。

 

南音,又称弦管,源于唐朝,成于宋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称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它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并在台湾及南洋华侨居住的地方广泛传播。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0后的陈铭伟是晋江南音艺术团团长,从11岁那年,他就开始学习南音。他记得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去马来西亚演出,孩子们在台上唱,老华侨们在台下掩面而泣。

 

在闽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下南洋”。家乡的人以为亲戚在外都发了大财,可事实上大部分的人生活也只是一般。而在老华侨的脑子里,不能光宗耀祖,是没脸回家的。

 

陈铭伟记得谢幕时,老华侨们上台,颤抖地拉着一群十几岁孩子的手说:几十年没回家,听到了南音,就像听到了老母亲的声音。

 

有一种声音摄人魂魄、动人心弦,甚至能勾出你的欢乐和悲伤,这就是乡音。在侨乡晋江,乡土味儿最浓,也最能挑动游子乡思的,就是南音。一曲清音,一种心境,海内外的华人华侨对它的感情千百年来不曾改变。

 

 

作为南音艺术团团长,陈铭伟每天带领着二三十位青年南音工作者,做着南音的接待、展演、传承和研究工作。他们工作和表演的地点,是位于晋江古民居建筑群五店市的晋江南音会馆。在五店市,除了传统的皇宫起红砖厝,还矗立着许多栋中西合壁的“番仔楼”。番仔楼是老华侨们下南洋的见证。每一栋番仔楼都有一部辛酸史,每一栋番仔楼都有一个抛家离乡的游子。

 

在古代,南音是能入宫廷的高雅音乐,同时承载着中国的礼乐传统文化。苏统谋说,以前的南音社会地位高,但说到底还是一种自娱自乐的东西,社会贤达和南音痴迷者相聚成立协会,实行会员制,想要加入的还得交钱,比如拥有380多年历史的御宾社。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南音社团的唯一传承人,苏统谋不能接受南音成为赚钱的工具,他认为那样会丢了南音的魂。

 

苏统谋的学生大到跟他同辈,小到才几岁,一批批地来,又一批批地离去。他推崇传统“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南音演唱使用的是古汉语,不同语境里的闽南字也有不同的读音。每个字读完,苏统谋会为孩子们讲解释义,并讲述乐曲的创作背景和角色的心情。孩子们没有其他偷懒的方法,只有把曲子硬背下来。苏统谋却很开心,他说,孩子们这时候记下来的曲子,一辈子都会记在心里。

 

从2002年起,苏统谋开始整理、编纂南音的指、谱、曲,以自弹、自唱、自己录制、自己编辑的“原始”方式,抢救濒于消亡的《弦管过支套曲》。他的《弦管古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过支套曲》等有关南音的著作,填补了、学术研究和传承上的空缺,被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南音社作为学习南音的基础教材。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规矩,有它的道。道就是德,无论什么时候,你放掉德,你怎么搞都不会成功。”苏统谋说。

 

上世纪90年代,南音开始进入晋江的中小学,出现各种各样的南音训练班和兴趣班。现在,晋江的各种南音协会和艺术团有60多个。

 

经过上千年的代代相传,南音依然完好地保存于晋江,遍地开花。一把琵琶,陶醉了一座城。南音,在这座南方小城始终散发着浓厚的古典韵味。

 

 

柯派高甲戏:以丑为美五十载,独领风骚半世纪

 

 

“我们高甲戏的丑角和别的剧种最大的不同就是肢体语言。因为我们的语言不太好懂,但是我们一表演观众就知道我们要表达的内容。”

 

 

晋江具有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素有“戏窝子”之称, 是文化部正式命名的“中国民间戏剧之乡”,一些老艺人也极具声望。良好的观剧氛围让很多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获得了最直接的艺术感悟,因此不少优秀的传统艺术,在这里得以代代相传。

 

丑角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最富有特色、最惹群众喜爱的行当艺术之一。盛演于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就以丑行的表演最具吸引力,影响面最广,是戏曲中独具特色的表演行当。当其他行当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名师都过早退出舞台,后继乏人之时,唯有一代名丑柯贤溪,以其独具一格的丑行表演艺术活跃在舞台上近一个世纪,征服了好几代观众,开创了高甲戏艺术的新纪元。

 

曾文杰,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团长,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

 

61岁的曾文杰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就像四五十岁。只用眼神和身段,他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女人从十八到三十,直到七八十岁的不同特点。他笑称,38年前,自己就是因为1米65的中等身材和很好的模仿能力被高甲名丑柯贤溪一眼相中,考入晋江高甲剧团,主攻公子丑,由此开始半个世纪“以丑为美”的艺术生涯。

 

祖师爷柯贤溪编有“女丑十八法”,记述有一整套表演技艺,成为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高甲戏柯派丑行中的女丑,讲究用眼神来做戏。而男丑则重用五官肌肉的颤动来达到艺术效果。训练时,曾文杰在脸上放上一个硬币,利用五官肌肉的颤动指挥硬币在脸上随意走动。戏路极广的曾文杰以公子丑、傀儡丑见长,表演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他表演的公子丑模仿逼真,活灵活现。

