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这个春节,他们在大陆过年

今年的春节有些特别,因为新冠疫情,许多台胞选择在大陆过年。他们过年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这个春节,他们在大陆过年

虽然人们减少流动,但年味儿不减。贴福字、写春联、办年货、收红包,除夕彻夜灯火,围炉守岁,谈笑欢歌。

这个春节,他们在大陆过年

“爸爸妈妈,我在大陆过春节,一切都好,请安心。”虽然与父母相隔两岸,但家人之间“云”拜年,互报平安,祝福满满。

这个春节,他们在大陆过年

大家选择就地过年,体验各地年俗,欢度春节假期,感受到健康平安过大年的喜乐祥和。幸福和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个春节,他们在大陆过年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盼望新冠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祈愿工作、生活、学习能早日恢复正常,相信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2021-02-11

海峡两岸

 

一年灯火望人归

 

二零二零

 

有人被迫暂停 扪心自求

 

有人遇见尘埃 寻求触底反弹

 

有人怀揣忐忑 挺膺向前 披甲上阵

 

新春将至

 

“就地过年”的台胞们

 

请寄一封跨越海峡的“家书”吧

 

打一通电话

 

听听电波那端的思念

 

录一段视频

 

让想你的他们看看你的日常

 

写一张明信片

 

让羞涩的表白在慢递中浓醇发酵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第一封家书:

 

“不回家,是为了坚守更大的家庭”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苏斐君

 

探索(厦门)酒店总经理

 

一年前 她所经营的酒店

 

主动申请承担分流入境隔离人员的任务

 

一年来 在确保员工安全零感染的同时

 

酒店接待了近5000名隔离客人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今年春节

 

她选择留在岗位上

 

和员工围炉、向客人分享年味

 

“只要疫情不结束,就坚持做下去”

 

戳这里!看苏斐君的“战”疫故事

 

第二封家书:

 

“我要和老爸一起,为我们家遮风挡雨”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陈纬

 

厦门阿纬厨房主理人

 

去年

 

疫情影响下

 

父亲为之奋斗了十年的店铺停摆了

 

当员工全部回家

 

他选择陪父亲留在厦门

 

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六个月间 20岁出头的他

 

仿佛一下从接受父亲庇护的男孩

 

成长为和老爸并肩作战的男人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春节前夕

 

以他为主导的餐馆即将开业

 

许多本地朋友都已迫不及待

 

想要品尝他的台湾“好味”

 

戳这里!看陈纬的“主厨”长成记

 

第三封家书:

 

“送出家乡味,是乐趣,更是事业”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潘怡君

 

慕怡小姐品牌创始人、台湾酒类经销商

 

从甜点到酒、茶

 

四五年前就来到大陆创业的她

 

一直想要把台湾特产介绍给更多人

 

面对疫情给生意带来的多重困难

 

她积极寻找转机

 

试水直播、设计新款礼盒推向市场

 

这是一封来自台胞的“家书”

 

这个春节 她的台湾“好物”

 

成为不少顾客中意的年货

 

她决定“过节不打烊”

 

和同事一边在公司过年

 

一边继续线上接单

 

戳这里!看潘怡君带来的新春“好物”

 

家是一道菜 烟火中翻腾着乡思

 

家是一杯酒 悠悠一杯敬时光

 

家是树洞 是避风港 是加油站

 

但不回家的你们

 

或许是为了照顾更大的“家庭”

 

或许是为了坚守一份希望

 

为了爬上更高的山峰 带家人看更美的风景

 

这个春节

 

台胞们在大陆过

 

惟见君行久 新年胜旧年

 

纵有千分想念 更有万分安心

展开全文

许多台胞选择在大陆过春节:这里的年味和人情味更浓

2021-02-11

许多台胞选择在大陆过春节:这里的年味和人情味更浓

 

近日福建漳州举办的漳台青年留漳过年活动中,留在当地过年的台胞体验印木版年画。(张金川 摄)

 

“非常想念我在台湾的家人,但幸运的是大陆有很多人关心、陪伴我,让我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谈及留在大陆过春节的安排,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台籍教师张嘉烜欣慰地表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像张嘉烜一样的台胞今年选择留在大陆过春节。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但大陆浓浓的人情味、有关部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有了欢度佳节的温暖。

 

温馨过节

 

