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而行比背道而驰好

编辑:何婧|2021-07-13 16:44:1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我们就像家人一样相处得很愉快,携手致力于把六盘水打造成东方‘香草之都’。”在贵州六盘水市东北20余公里的海螺村,台商李国泰携手台湾农业专家和来自北京、上海以及贵州本地的农业技术人才,打造了一个1000多亩的香药草种植基地“海螺旺斯”,目前已试种成功了永久花、德国洋甘菊、迷迭香、黑种草等15个种类,生长状况及作物品种均超出预期。李国泰说:“在大陆投资发展特别有信心,政府陆续出台的惠台政策就像‘定心丸’一样。”

 

抚今知昔,鉴往知来。两岸经贸往来数十年,越来越多像李国泰一样的台湾商人看好两岸经贸的持续发展。据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下同)出口额达到16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台湾总出口的44%。大陆持续位列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

 

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两岸经贸往来,相向而行比背道而驰好。

 

相向而行比背道而驰好_fororder_10日,首届“台江最福州”夏日文化月启动仪式暨“南台来潮”海峡两岸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福州举行,5位两岸青年获金奖。 吕明 摄

 

7月10日,首届“台江最福州”夏日文化月启动仪式暨“南台来潮”海峡两岸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福州举行,5位两岸青年获金奖。 吕明 摄

 

两岸经贸合作是由双方存在优势互补的发展基础所决定的,是市场推动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而两岸间已建立的较为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为两岸经贸合作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中国“三新”经济仍表现亮眼。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张“成绩单”:去年,中国“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近17万亿元人民币,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08%。这说明“三新”经济为中国经济的逆风破浪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两岸经贸进一步合作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另一方面,台湾具有大陆欠缺的某些产业优势。比如李国富到贵州办香药草基地,就是因为台湾有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但是土地有限。

 

大陆市场巨大,成长动能强劲,是台湾地区最佳经贸合作伙伴。台湾地区的某些产业强项可以与大陆互补。所以说,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是经济规律决定的,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这种巨大的发展惯性也是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继续向前的大势所在,并非民进党当局依靠“政治之手”所能左右。

 

民进党当局却宁愿忽略这些优势和规律,生怕两岸交往多,台湾人对大陆了解得就多,就会对大陆产生好感,就会使民进党当局污名化大陆、“恐中反中”直至“台独”的目的难以实现。这也充分显示出民进党当局将自己的政治私利凌驾于社会发展及百姓愿望之上,是何等的自私与卑鄙!

 

日前,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所属的复星实业与台积电、鸿海及永龄基金会签订1000万剂mRNA新冠疫苗的销售协议。这个珊珊来迟的两岸抗疫合作将有力地帮助台湾同胞早日控制疫情、恢复正常生活。对此,两岸人民欢欣鼓舞。这再次证明两岸加强交流、互利双赢是大好事。

 

相向而行比背道而驰好_fororder_BNT疫苗最快9月底抵台。(图片源自台媒)

 

BNT疫苗最快9月底抵台。(图片源自台媒)

 

民众希望安居乐业。台海和平、两岸民众共同发展经济,美美与共,何不乐哉!两岸关系好,台湾同胞才会好,台湾才有前途。两岸相向而行方能聚力向上,背道而驰只会耗力消神。因此,放下成见及私利,营造两岸关系可以良性互动的氛围,实属民进党当局的当务之急。(本网评论员:常滨)

打破绿营妖魔化哈哈镜,让在陆台青做了解真实大陆的先行者

2021-07-13
展开全文

打破绿营妖魔化哈哈镜,让在陆台青做了解真实大陆的先行者

 

图片来源:台媒

 

台湾新冠疫情日趋严峻,在大陆的台湾青年心系在台亲友的健康与安危。近日,很多台青拍vlog分享在大陆的疫苗接种经验,还有部分台青自发录制接力视频“你们安全,我们安心,两岸携手,并肩战疫”,为两岸合作防疫加油打气。

 

