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发展机遇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起沿线及更多国家的共鸣。倡议成为共识,理念成为战略,“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甚至成为联合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

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发展,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战略对接,还直接促进了中国这个“一带一路”发动机的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大数据

 

包括福建、台湾在内的台湾海峡经济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起点本身就是规划中的核心区,本就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核心和引领带头的作用。大陆多次提出愿意与台湾分享发展机遇,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系列成果。

4月26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马晓光局长就说过,我们已经多次做过表示,欢迎广大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发展机遇,这个态度没有改变。大陆方面一贯都鼓励和支持台商来大陆投资,鼓励和支持两岸经济合作和经济社会的融合。

但是,蔡英文当选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片面破坏两岸关系现状,使得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阶段进入冷对抗阶段。台湾当局一意孤行,断然拒绝了大陆提出的两岸共享发展机遇的邀请,使得台湾自外于“一带一路”战略之外,痛失这一全球性盛举的参与机会。民进党当局喜欢把“善意”挂在嘴边,所作所为却是一再对大陆进行要挟、挑衅和对抗。这种“两面派”做法只会让两岸关系的“冷对抗”不断升级,最终损害的是台湾社会的利益,受伤的是台湾的经济和广大民众。

尽管如此,大陆依然愿意倾尽所能,为来海峡西岸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发展机遇,创造各种机会,为促进台胞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提供帮助,各方面都在为台商发展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例如:5月3日,2017浙江省台资企业创业创新推进会举行,浙江省将在5年内为台资企业提供总计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授信额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福建自贸试验区允许台资独资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中介机构在平潭区落地,为台湾各界人士提供发展机遇和平台;也是5月3日,海南首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挂牌仪式在海口举行,而海南省台办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台湾青年来琼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四川台湾产业推介会

 

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曾说,“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商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近年来大陆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欣欣向荣、一日千里,而与之相反的是台湾经济持续低迷,无法走出经济困境,大陆对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他们希望到海阔天空的大陆打拼,不愿坐困愁城。日前举行的2017厦门工博会暨第21届台交会可以看出端倪,已经有很多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积极投资于智能制造,两岸制造产业逐渐创新合作领域,共同发展智能制造市场;近日,上海台资企业协会在台北举行招聘会,吸引逾万人前往求职,热闹非凡。

 

上海台资企业台北招聘会

 

5月14日,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官员以及总共1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代表参会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在“一带一路”这一全球性的发展机遇面前,大陆已经敞开怀抱,愿意通过各种层面的交流,通过对在陆同胞提供发展机遇,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台湾同胞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未来,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台湾的有识之士和有为商人大可思考和行动起来。

                                                                                            (本文作者朱松岭系北京联合大学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倡议将造福整个人类

2017-05-05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它将合作范围由点和线扩展到面,不仅会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将造福整个人类。”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赵厚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区域发展,推动互联互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电信方面的互联互通。他说,尽管近10余年来全球电信事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足,如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国与国之间的协同发展也有提升空间。

 

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全面提高电信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全球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此国际电联将会积极参与。他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带私利,是想扎扎实实做实事,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举措深受发展中国家欢迎,并抱有很多期待。

 

他透露说,在即将于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际电联将会与中国有关部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穿针引线,在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等多边合作项目上提供支持。作为联合国专门负责电信事业发展的机构,国际电联希望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大好时机,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全球电信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

 

赵厚麟说,电信事业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主要引擎之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包括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没有一项能脱离电信技术。他表示,电信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目前全球尚有一半人口不能上网,而2014年国际电联提出到2020年全球上网普及率要达到55%,2015年至2020年新增上网人口要达到15亿。他希望国际社会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电信事业的投资,而发展中国家需要创造良好环境鼓励投资,也需要像中国这样的合作伙伴。他表示,国际电联将继续致力于新技术开发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争取在2019年公布全球5G标准。

 

在谈到中国电信事业发展时,赵厚麟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是跟随学习,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积极参与阶段,而近年来,中国已引导或主导一些电信技术标准的制定。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电信与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世界同行赞赏,从根本上改变了外界对中国在该领域能力的怀疑。

 

他同时表示,中国还应加强信心,树立积极争取引领世界技术发展的意识,而不要总把自己放在小学生位置上。他说,国际电联也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出更多合作项目,共同推动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展开全文

去“一带一路”投资 了解国别税收帮你省大钱

2017-05-05

好多企业眼下盘算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并购,拓展海外业务,其中也有不少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创业者跃跃欲试。“一带一路”国家众多,怎样选择投资国?投资国的税收情况和风险都有哪些?能不能合法省钱?这些信息咱能掌握和驾驭吗?

