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将奠定中国现代化的坚实基础(老外有话说)

2020年10月26至29日中国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我认为这个规划将是奠定中国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如果回顾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很清晰地发现中国非常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发面。因此,我们可以展望一下,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会制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纲要。今天的中国早已成为工业大国,也不再为提高粮食产量担忧,而是更注重于大规模应用先进科技,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十三五规划” 已被顺利而精准地实施了。政府制定的关键性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都得以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事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诸多重要影响。在过去五年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与世界各国形成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中国制定“十四五规划”中,将合理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和成果。中国正在谋求制定自身战略安全目标,使国内外市场能够相互支撑,以实现其“双循环”发展目标。

 

中国制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鼓励信息技术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内产业供应链,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培养竞争优势。中国制定2035年远景目标,将在那一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会立足未来的发展,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望跻身于高收入国家中的一员。

 

中国制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为了降低国际贸易争端对国内的影响。在最近几年出现国际贸易争端,提高了中国国内工业生产成本,也影响了其产品竞争力。但是,在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继续为国际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正如中国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所说:“我们是要真正地提高质量,竞争最本质的问题是提高质量。”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地积累,逐步掌握独立自主的技术和拥有独立研发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有可能会包含在中国“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中。

 

如果没有金融和科技研发的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支持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在电信、人工智能、半导体、食品工业等部门的运用最新的科技,以保证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

 

中国的良性发展也符合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外国投资者青睐投资于安全可靠的国家,投资于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自然和金融资源的国家。中国稳定的宏观经济数据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投资价值,中国是自新冠疫情以来最早实现经济复苏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还会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释放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巨大活力。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各级政府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国内民众,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恩里科·塞科博士(Dr. Enriko Ceko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商业大学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