这部分在大陆的台湾青年,有在两岸的生活经验,能够用自己的视听亲身接触认识了解大陆,从而能够打破岛内绿媒网军妖魔化大陆的迷障。他们发出的声音,对促进两岸交流、融合是宝贵的,这些台湾青年也可能是岛内清醒认识大陆的“先锋”,我们希望岛内媒体和舆论更多关注这部分人群的声音,从而把真实的两岸状况传回台湾。

 

可惜在目前的台湾,这样的声音几乎不会有很大机会在舆论场传播,原因无他,这是岛内“台独”势力推动了几十年“去中国化”造成的后遗症。更是民进党当局强行通过一连串所谓“抗中保台”及防范“中共同路人”的“法律”,吓阻台湾人民,所造成的恶果。

 

近些年民进党在岛内全方位各领域大规模地推行“去中”运动,一方面潜移默化之下,已经使得岛内部分人对中国大陆形成了僵化刻板的印象;另一方面民进党又推动“修法”,大搞“绿色恐怖”,把对手甚至普通参加两岸交流的民众,扣上“中共同路人”“亲中卖台”的帽子,并施加种种威胁、刑罚手段,导致台湾许多民众在可能轻易触法和少惹麻烦的考量下,对两岸交流不敢议论、参与,甚至随民进党之声起舞,从而起到了吓阻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封锁台湾言论的“寒蝉效应”。

 

有人可能疑惑,每年往来两岸的人员几百万,怎么说也是不小的力量,民进党当局真有这么大能量封口吗?那你是太不了解民进党当局的手段了。还记得民进党倚靠优势席位,在立法机构强推通过了所谓“反渗透法”,有媒体宣称民进党已经完成了封锁台湾的“最后一块拼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部所谓“法案”只有短短十二条,内容模糊不清,罚则却十分明确,但正是这个模糊不清太可怕了,因为几乎所有大陆的公、民营机构组织、媒体与学校,都可被解释为“渗透来源”。未来任何台湾人与这些机构组织往来或打交道,都可能被台当局罗织罪名。不仅经常往来大陆的台商、台生、台湾旅客,甚至支持绿营的台商,都可能面临触法入罪的危险。

 

该“法案”规定,“违法者”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处50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金。在此之前,民进党还主导通过所谓“国安五法”的修正案。此外民进党祭出的手段还有关闭中天电视台,对民众发出“取消健保卡”、户籍之类的威胁,配合1450网军、绿营水军的出征,导致岛内万马齐喑,没有人敢轻易触碰敏感话题。

 

不仅如此,即使普通的两岸交流,台湾青年到大陆上个学,找个工作,也在台当局打压范围之内。还记得前几年,台湾方面陆委会称在厦门海沧区就业的台胞社区主任助理所谓“原则违法”,不仅开出罚单,还并要求其他在大陆该职务的台胞主动离任。此前,台当局还称一些台湾青年参加中国银行的招聘“违法”。2020年7月台陆委会又发洗脑“懒人包”,名为“赴陆就学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里面充斥着对大陆的贬低和偏见,让人感叹民进党当局“妖魔化大陆”无所不在。

 

在民进党如此高压禁锢政策之下,台湾有部分民众且尤其是年轻人,在民进党的强力洗脑下,也已把经常往返两岸的台胞,视为所谓“通敌”的高危险群。当疫情发生后,才会有民进党政治人物和网军,对大陆台胞期待尽速返台的愿望不仅不愿协助,还对他们的“忠诚”进行审查、批判与污蔑。

 

这一趋势如果继续恶化,将会给两岸关系的未来造成严重伤害。但是民进党的“洗脑”效果或可起作用于一时,却绝不可能永远成功。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更多台湾同胞会在网络上接收到海量真实的大陆信息,另外,大陆陆续出台了各种惠台政策,“26条”“31条”措施实实在在,为台湾同胞真心实意地服务,让他们在大陆发展免除后顾之忧,台湾青年自然会作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希望台湾青年们,不要被民进党当局的“妖魔化大陆哈哈镜”所迷惑,要用客观的视角认识、了解大陆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给自己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完)

收起全文

让川渝之美在海峡两岸绽放异彩

2021-07-13
展开全文

让川渝之美在海峡两岸绽放异彩

 