 

“五一”之前,国家税务总局在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举行《国别投资税收指南》(简称《税收指南》)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40个国家的《税收指南》,等于手把手教“走出去”企业了解东道国税收政策,有效防范税收风险。截至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已发布59份《税收指南》,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境外其他主要投资目的地啦!

 

还真要给这样的国别税收指南点个赞,按图索骥,或者直接拨打12366热线,可以减少企业不少烦恼。且让大江东工作室的东姐来解个读。

 

去“一带一路”投资 了解国别税收帮你省大钱

 

《国别投资税收指南》发布会现场。

 

我国税收协定网络延伸到10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世界上第三大税收协定网络

 

中国企业铆足了劲儿往外走,怀里揣一份儿《税收指南》,那是必须滴!

 

回看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那是海了去了——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都有咱中国企业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也高达6.3万亿元人民币。这回知道咱“一带一路”倡议为啥广受沿线国欢迎了吧,妥妥滴共赢啊!

 

为了“赢”得舒心,投资量越大,越得洞悉东道国税收情况及风险。

 

像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为此头疼过。

 

思源从事输配电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变电站总包工程的设计、建造和交付,这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2016年,思源新签海外订单1.1亿美元,2017年还将新签海外订单3亿美元,投资包括印度、墨西哥、肯尼亚、加纳、俄罗斯、阿联酋、瑞士等十几个国家。

 

思源海外财务总监郑典富说,由于对相关国家税收法律不熟悉,法制环境也有差异,公司曾经遇到一系列比如投资企业身份认证、投资的限制条件、当地各项税收的征收范围和依据,双边税收抵免等问题。“还好,和国内税务主管机关和税收热线的咨询,都得到热情回应,及时解决了。”

 

当当当,敲黑板啦——重点提示走出去还想合法省钱的企业:201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出台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十项税收措施,细化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截至2016年底,我国税收协定网络覆盖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谈签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与包括绝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1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税收合作框架,充分利用双边协商机制,为境内外纳税人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仅2014-2016三年就开展双边协商181例,为跨境纳税人消除重复征税131.8亿元。

 

走出去遇上税收难题,问询税务部门,还真能解决难题且节约成本哈!

 

“走出去”投资,不仅仅看税率,还有许多优惠、风险等要件需要关注

 

税务总局2013年开始探索分国别税收信息收集工作,2015年建立国别税收信息研究工作机制。此次集中发布的40份《税收指南》主要围绕境外投资目的地整体营商环境、主体税种、征管制度、双边税收协定(协议或安排)等方面内容。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说,《税收指南》可以让“走出去”企业更有底气,快速熟悉境外投资目的地基本税收信息,大幅降低企业对投资目的地税收信息收集难度,既减轻企业的税法遵从成本,又利于企业防控税收风险。

 

从颁布的《税收指南》看,税收不仅仅看税率,还有许多优惠、风险等要件需要关注。

 

去“一带一路”投资 了解国别税收帮你省大钱

 

大数据显示国别税收情况。

 

某公司是知名机车生产企业,行销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为非洲的尼日利亚、利比亚、南非等10余个国家提供各型内燃机车数百台,是中国在非洲出口内燃机车覆盖国家最广、数量最多的企业。2016年,公司调整投资方向,拟投8000多万美元在某国承包建设两座电站项目。工程开始后,该公司测算的项目税收成本较高,可能造成经营亏损。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得知,利用国别税收信息研究的工作成果,帮助企业对复杂的东道国税制进行解析,该公司意识到他们的税收成本测算方法并不完全符合东道国税收规定。在对工程项目税收成本重新测算后,该公司与境外发包方协商,调整了承包合同金额,成功降低项目税收成本,增加了945万美元的利润。

 

东姐给出这个案例,想提醒出门儿的企业:不同国家,有不同税收规定,其他优惠掌握好了,也能节省税收成本。看来,跨国投资,税率多少仅仅是一方面,还有更多的优惠、抵免政策以及风险值得揣摩。

 

去“一带一路”投资 了解国别税收帮你省大钱

 

在上海税收文化主题馆,点击世界地图,就能查阅国别税收情况。

 