“两岸血缘相亲,文缘相近,过年吃年夜饭,给小孩子包红包,守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来自台湾新北的符坤龙今年和家人在福建厦门过年。他觉得,在大陆过年与在台湾过年没有太大区别,而大陆过年的人情味更浓厚。

 

台青薛颖穜今年又一次留在武汉过年。他说,留在大陆过年,让他找到了儿时邻里间温情脉脉、年味十足的春节。“比如在武汉,你会看到百姓窗户外挂着腊肉、腊鱼,家家户户还贴上春联,会有大陆朋友邀请我去他家品尝春节食物……这些场景,都触动我想起小时候台湾眷村里的过年氛围。”

 

张嘉烜今年第一次在温州过年。尽管没有家人陪伴,但她依然受到很多关心与照顾。“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问候我,还给我送来棉被等御寒物品;学生们放假后也总会和我问好、聊天,还有学生提议一起滑雪、一起过年。”

 

来自苗栗的罗智颉目前在四川大学学习口腔医学。问及过年打算,腼腆的他流露出对不能返台的遗憾。“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能和家人团聚。”他也时常通过网络连线请家人放心,“我在学校过得很好,希望新一年大家都身体健康。”根据校方安排,除夕夜食堂会特别安排分餐制年夜饭,台生只需花费1分钱即可享受到具有四川特色的团圆“家宴”。

 

放心逐梦

 

来自台北的温心瑜是四川大学的研究生。面对这次特殊的留校过年安排,温心瑜“泰然处之”。“除夕夜我会通过视频连线与家人线上相聚,但其他时间我会继续做好课题研究,为硕士毕业论文做准备。”

 

与温心瑜相似,不少台胞在大陆过年期间都有规划。台生陈怡蓁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今年是她第一次在北京过年。她说,读博士学业压力不小,希望利用假期读书充实自己。

 

台籍教师潘柏年夫妇今年继续留在大陆过年。他们表示,寒假也是一段可以专注做科研的清静好时光,所以今年春节,夫妻俩决定留在广西,在享受春节氛围的同时完成一段学术之旅。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兴隆社区台胞主任助理熊麒今年春节留在当地。他计划春节期间策划一些活动,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为留厦过年的台胞增添节日氛围。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台胞融入社区,参与到小区治理工作中,主动加入马路天使小分队、爱心妈妈手工坊、守望相助巡逻队等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真“薪”留人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岸同胞都很重视。但我建议大家还是等到春暖花开、疫情稳定,再回老家去看亲人。”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酷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台商洪先生选择带头就地过年,并向企业员工提出如上建议。

 

对于台商群体来说,今年选择在大陆过年有着多重压力。一方面,他们要远离家人;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出台措施、做好安排,让企业员工安心留在当地过年。在各地台办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台商台企有了底气,纷纷抛出留人“绣球”、用真“薪”留人。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是台企集聚之地。该区台港澳办称,据不完全统计,57家台企共计发放约5250万元,用于春节大礼包、开工红包、额外津贴、满勤奖等补贴。

 

台企捷太格特转向系统(厦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响应号召,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员工留厦过年,并为留厦员工精心准备新春年货大礼包,大礼包里有南北干货及茶叶等。与此同时,公司着力为留厦过年员工营造温馨之家,在节前紧急完善员工宿舍的家电家具和文体活动设施等。

 

“春节期间,公司员工不离开苏州,给予每人800元的补贴;加班人员除了支付正常的加班薪资,每人每天补贴100元。公司还为员工准备了年夜饭等。”台企祯祥(苏州)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副总经理姚伟国日前表示,公司已推出一系列补贴政策,期望员工留在苏州快乐过大年。(记者 柴逸扉)

展开全文

一个台湾女婿的福州春节

2021-02-18

与福州太太梁乃娙结婚几年来,台湾屏东小伙邱庆龄还是第一次在大陆过春节。“平常工作很忙,每逢春节,太太和丈母娘总是很贴心地陪我回台湾老家过节。今年,因为疫情,我们一家选择留在福州,而这也让我体验了一次年味十足的福州春节。”太平燕、太平蛋、鱼丸……一家人的年夜饭少不了地道的福州菜。看春晚、游西湖、逛三坊七巷则是太太梁乃娙家的传统项目。

 

