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当局的“司法改革”注定徒劳无功

8月12日,蔡英文当局承诺多时的“司法改革会议”落下帷幕。14日,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调查显示,只有28.7%的民众表示满意,高达57.5%不满意。早在去年7月,为了腾出位置给蔡英文“司法改革”的前“司法院长”赖浩敏抱怨说“司改是勇往直进,不只是开开会、喊喊口号、做成决议”,很明显,蔡英文没有听他的。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也称,蔡英文高举“让司法回归人民的司法”的大旗,更引进过半“非法律人”为“司改委员”,看似关照人民期待,其实放任“民粹”与“对立”两大“肿瘤”扩散,令人担心。

 

吵吵嚷嚷大半年,最后的版本仍有反对。会议结束前,“司改委员”张静提前离席,抗议“陪审团案”根本未排入总结会议讨论。更早前,四位从事少年儿童议题的“司改委员”召开记者会表示对缺少性别平等和少年儿童议题的不满。“司改”副执行秘书林峰正此前表示,相关草案只是对有关部门列作参考。民进党大党鞭柯建铭则批评,“司改会议”搞不清楚人民的需要,立法机构不可能照单全收。

 

换句话说,“司改会议”的决议无任何强制力,“司改委员”们的争吵、协调、甚至是各种方式抗争来的结论都可能是一纸空文,尤其是“司改会”意图在社会争议领域和前沿领域做出的任何尝试,都容易被有关部门“刻意忽视”,而这正是来自全台湾各地的“委员”们不辞辛劳参加会议最在乎的部分。绿媒“自由时报”都看不下去,也发表社论批评“议题广泛、参与者众、权责不分,很容易流于形式大于实质”。

 

台湾的民主化浪潮中,律师被视为“反威权”的代表,法院则被认为“维护国民党利益”。陈水扁、苏贞昌、谢长廷等民进党“天王”投身政治都是为“美丽岛事件”被告人辩护而成长起来的,法院系统则长期被认为是国民党的基本盘。在这样的背景下,律师倾向于“当事人中心主义”,强化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倡议人民参与审判,引入外部监督进入司法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容易矫枉过正,形成对于被告人的“过度保护”而对被害人相对保护不足。

 

另一方面,台湾社会对立,原有社会体制无力解决蓝绿纠纷,司法就成为裁决者,承担了太多本不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民进党在野时期曾指责“法院是国民党开的”,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一年来所遭遇的困境,又让国民党大胆质疑“法院是绿色的”。蔡英文提名的“监察委员”更是要弹劾“办蓝不办绿”的法官,也让挺蓝者害怕。吴敦义就质疑,蔡英文的“司法改革”是想要夺权的可怕行为。洪秀柱则认为蔡英文嘴上说“司法改革”,却只想如何掌权。台湾有太多问题是社会问题,并非法律问题。只是由法官来承担最后的判罚,变成无论如何都会被骂的人。判蓝赢,绿骂;判绿赢,蓝骂;各打五十大板,极端者骂。要想解决司法面临的问题,还是要从解决社会问题着手。(作者:李东海,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