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习近平的未来计划给德国带来合作潜力

作者:沃尔夫拉姆·莱布尼茨(Wolfram Löbnitz),德国德中信副总裁、中国问题专家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译:李燕平

 

中国令人惊异的良好经济形势大大出乎一些西方国家的预料,它给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充分的空间,继续有成效地实行自己的改革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九次党代会上陈述了一系列未来规划里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包括通过国家调控进行再调整,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领先的高科技国家。习近平强调:“积极参与并推进经济全球化,使开放型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这表明,开放、合作的政策将会继续推进。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期增长6.9%。按惯例,季度经济数据都在这一天公布,这次恰好和党代会的开幕重叠,而在本届党代会上,代表们要探讨的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发展走向。

 

经济的高速增长证明了中国在过去几年制定的目标、方针、政策的正确。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推进一些经济领域的发展。中国成功减少了诸如煤矿、钢铁、水泥这些产业过剩的产能,并在新兴的国民经济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此,国家统计局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均显著提高。”此外,信贷仍保持高水平发展。

 

习近平勾勒出了中国到2049年时的愿景,规划的长远性显而易见。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党的领导人可以如此前瞻性地勾勒未来发展的蓝图。在我看来,这对德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中国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活力传递着积极的信息,投资潜力巨大。中国有着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实现这一计划所需要的金融、技术、人口资源,这些领域,正如习近平所说,期待着更多的合作。环保、中产阶级的高生活水平、健康领域的发展、移动技术、机器人科技……德国在这些领域都有和中国合作的可能。

 

我相信,中国和德国企业间紧密合作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双方可以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在双方的市场、以及第三方市场上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与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