十年前,带着梦想到大陆闯荡的邱庆龄成为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来吧冠军》及东方卫视《青春旅社》、海峡卫视《生活接力棒》、《为我加油》、《味解之谜》等节目的执行导演、广州卫视《真武魂》总导演、优酷《现场直播》网大电影宣传总监等。

 

“在大陆发展的这十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家的感觉,希望无论在外打拼多么辛苦,总有一个家可以回去。”邱庆龄常年在全国各地奔波行走,而最喜爱的地方还是福州。太太梁乃娙是海峡卫视的导演,他们在制作节目时相识相爱。原本两人都不想找圈内人,因为工作起来没日没夜。不过,他们发现,还是同行最了解彼此的工作状态,因此也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时间。

 

去年春节,邱庆龄一家大年初三就提前从台湾回来,还给亲朋好友带回了当时在大陆还十分紧缺的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原本计划计划2020开春就开始全球海选的综艺节目《肌战》也改道线上。邱庆龄通过自身资源与芒果TV一起策划了“宅家运动会”,邀请“明星宅家”进行云端在线运动比拼。没想到不但制作费减半,收视率还大幅上升,这也更坚定了邱庆龄转战线上的决心。

 

因疫情影响,去年,国内很多农民们卖不出去货,农产品滞销。邱庆龄任总导演与商务总监的因动(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便与淘宝直播女王薇娅Viya、全球旅行达人雷探长、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等合作,帮助全国农产品滞销商家带货销售农产品,帮助农民这也让他特别有成就感,因为邱庆龄就出身于台湾屏东乡村,从小就农民家庭感同深受。

 

邱庆龄作为联合创办人的福建省凯歌文化传媒近几年也成为了福建网红孵化基地,在全国北上广深设立了130间直播室,培训签约200多位网红主播、80多项长期合作知名品牌方,并吸引了多位台湾主播与台湾品牌方台商西进大陆发展。这次还帮忙自己的台商学弟直播带货推广BASSIC运动科技品牌。邱庆龄还推荐服务过知名的运动上市公司,如耐克、胜道体育《斗到底》街篮、更是与爱打篮球的超级巨星周杰伦与林书豪本人及优酷S级综艺节目《这就是灌篮》篮球队合作,帮学弟做品牌推广。利用这次春节回福州,邱庆龄特意到位于福州中亭街童装城的公司直播基地,指导主播直播带货本土童装品牌。邱庆龄告诉记者,电商是一个其实是个很忙碌的行业,而直播带货就更是如此。一般主播在直播之前要选品、沟通商家、提炼产品卖点、反复打磨台词......一系列的细节都需要花费不少功夫。他说,通过在大陆的磨练,让他从原本的综艺导演开始接触到各行各业,视野大开资源积累了很多。

 

两年前,邱庆龄就带着多位台湾学弟学妹推荐到上海富邦银行工作。他告诉记者,面对人才济济的大陆,台湾青年首先应该把心态摆平,靠实力说话。大陆的市场容量大且竞争公平,只要有能力,用良好的心态积极融入,坚持打拼,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年,邱庆龄计划制作一个自媒体节目,从如何过春节到搭公交,从农民直播到头部主播,全方位反应大陆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在两岸媒体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邱庆龄深知传媒的影响力。他希望能用一个台湾青年的视角来看大陆、介绍大陆,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

 

邱庆龄说,回首在大陆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成为一名福州女婿。希望今后在大陆工作的台湾青年,不仅可以更加勇敢地追逐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情,愿更多两岸有情人终成眷属。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5日讯(记者 陈梦婕) 

展开全文

台湾青年在“英雄城市”围炉话团圆

2021-02-14

霓虹闪烁,万家灯火,武汉长江大桥的桥面两侧早已挂上了喜迎春节的红灯笼。离大桥不远处的一个住宅小区里,十几位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欢聚一堂,围炉话团圆。

 

37岁的台青陈俊宇在武汉经营一家智慧科技体育公司,今年的农历新年,是他和妻子沈洁姮第一次在武汉过春节。为了迎接朋友们的到来,沈洁姮特意提前把家中布置一新,采购、备菜,大年三十这一天,端出了一桌地道的台湾年夜饭——清蒸多宝鱼、火腿鲍鱼炖母鸡汤、卤肉饭……

 

