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热“双十一”感受中国经济强劲脉动

“双十一”之于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市场的影响可以用“革命性”来形容。通过这样大规模的社会实践,线上线下要素被联通激活,链条之间衔接的精准度不断提升,机器智能的发展大大加速。这些正是支撑新经济的基础工程。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够享受到全世界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正通过互联网走向全世界,这种互通互联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动注解。

 

初冬时节,天凉风紧,但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却让人领略到中国经济的别样火热。仅就天猫一家的交易额来看,11秒破亿、3分01秒破百亿、6分05秒破200亿、40分12秒破500亿,提前去年10个小时破千亿,飞升的数字令不少业内人士大呼“超预期”。全天下来,天猫成交额高达1682亿人民币。而这,仅仅是这场全球商业盛宴的一角。

 

毫无疑问,“双十一”已经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状态、国人生活水平、中国世界影响力的特殊窗口。走到第9个年头,这个由电商造出来的网络购物节早已不再是少数网店的集中促销,而是线上线下所有商业形态的总动员;亦不再是中国人的“独乐乐”,而是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众乐乐”。有海外媒体观察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堪比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消费革命”,“阿里巴巴和京东等正让电商变得不仅高效而且充满娱乐性。”诚如斯言,不论是从交易体量还是从渗透程度来说,“双十一”之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可以用“革命性”来形容。

 

相较于抽象的论断,人们的记忆更为鲜活。最初,“双十一”只是网友们自娱自乐的“光棍节”。直到2009年,淘宝商城推出全场五折的促销活动。当年参与活动的27个品牌创造了5200万的销售额,一服装品牌拿下单店销售冠军。自此开始,“双十一”便成了一个不断创造纪录继而打破纪录的消费时点。“剁手党”不仅越买越多,而且越买越广、越买越奇,比如今年就有人网购了一台近1700万元的水上超跑赛艇。一定意义上,“买什么”是一张晴雨表,映照着近十年间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在“买服装”的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49081.4亿元,到了“买赛艇”的今年,这个数字早已翻了番。与之同时,国人的消费心态也从“贪便宜”慢慢转向“求品质”。得益于这种升级,消费渐渐取代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第一大马车”,整个经济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双十一”的成长成熟,记录着中国经济的体质变化,也检测着中国经济的承载系统。曾几何时,消费者“剁手一时爽,节后悔断肠”。且不说电商平台在重压之下几欲崩溃,即便是顺利下单,物流也要许多时日才能消化完堆积如山的包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可见一斑。但短短几年间,人们的网购体验得到显著优化,其背后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化大协同和机器智能的大规模应用。今年的“双十一”,人工智能AI设计师“鲁班”创作了4.1亿张商品海报;智能推荐系统给消费者“亿人亿面”的个性化导购;机器人分仓让仓配运转效率超越人工极限……通过这样大规模的社会实践,线上线下要素被联通激活,链条之间衔接的精准度不断提升,机器智能的发展大大加速。这些正是支撑新经济的基础工程,“双十一”大考的佳绩,也佐证着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风生水起。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贡献是评价中国经济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双十一”这面多棱镜,实则也折射出很多国家正搭乘着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在天猫创造的1682亿销售额中,有超过40%的规模来自于全球品牌的力量。今天的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够享受到全世界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比如,只需要48-72小时,华盛顿州刚刚摘下的樱桃,就能从大洋彼岸的美国送到中国消费者的手中。另一方面,“双十一”的配送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北极圈,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正通过互联网走向全世界。这种互联互通不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动注解!犹记得本世纪初,托马斯·弗里德曼以大洋彼岸为视角观察全球化,提出“世界是平的”这个观点,今天中国人重复这句话时,显然有了自己更深刻的体会。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互联网的最大魅力在于联通了世界,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要义在于融入世界市场。互联网经济之所以能结出“双十一”这颗硕果,正是得益于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这个案例也提醒世人:“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彻底摆脱“新平庸”的风险,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我们不能等待和观望,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催生中国经济更广泛、更强大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