要想不花冤枉钱,就得了解双边税收协定及税收争议解决机制

 

“一带一路”跨国投资,会涉及两国甚至多国税收制度,发生税收争议在所难免,如何解决?这里道道不少。

 

从税收争议主体来看,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国政府就税收协定适用产生争议;二是一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在征税上产生争议。对此,不同国家处理方式不同,把握争议处理方式就很要紧了。

 

有家中国企业,是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注塑机制造商,建有五大全球生产销售基地。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企业遭到海外对手的市场挤压和激烈竞争,营运资金面临极大挑战。那么,有些税收是否可以优惠?税务机关根据与相关国家税收协定待遇管理等规定,及时辅导企业,享受合理优惠,解决了争议难题。企业累计享受协定优惠4000万余元,真金白银啊,给企业集团境外资金链周转解了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更牛了。

 

东姐忍不住提醒,出国门投资,对东道国税收的一些特别争议处置,要特别注意,这对企业及个人税收会产生特别影响。

 

比如挪威,技术服务费与技术转让费的区分问题是税收协定争议高发地带。中国居民企业或个人向位于挪威的商业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属于税收协定规定的营业利润,中国居民无须在挪威缴纳所得税。但是,如果中国居民的技术服务行为兼具技术转让使用行为,就容易引发税务争议。这种混合行为极易被挪威税务当局全盘认定为技术转让行为,属于特许权使用费,会要求缴纳所得税。面对这样的争议,中国居民应当事先主动做好区分,明确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的两部分收入,避免增加税收成本。

 

去“一带一路”投资 了解国别税收帮你省大钱

 

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咨询。本组图片由胡税轩摄

 

去年1月,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建立,11月18日,中国国际税收服务热线在该中心开通,进一步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供税收咨询服务。

 

某企业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有多个承包工程项目,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地“走出去”的龙头企业。该企业主管税务机关通过搜集境外税制、征管案例相关信息,编写了包括协定、国外税制、风险提示等内容近40万字的《“走出去“企业税收遵从指南》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境内、外税收知识。通过逐项核准企业境外所得税税种、税负,指导企业依法纳税、避免错缴,通过辅导企业正确办理境外所得税收抵免,近5年帮助企业消除跨境双重征税2.18亿元。

 

当当当,东姐再敲黑板——企业与个人在“一带一路”国家遇到跨国税收事宜,不用慌,可以查阅《国别税收指南》,也可以致电12366咨询,通过电话,联系税务部门,以找到解决思路和方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谢卫群)

展开全文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2017-05-04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展开全文

“一带一路”正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2017-05-02

1956年,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如今,中国已经能够也应当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5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成为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成为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亮色。

 

如何看待这次高峰论坛召开的重大意义?

 

第一,“中国方案”将引领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的国际合作倡议,此次论坛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就此主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论坛将为世界经济冲破低迷困境、扭转“反全球化”逆潮提供更强大的正能量。

 

第二,“中国方案”将成为影响范围极广、程度极深的国家间合作计划。“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伊始就明确表示,既面向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向所有域内和域外国家开放。此次论坛期间,各方将进一步总结3年多的成果经验,汇聚更大智慧、凝聚更多共识,吸引更多伙伴一道共襄盛举。

 

第三,“中国方案”将从地区性合作升级为国际性合作。此次论坛已有110个国家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及金融界、媒体等各界人士确认参加,总数达到1200多人,涵盖欧、亚、北美、拉美、非洲等地区。“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合作平台。

 

经过3年多发展,“一带一路”已经从理论构想变为创新实践,进入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新阶段。此次论坛将有哪些看点值得期待?

 

其一,达成合作协议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目前,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此次论坛期间这一成果有望扩大一倍,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同时,此次论坛将推动参与各方深入对接政策举措,协商确定下一阶段重点合作领域,构建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政策对接的高层次合作平台,带动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其二,推动“一带一路”工作的落实更加务实高效。此次论坛的召开,将形成未来数年内“一带一路”的整体合作规划和行动方案,有望形成类似G20的工作机制,为实质行动奠定基础。论坛期间,各方将进一步梳理对接重点合作项目,制定合作项目清单,确保项目落地,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框架内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的带动作用。

 