 

在上世纪60年代,高甲戏《连升三级》曾轰动一时,被誉为“南海明珠”,从此丑角几乎成为高甲戏的代名词。高甲戏以丑为美,丑行艺术家不仅可以主持剧团、挑大梁,而且根据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和性格特征,创造出完整的丑行系列或叫丑行艺术体系,为丰富中国戏曲丑行艺术宝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操闽南方言、以南音为基本唱腔的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高甲戏的形成与发展,与浓郁的民间文化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表演源于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成为本地区很具欣赏性的大剧种。媒婆丑、家丁丑是“柯派”高甲戏中最具典型的丑角,其表情幽默诙谐活泼夸张,节奏明朗,舞蹈性强,轻快自如,妙趣横生。

 

曾文杰说,挑选丑角演员,除了身高,最重要的是声音也要有特点。因为演女丑所以声音要尖,还要很滑稽,练声的时候也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

 

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晋江柯派高甲戏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派”为传承单位的,为了让柯贤溪的技艺和他创造的完整的丑行表演体系代代相传,曾文杰在教徒弟时,秉承着柯贤溪传“行”不传“角”的传统,将丑行有关的所有系统知识,都一并传授,而且要求相当严格,没看到满意的表演,绝不喊停。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地域传统文化特征明显,与当地民众文化生活关系密切。它生于闽南,成于菲律宾,兴于晋江,是闽南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

 

其实,千万别认为高甲戏只有丑角戏,高甲戏最早还被称为“大气戏”,不仅吸取了木偶、京剧的武打程式,同时,还借鉴了梨园戏的指法、科步。唱腔里甚至还能找到南音的痕迹。所以如果你看高甲戏,找到了活泼、诙谐、粗犷的感觉,那就对路了!

 

 

掌中木偶:小小木偶,掌中乾坤

 

 

 

“木偶表演虽然说是掌上的功夫,看着好像很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我们木偶演员和戏曲演员最大不同就是,我们表演可以多样化,各行当都要学。”

 

晋江木偶剧团的排练厅,蔡美娜左右手分别操控着一只木偶。在她的左手,武松一个亮相,右手的老虎立即后退,用爪子遮住头部;这边右手老虎一个跳跃,那边左手武松灵巧下蹲,避过危机重重。同时,蔡美娜脚蹬地板,发出“咚咚咚”的声响,为打斗制造气氛与声势。小小的舞台上,木偶翻滚腾挪,如飞天遁地,妙趣横生。

 

这段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故事《武松打虎》的表演,蔡美娜已经表演过无数次。而在小小的掌上木偶舞台上,才30多岁的蔡美娜已经待了20多年。

 

每个星期,只要没有演出,蔡美娜都会前往木偶班授课。她还经常到一些学校进行表演教学,并获邀示范、排练木偶剧目。蔡美娜说,她从13岁开始进入木偶班学艺,那时,木偶艺术大师李伯芬也是这样每周坚持来给学生们上课。虽然年纪轻轻,但蔡美娜已是剧团的当家花旦。这位南派掌中木偶的第六代继承人,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传承这项非凡的中国传统技艺。

 

掌中木偶看着简单,感觉上手容易,其实不然,光是手指上的基本功就要练上一年之久。之后还要慢慢学习各种科步、走路的姿势和手势等等,因为木偶的表演的一些形体科步是模仿人的,所以木偶演员在表演时的要用自己的脚步代替偶的脚步,最后才能进入到拍戏阶段。

 

在蔡美娜眼里,木偶的一个抬手,一个弯背,一个颤颤巍巍的步伐,都必须是人物最具标志的符号,只有心里的感悟、嘴中的唱腔、手掌的动作完美地结合,才能塑造出南派掌中木偶的活灵活现的神采。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是闽南艺术的瑰宝,因演出的戏偶偶身非常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民间俗称“布袋戏”。木偶戏的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中的史料记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稀有剧种,2006年6月,掌中木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被誉为“指间传奇”的掌中木偶戏,以掌中木偶扮饰人物,以说唱讲故事,木偶动作涵化戏曲身段,因受傀儡戏、梨园戏、南音等的滋养,“唱南曲,依傀儡调,做梨园科”被认为是掌中木偶戏的剧种特点,而细腻优雅的表演风格,则成为掌中木偶戏区别于其他偶戏剧种的重要标识。

 

木偶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对表演艺术有严谨的规范要求,逼真的人物形象全靠演员手掌与五指的变化表现。如今在晋江,拿捏这种传统艺术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幕前,木偶活灵活现,而苦心操作的演员只能屈居幕后。只有真心爱木偶的人,才会甘于在幕后对镜苦练,在台上以巧手游戏偶身。

 

对于蔡美娜来说,木偶已如同她生命的一部分。令她欣慰的是,当她到各个国家去表演的时候,所到之处,掌上木偶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这项游戏于指间的传统技艺,正在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走出晋江,走向世界各地。

传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