“一定要有一个火锅放在中间,才有‘围炉’的意义。”沈洁姮说,火锅里煮的鱼丸、鱼糕是在武汉购买。还有一道必备的台湾特色小吃煎萝卜糕,萝卜在台湾也叫作“菜头”,过年吃这道菜寓意“好彩头”。

 

“春节前,我们陆续发出邀约,请留在武汉过年的台湾朋友们来家里做客,人越多越好,这样才够热闹。”陈俊宇告诉记者,因为返台隔离政策的原因,他和妻子选择留在武汉过春节,对于大陆过春节的文化习俗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张贴好春联和“福”字,摆好果盘和大富翁桌游,陈俊宇点开微信和在台中的兄弟、母亲视频拜年。“母亲已经68岁了,去年我教会她使用微信,所以分隔两地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常视讯,也让她了解我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状况,请她放心。”陈俊宇说。

 

春节期间,在武汉创业的台湾青年导演薛颖穜,每天也接到好几位台湾好友的视频问候,他还隔着手机屏幕,和好友“云”合唱了一曲《外婆的澎湖湾》。

 

被台青们亲切地称呼为“薛导”,薛颖穜常去一些台湾朋友开的店铺“串门子”,并有计划地记录这些店铺逐渐恢复人气的面貌。

 

回顾庚子年初的情境,薛颖穜记忆犹新,那时他接到电话,通知他可申请返台,但是他选择留在武汉,继续完成网络电影的拍摄工作。

 

“‘封城’期间,我看到武汉人民上下齐心、共同抗疫,自觉、牺牲与奉献证明了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感到骄傲。”薛颖穜说。

 

大年初一一早,“春节留汉台青群”里已经热闹起来,拜年的祝福语此起彼伏地闪现。近60位“留守”武汉的台青在微信群里互相拜年,相约着聚会。

 

“过年需要什么帮助随时联系我!”武汉市台青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群里说道。

 

记者了解到,针对今年武汉市大部分台胞选择留汉过年的情况,湖北省台办、武汉市台办、武汉台资企业协会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解答台胞在武汉过年的各类疑问,提供生产生活保障。

 

此外,武汉市台办利用覆盖全市台企台商的线上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春节留汉防疫攻略》《疫情防护“路线图”》等最新防疫政策信息,主动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在定点医院设立台胞就医窗口,并有序组织在武汉的台胞开展新冠疫苗自愿接种登记工作。

 

武汉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廖伯元2007年来到武汉接手父辈的婚纱摄影事业,并在这里立业成家。如今,他怀抱着妻子和一双儿女,第十次在武汉度过春节。

 

除夕夜,廖伯元和家人朋友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感慨万千。“过去一年,我得到了地方政府很多支持,企业的经济压力也得到了缓解。2021年,我想留在武汉,与这座城市共同挥别艰辛,迎接未来。”

 

一声声问候,诉说着万千难以团圆的乡愁。一句句祝福,传递着两岸携手共进的期盼。

 

正月初二,春光明媚。热爱运动的陈俊宇一早驱车来到武汉市郊的木兰草原游玩,他说,希望全球疫情早日缓解,两岸恢复正常交通和交流,让很多分隔两地的家人早日相聚。

 

第一次在武汉过春节的台青王天山对记者说,“很多台湾的朋友还没有机会来大陆、来武汉,希望他们有机会亲自来走走看看,了解大陆的浩瀚与美好山河。”新华社武汉2月13日电(记者喻珮)

展开全文

养精蓄锐再出发——在鲁台商“就地过年”展望牛年

2021-02-14

农历大年初一,身处山东济南的台商王克璋颇为从容。由于3月要回台湾开会,忙碌了一年的他计划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再出发!”

 

从1992年洽谈项目算起,济南大自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璋与山东济南有了近30年的交情。这个春节他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首次在济南过年。

 

“心安之处是吾乡。”家在台北的王克璋说,从民俗到食品等过年的礼数,台湾与山东几乎一模一样。

 

大年三十,王克璋给工厂同事发了红包,一起吃了饺子,他还与在台湾的家人视频拜年,共迎辛丑牛年。

 

虽然远离家人在济南,身为济南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的王克璋并不孤单:“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据统计今年有60位台商在济南过年,而且很多台商是一家人在济南过春节,热热闹闹。”

 