其三,此次论坛召开,将推动世界经济互联互通迈出坚实一步。“一带一路”的本质,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极其深刻的、相互关联的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革命,其关键是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初步预计,此次论坛上,中方有关部门将与沿线国家对口部门共同制定近20项行动计划,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能合作、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这将进一步重塑“一带一路”经济地理,实现欧亚非大陆一体化和共同发展,最终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推动全球基础设施现代化,提高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全球一体化。

 

此次论坛召开,不仅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昭示着中国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当好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胡鞍钢、张新)

展开全文

专家:“一带一路”建设不划小圈子、不走寻常路

2017-04-27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更有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经贸合作区如火如荼地推进。在不少专家看来,“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其“与众不同”。

 

专家:“一带一路”建设不划小圈子、不走寻常路

 

资料图:魏建国演讲

 

“‘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国际合作机制的最大不同就是‘非排他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近日召开的“国际经济形势”专题研讨会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亦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以前建立的国际合作机制更多地强调“共同动作”,强调组织内成员的同步性,而“一带一路”则更强调“包容”和“和而不同”。

 

刘卫东认为,倡议全球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过去30年中,新兴经济体正逐渐变成全球产业结构的重要部分,全球化向“多元”模式发展,这意味着世界更需要包容性的全球化。“‘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建设理念,不划小圈子,不搞‘一言堂’,维护文化和宗教的多元性,体现了包容性全球化的需要,是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思维建立起来的。”

 

现行的国际合作机制大多都有十分详实复杂的合作规则和规范,用于约束成员国的行为,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仅有短短8000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指出,如果说其他合作机制更多的是以规则为导向,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以发展为导向,倾向于在发展的过程中探讨双边或多边更多新的合作可能性。

 

刘卫东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是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对接,合作道路、方式都是多元性的。

 

“目前,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平台严重不足,‘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在公共资源上的缺陷。”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一带一路”沿线产能严重短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将全球过剩的产能送到产能短缺地区,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使贫穷落后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为全球安全形势作出贡献。

 

刘卫东指出,“一带一路”沿线政治风险、制度风险、经营风险都比较高,也是全球投资比较薄弱的地方,企业走进“一带一路”不能过急,要学会负起社会责任,稳中求进,正视风险。(完)

展开全文

台商心态也需“转型升级”

2017-04-28

据媒体报道,台湾陆委会主委张小月近日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声称,30年来,台商在大陆经济成就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大陆快速发展,台商已失去资金、技术优势,在面对经营新挑战时,需回到台湾或往“新南向”国家发展。

 

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的统计,2016年全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517个,同比上升18.7%,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9.6亿美元,同比上升27.7%。也就是说,台商对于大陆投资的热情不仅没有减少,还在继续增加。

 

不可否认,近些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台商在大陆的经营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三家知名台资食品企业自2014年以来,营业收入已经持续3年下滑。然而,与此同时,呷哺呷哺火锅自2011年以来,营业收入3年来连续增长,累计增幅46%。类似的还有,某台资百货在大陆的营业额下滑、门店数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大润发超市在大陆的营业额和门店数量却一直在持续增长。

 

为什么有的台企遇到了困难,而有的台企却能够不断成长?恐怕这与台企的经营观念和市场策略息息相关。

 

早年间,大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台湾,当时台商只要把他们的产品、服务推广到大陆,自然就赚得盆满钵满。久而久之,台商对大陆市场形成了一个俯视的态度,变得不关心大陆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消费者特点,因为在他们看来,消费者天然地喜欢台商的产品和服务。

 

但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对产品的需求层次都在不断快速提升,台商的产品和服务在大陆自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这种情况下,如果台商能够改变过去俯视的态度,蹲下来认真倾听大陆消费者的声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升级产品、服务,就可继续保持优势。反之,如果某些台商不思改变,产品、服务的迭代更新无法跟上大陆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那么,其在大陆的营业额势必不断萎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如今大陆的改革开放正在为台商提供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大陆市场给台商的机会不会变少,只会增加。正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所说,台资企业在大陆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大陆方面真诚地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展开全文

张志军:台商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2017-04-27

张志军:台商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26日在成都出席“四川—台湾产业合作推介会”。张浪摄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26日在成都出席“四川—台湾产业合作推介会”并致辞。

 

张志军表示,去年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面临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形势,大陆坚持对台大政方针毫不动摇,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努力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维护和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张志军表示,大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为拓展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他说,今年一季度大陆GDP增速达到6.9%,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表明大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十三五”规划中关于两岸合作专章,为台资企业参与其中作出了安排,也再次表明了大陆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的真诚意愿,希望台商抓住历史性的机遇,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大陆市场,扎根大陆发展。

