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年宵市场 感受香港“年味”

逛逛年宵市场 感受香港“年味”

2月12日拍摄的锦鲤造型的彩灯。当日,春节彩灯展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举行,彩灯展以“锦鲤”为主题,展出90个色彩艳丽、形态万千的锦鲤造型彩灯,营造出浓浓的年味。新华社记者卢炳辉摄

 

临近农历春节,香港终于在连日的寒潮中回暖。在阳光的普照下,熙熙攘攘、充满着各类花卉的年宵市场也让香港有了“春回大地”的味道。

 

农历腊月二十五,香港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年宵市场正式开锣。从姹紫嫣红的各类花卉到新鲜有趣的狗年吉祥物,从丰富多样的年货到中西合璧的春联……逛一圈年宵市场,不仅让人感受到香港独有的“年味”,也让人看到香港市民的创意和对来年满满的期待和祝福。

 

年宵花市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的广州。粤语中,“花”与“发”谐音,寓意“财运亨通”“花开富贵”“春华秋实”。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年宵花市固定在春节前几天举行,一家老小吃完团圆饭后都会举家前去逛花市。而现在,年宵花市也从只卖花卉演变成售卖各种年货的年宵市场。

 

传统的年宵市场由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举办。2018年全香港15个地方都有年宵市场可逛,包括维多利亚公园、深水埗花墟公园和黄大仙摩士公园等。

 

其中,最受瞩目无疑是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2018年该年宵市场共设473个摊位,包括8个主题摊位、282个干货摊位、180个湿货摊位及3个快餐摊位,问鼎香港各大年宵市场。

 

往日空旷的维多利亚公园在年宵市场开锣后变得热闹非凡,离维多利亚公园还有200米的记利佐治街已被密密麻麻的行人塞满,人们跟着年宵市场的指示牌慢慢“挪动”。

 

走入年宵市场,人们瞬间会被各种小吃、花卉和吉祥物所吸引。今年是狗年,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和“狗”相关的吉祥物。粤语里“狗”与“久”同音,不少摊档以此为意取名,如“狗(久)别重逢”“长长狗狗(久久)”等。

 

随着春节文化在海外传播越来越广,一些传统年货也显示出“中西合璧”的特色。记者在一家摊档看见用英文写的春联和窗花,例如“Eat well sleep well have fun day by day(吃好睡好天天开心)”“Study hard work hard make money more and more(勤学勤作多多挣钱)”的对联。不少外国人都对此很感兴趣,并表示想买回家为新年增添气氛。

 

走出文创产品摊档区,转弯就到了另外一个天地。这里是年宵市场的“传统项目”花墟市场。素雅的水仙、绽放的蝴蝶兰、沉甸甸的金桔和含苞待放的桃花等各类花卉将维多利亚公园打造成了鲜花的海洋。

 

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叶德平表示,香港人买花不仅为装扮,更重“意头”。不同花卉摆在家里有不同寓意,桃花意味着“大展宏图”,金沙桔代表生意“大吉大利”,颜色艳丽的蝴蝶兰则象征着“大红大紫”等。

 

叶德平也是花市的忠实拥趸,几十年来他逛年宵市场的习惯从未改变。他说,香港人工作忙碌,基本上要到年三十才会放假,年宵市场中不仅有花,也卖各种年货,可以让人把所有年货“一网打尽”。此外,吃过年夜饭后逛花市也已是香港人的固定活动,平常忙忙碌碌难得团圆的一家人,可以在花市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

 

走入一家名为“芳芳花卉有限公司”的鲜花摊档,只见老板和几个伙计在分工合作。他们有人在给顾客介绍花卉的寓意和花期,有人在帮顾客把盆栽用塑料袋小心包好,还有人在栽土浇水照顾刚开放的鲜花。

 

该摊档的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参加了18年的年宵市场,自己公司的花卉品种也由专门卖兰花变为卖多种花卉。“今年开市天气不错,市民很多,相信市道会旺。”陈先生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

 

在荃湾沙咀道游乐场的年宵花市,也有一些新的变化:以往的花市中硕大的盆景和花卉被精致的小盆景所取代。叶德平表示,这是因为香港的家庭结构在这两年慢慢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家庭出现,很多人就是一家三口过年,所以小盆景现在很有市场。

 

走出喧闹的年宵市场,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正如叶德平所说,人们在年宵花市不仅感受到春节热闹的气氛,也看到香港不断发展的本土文化创意产品。年宵市场的存在,给旧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也开启着新的美好一年。(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 周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