四川、重庆,地处中国大陆西南腹地,是中国西部门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美。7月11日,2021年海峡两岸记者川渝行联合采访活动拉开帷幕,在中央台办宣传局和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组织下,4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媒体记者走进川渝,展开为期10天的采访报道,带领两岸同胞共同感受巴山蜀水的文化魅力和时代新貌。

 

成渝双核发力,西南地区重要增长极乘势崛起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是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定位。围绕实现这一定位,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中央财经委员会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七个方面作出部署,川渝地区建设发展翻开崭新一页。

 

刚刚通航不久的天府国际机场,是海峡两岸记者接触的首个标志性建筑。这座历时五年完成的超级工程,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也是四川省历史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以此为标志,成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机场航站楼构型取自成都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两座航站楼与旅客过夜用房共同组成“神鸟托日,展翅待飞”的寓义。机场建设贯彻绿色环保、融合智慧、文创先行、多式联运等诸多先进理念,在落客距离、近机位数量、高效便捷等多个方面创下同等规模机场之最!

 

7月15日,海峡两岸记者将走进川渝高竹新区。这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平台。未来,新区要建成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重庆中心城区新型卫星城,将为全国跨省域经济合作和园区建设探索经验、做出示范。新区正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规划快速展开,到2025年,城市形态将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内畅外联,现代产业加速集聚,公共服务全面融合,常住人口15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以上。伴随西渝高铁贯通,广安主城区到重庆主城区只要20分钟,一天往返200多班次!四川广安将深度融入重庆都市圈。

 

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新发展理念带来山河巨变

 

从距今5000年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到始建于唐代的重庆大足石刻;从全球首家大熊猫互动体验专题博物馆,到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重庆果园港;从邓小平同志故居,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从成都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到重庆独具特色的江河景观——广阳岛,此次川渝行将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之美融于一体,多维度、多视角向两岸记者呈现川渝地区的崭新面貌,彰显新发展理念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星堆博物馆是此次海峡两岸记者川渝行的首站。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一经揭晓就惊艳世人,古蜀文明的独特性、创造性得到完美呈现,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提供了典型实证。与出土文物一并呈现的,是此次考古发掘所秉持的“课题前置、文保并重、多学科融合、开放合作”理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同33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组织了一次高科技助力、多兵种联合的集体作战。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果园港考察调研,指出“这里大有希望”。此行,海峡两岸记者将亲眼见证这座“水铁公空”联运的“世界中转站”的伟大奇迹!向东,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向西,打造连接中亚欧洲的陆上贸易主通道;向南,打通内陆地区出海新通道;向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真正实现“东西南北”四面贯通。如今的果园港,正以打造开放型、智慧型、绿色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发展目标,按照“一园五区”规划推进整个园区建设。

 

拓宽两岸交流新领域,助力两岸关系融合发展

 

2020年,四川出台实施“支持台企12条”,增强台胞台企获得感,两岸基层民众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保持热络,全省新增台资企业133家,川台贸易额5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重庆持续推进渝台经贸深度融合,开展台企帮扶政策落实行动,举办多场台资西移考察对接活动,渝台贸易额514.5亿元、同比增长38.6%。四川和重庆虽然深居内陆,但在促进两岸交流中不甘落伍,今年分别作出重要部署:依托四川特色资源,深化川台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同胞心灵契合;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目标,拓展做实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国台办在四川批准设立的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是此次川渝行亮点之一。基地自挂牌以来,积极开展两岸交流,举办多场次“两岸学生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活动,台湾青年透过大熊猫文化窗口增加了对四川的向往和了解。新近落成的大熊猫博物馆将格外亮眼,博物馆以“人·大熊猫·自然和谐”为主题,分“熊猫前传”“竹林隐士”“发现熊猫”“濒危年代”“保护之路”“生态家园”“创享未来”七大展区,让公众在参观、娱乐的同时了解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激发环境保护及动物保护意识、启迪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重庆(璧山)台商工业园,成立于2012年5月30日,是促进渝台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紧邻的西永微电园一起形成中国西部的台资密集区。经过9年建设发展,工作园签约引进85家台资企业,总投资132亿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56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目前,45家已建成投产,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食品等多个领域,从业人员1.46万人,占全区总从业人员的12%。17日,两岸记者将聚焦该园区,向两岸同胞展示在渝台企搭乘大陆经济发展的快车、享受大陆惠台政策红利,所收获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川渝之美,美在山山水水,美在风土人情,美在延续千年的文化底蕴,更美在新时代所擘画的光辉未来,让我们跟随两岸记者的镜头寻找心中的答案……(中国台湾网评论员  夏广安)