据山东省台港澳办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市两级台港澳办服务热线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接听和答复台港澳同胞有关咨询,做到有求必应、应做尽做。

 

1996年,王克璋的项目在济南落地,1999年独立建厂,产品可用于眼镜架、香烟滤嘴等生活用品。如今,他的企业销售额每年都有不小的增幅。

 

他坦言,自己见证了济南翻天覆地的发展。“对于济南的变化,我是身临其境,这也说明政府决策正确,我们与时俱进就可以。”

 

“我现在的人生哲学就是顾大局,任何事情顺势而为,顺着大势而作。”王克璋告诉记者,60岁之后,他越来越相信老子的话,尤其是福祸相依。在如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也深有感触:“身处大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整个民族为全人类所尊重。”

 

属相为鸡的王克璋说,牛是鸡的最佳伴侣,他们互相扶持。展望牛年,王克璋说:“牛年是祥和的一年、勤劳的一年。万事就怕认真,只要认真就能成功。”新华社济南2月12日电(记者吴书光)

展开全文

创业台青陈纬:这个春节,我在大陆当“主厨”

2021-02-11

海鲜蒸锅、台式三杯鸡、烧酒鸡、清炒山苏……这是22岁的台湾青年陈纬正在制作的私厨菜单,他的阿纬厨房将于春节期间在厦门曾厝垵亮相。

 

“我会对菜品做些改良,比如适当加入辣椒和花椒,增加一些在地香料,开发几款油炸食物。”陈纬对自己的厨房早已胸有成竹,“现在基本每天都有电话预约,朋友都问我什么时候开业,等不及了。”

 

过去的2020年,对陈纬来说,似乎失去很多,但收获更多。

 

2019年底,陈纬和父亲20多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将黑蒜馆重建完成。“黑蒜是很健康的食物,在台湾非常流行。我想借由曾厝垵这个馆让更多游客可以买到、吃到黑蒜。”陈纬说。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陈纬和父亲的计划全部打乱。往日游客摩肩接踵的曾厝垵,在疫情中门可罗雀。黑蒜馆遭遇“滑铁卢”,生意冷清。为节省开支,父亲让员工都放假。陈纬没有回台湾,选择留下来陪伴父亲。

 

接下来6个月,陈纬每天变着法子给父亲做饭,饭后与父亲在海边散步聊天。

 

“小时候爸爸不在台湾,跟他交流很少,一两个月才通一次电话,每次也不超过十分钟。长大后,爸爸在工作上对我非常严格,私底下话题也是工作。”陈纬说,“这六个月时光,让我们有机会好好坐下来了解彼此,圆了小时候想要爸爸陪在身边的心愿。”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陈纬和父亲开始谋划如何向前走。

 

“要不要继续做旅游服务业,如果做,要做什么……我们一边讨论,一边尝试,但还是谈到了‘放弃’。”陈纬回忆说,“其实,我心里特别难过,因为从小到大,爸爸从没有教过我‘放弃’。”

 

想到父亲十多年在曾厝垵打拼,陈纬坚定地说:“爸爸,不要放弃,你还有我。我们一起坚持,一起去拼。”

 

父子俩开始尝试调整经营业务:调低商品价格,卖香肠、台湾牛肉面……“我感觉去年真的好难,我把学的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所有事情尽力去做,但还是改变不了现状。”陈纬最终和父亲共同决定:经营私人厨房,取名“阿纬厨房”。

 

疫情期间,陈纬坚持每天登陆短视频平台,学习美食博主分享的视频。“我很喜欢做饭,不管朋友还是客人,吃完我做的饭后都很满足,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回首2020年,陈纬说,相比失去,他得到的更多:“因为疫情,我没赚到什么钱,但我赚到的是父爱,是家的温暖,这是我从小就非常渴望的。我也更懂得珍惜,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今年春节,陈纬将留在大陆,第一次不跟妈妈一起过年。在他看来,春节让朋友、客人在自己的厨房吃上美味的菜肴,是另一种“团圆”。

 

“很多家在外地的人都响应政府号召,留在厦门过年。希望他们通过我们的菜,感受到家的味道。”陈纬说,“之前在台湾,妈妈不让我进厨房,她其实知道我会做很多菜,但从没尝过。下次回台湾,我一定做一大桌菜给妈妈吃。”新华社福州2月9日电(记者付敏、李慧颖、褚萌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