 

张志军指出,大陆政策支持力度不减,为广大台商投资兴业注入了更大助力。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20条措施,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为台商在大陆营造更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张志军说,国务院台办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政府重视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并推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积极协助台资企业参与“互联网+”,开拓大陆内需市场。

 

张志军说,台商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支持者,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他们的事业发展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今天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两岸企业家勇敢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为了两岸的骨肉同胞,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完)中新网成都4月26日电 (王鹏 杨珺)

展开全文

上海台商返台招聘 盼青年跨出小确幸迈向大舞台

2017-04-17

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15日携手105家台资企业返台举办征才博览会,提供818个岗位职缺。

 

这是上海台资企业协会首度组织返台征才。该协会会长李政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以“世界的上海、筑梦的舞台”为主题的征才博览会,是期盼为台湾青年提供到上海就业发展的机会,帮助台湾青年拓展职业生涯规划。

 

他说,上海是一个国际化都市,许多世界知名企业云聚于此,台湾青年到上海拼搏能遇见很多业界精英,更加开拓全球视野。

 

上海新飞虹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兴中也说,盼望有梦想的台湾青年跨出勇敢一步,跨出生活中的“小确幸”,赢得一个更有机会、有挑战的未来。

 

近来,台湾青年就业难、薪资低落问题引发持续关注。台湾1111人力银行此前调查显示,近8成青年在职场上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薪资太低”,生活上最沉闷之处在于“存不了钱、买不了房”。赴大陆寻找机遇成为台湾青年的热门选择,3月份举办的2017年台湾大学校园征才博览会上,台湾水泥、富邦金控、鸿海集团等企业征才、赴大陆工作即受到热捧,报名踊跃。

 

在15日上午举办的征才博览会上,1452平方米展馆内设有53个招聘展位及多个咨询服务台,为参加应聘和咨询的台湾青年提供就业服务。而前来征才的台资企业包括旺旺集团、华硕电脑、技嘉科技、南侨集团等。

 

李政宏分析,大陆有更广阔的舞台,更完善的薪资结构。实习期间的薪资大约四千到六千人民币左右,而转正后的薪资大约六千到八千人民币左右,且有不少企业提供宿舍或住房补助,相信会对台湾青年有相当的吸引力。

 

多名台湾青年表示,此次参加招聘会不仅是看重薪资收入,更是看重大陆市场的广阔。

 

28岁的台北青年李常盛说,他学习金融专业,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更广阔的舞台与机遇。拥有软件开发经验的陈铭山说,希望先去上海接受良好的锻炼,积累经验与渠道,未来将寻求合作投入到创业中去。

 

台湾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也指出,西进大陆实习或就业仍是台湾青年的巨大机遇,也希望台湾青年登“陆”实习或就业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完)中新社台北4月15日电 (记者 龙敏 刘舒凌)

展开全文

中评社:台商在大陆仍大有可为

2017-03-27

中评社27日发表评论说,博鳌论坛3月26日举办了以“新形势、新机遇、新合作——大陆扩大开放与两岸经贸合作”为主题的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探讨在世界经济低速发展的背景下,台商如何抓住大陆发展的机遇。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在说,虽然两岸的关系受到冲击,但大陆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去年我们修订《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对台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今年我们颁布了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二十项政策。我们还将研究出台便利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巡视员刘洪宽则在圆桌会议上,为台湾企业家解读了今年大陆发布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通知的“国务院5号文件”。刘洪宽说,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这些政策措施,全部没有保留地适用于台资企业,希望广大台资企业抓住机遇,在大陆实现更大的发展。

 

文章说,我们知道,台商在大陆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重大贡献。随着大陆各种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许多台资企业目前也面临发展的瓶颈或转型的挑战。

 

但实际上,在新的内外形势下,大陆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包括东部沿海地区的升级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落实等,都为台商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政策上,从以上陈德铭会长及刘洪宽巡视员的发言或解读来看,大陆欢迎台商投资的政策不但没有变化,而且还更加完善、更加开放,为台商投资提供更多的服务、更多的保障。加上大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我们认为,台商在大陆仍大有可为! 