收起全文

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撰文:中共为什么能得到百姓爱戴

2021-07-13
展开全文

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8日发表题为《中共为什么能得到百姓爱戴?》的文章,作者为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文章讲述了一位台湾到大陆读书的年轻人对共产党的认识,全文摘编如下:

 

2021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它不只是厦门大学等大学的建校100周年,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100周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好热闹,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的景况,估计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我是2018年来到大陆学习的台湾学生。就在7月1日前几周,大陆朋友们的“朋友圈”、微博和抖音等就不断发出关于中共建党100周年的推送,身边的同学们也跟我介绍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我很讶异,原来大陆人与台湾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既定印象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而所有心中的纳闷与怀疑更在7月1日当天得到解答,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台湾人重新架构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7月1日早晨,两个寝室学弟的交谈把我从梦乡唤醒。他们正看着央视直播,讨论歼-20战机出场的画面。我以为他们只是为蹭热点而关注一下新闻,想不到他们竟从开播到结束全程看完,而且直播里面的民众出乎预料的多,百姓对于建党庆典的热情确实有让我眼睛为之一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原来不只是一个口号,更像是一种信仰,长在所有大陆人的心中。

 

稍后我和学弟们到山西刀削面馆用餐,一名身穿军装、背着侧背包、约莫八九十岁的老伯伯走进来,身上的勋章几乎要别满他的衣服正面。据说这位老伯伯打从年少就入伍从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国家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为了安国兴邦,他必须身先士卒,而且我们后来才发现他的包包竟然还是从军的时候发放的,上面有“保家卫国”四个字。

 

老伯伯说,他今天刻意穿这身,就是要感谢共产党对他的培养,以及庆祝共产党成立百年。面店老板知道他的经历后,向这位老伯伯深深地敬了礼,还免费请这位老伯伯吃饭,最后他要离开时,店内的客人也纷纷致意,因为他们心里知道,没有这些前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安定。

 

活动结束了,地铁和公交车的行驶也重新恢复正常。我划着手机屏幕,思索着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中国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

 

直到在地铁的电视屏幕上看到国家推出的纪录片,我才豁然开朗。以前的中国,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军阀割据的日子里,人民只能是有一餐、没一餐地过活。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治理下,中国慢慢走出低谷,前有钱学森等人为中国的国防尽一份力,让中国的军事不再羸弱,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感谢这些人让中国从此在外国人面前抬起头;后有袁隆平等人为中国的民生作出的贡献,让中国的百姓从此不再挨饿。

 

中国政府一路走来或许有过不适宜的政策,但正所谓做中学、学中做,政府也在政策的施行上积累许多有用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也让中国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人民在得到回报之后,也更加相信自己的政府有能力、有作为,更愿意力挺自己的政府,或许就是这样的正循环,让中国变得如此不一样吧!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 

收起全文

我国外贸持续稳中向好 进出口总值连续13个月正增长

2021-07-13
展开全文

今天(7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13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27.1%

 

我国外贸持续稳中向好 进出口总值连续13个月正增长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同比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同比增长25.9%。

 

民营企业成我国外贸增长重要力量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8.64万亿元,同比增长35.1%,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

 

东盟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我国外贸持续稳中向好 进出口总值连续13个月正增长

 

上半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2.66万亿元、2.52万亿元、2.21万亿元和1.1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26.7%、34.6%和14.5%。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7%。

 

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30.7%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1.19万亿元,同比增长30.7%;机电产品出口5.83万亿元,同比增长29.5%。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推动外贸量稳质升。央视网消息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