展开全文

以变应变:老台商黄宏洲的“大陆生存法则”

2017-05-04

20余年间,台商黄宏洲在大陆的创业足迹遍布广东、福建、江苏、安徽等省份,事业横跨建筑、机电、酒店、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大陆在变,市场在变,产业发展趋势在变。应对种种变迁,台商如何免遭淘汰而能够不断拓展事业版图,有何生存法则?近日,这位资深台商在安徽合肥接受新华社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联合采访,讲述了自己一路求新求变的大陆创业故事。

 

把握大趋势: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大陆

 

上世纪60年代,黄宏洲出生于台湾嘉义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菜农。读小学时,每天徒步6公里上下学,“一年吃不到十次肉”。谈起儿时贫穷,他笑称,自己的孩子常常以为“老爸在讲天方夜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宏洲很快学会独立。二十岁出头,他便和弟弟合伙经商,从建筑营造、机电安装到垃圾清除,只要是能赚钱的营生,什么都干。“台湾曾是世界瞩目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期可谓‘遍地黄金’。但到了上世纪末,发展速度开始回落,很多台商将目光转向大陆。”黄宏洲说。

 

1995年起,兄弟俩来到大陆发展。最初在广东东莞,随后一路北上,在福建厦门短暂停留后,2000年落脚江苏昆山,正式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大陆,把机电、餐饮、娱乐行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2011年,大陆有关部门确定了首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这让黄宏洲第一次将视野投向东部沿海以外的内陆省份。

 

抓住新商机:投身环保产业

 

两年后,黄宏洲应邀在合肥投资兴建安徽省第一家餐厨垃圾处理厂,将台湾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经验运用于解决大陆城市日渐面临的“垃圾围城”难题。他还中标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25年的特许经营权。

 

“大陆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一系列政策既是崭新机遇,也让我们坚定了信心。”黄宏洲说。

 

餐厨垃圾平时被称作泔水,主要由饭店食堂产生,和家里产生的厨余垃圾不同,餐厨垃圾油脂、水分和杂质都更多。黄宏洲投资运营的工厂采用微生物高温发酵技术,变餐厨垃圾为有机肥,并能实现对周边环境的零排放。

 

创业难免遇到种种困难。黄宏洲说,投产后很快发现,当地餐厨垃圾中包括生活杂物在内的一般垃圾比例过高,有些餐厨垃圾则是干料被捞走,只剩下废水……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形导致原有的垃圾全自动分拣处理技术无法完全适用。

 

“遇到问题就必须应对,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黄宏洲奉行摸爬滚打数十年总结出的“变字决”,不惜成本追加资金投入改造,让现有技术变得更加“接地气”。如今,这座工厂日处理餐厨垃圾约200吨,产出的有机肥供不应求。

 

顺水推舟。黄宏洲又在安徽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科研基地,引进台湾水稻、水果、蔬菜等品种。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构建起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还可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助推两岸农业科技研究与合作,帮助当地农民创收。

 

掌握生存法则:“以自我改变去应对外界变化”

 

“过程很精彩,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很艰辛但也很温馨。”回首在大陆打拼的心路历程,黄宏洲感慨万千。

 

从经营传统产业到投身环保产业,从东部沿海到内陆地区,黄宏洲的发展轨迹契合了近年来台商在大陆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大趋势。他说,这些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以自我改变去应对外界变化,保持好奇心,不畏失败。

 

“危机是转机也是商机”,这是这位合肥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曾经的贫穷和父母的教导让自己学会坚韧地适应环境,习得外界公认“第一代台商”身上最宝贵的拼搏进取精神。

 

伴随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鼓励“双创”的各项政策,台湾青年“登陆”创业成为新的潮流。每当有人向黄宏洲请教,他都会鼓励说:“没有什么好怕的,就来闯闯看。只要肯拼,有专业、有本事,大陆始终是年轻人创业的天堂。”

 

黄宏洲办公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不少瓷器、玉器,还挂有一幅以“高山流水”为题的水墨画,另一侧墙面上则是《中国地图》和《安徽省地图》。受访时,他身着一套笔挺的中山装,谈起人文历史、山河地理如数家珍。他说:“企业成长是一种成就,为社会民生有所贡献则是更大的成就。”

 

从而立之年来大陆打拼,到如今已年过半百,黄宏洲依然乐此不疲地开拓着自己在大陆的事业。数年前,兄弟俩还把父母从嘉义接到大陆常住。

 

“我已经对这块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当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说,我是新大陆人、新安徽人。”黄宏洲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