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两岸经贸往来,台湾哪来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

编辑:何婧|2021-09-10 10:43:5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民生困苦的新闻不时见诸台湾媒体,有单亲妈妈骑车十几公里载一双儿女去领免费便当;有中年男子为饱餐一顿铤而走险,不惜犯罪。这些虽是个案,但着实令人心酸。台媒7月份曾刊载了台湾作家杨渡的一篇文章,“我在路边,看见一个年轻人,举着牌子,写着‘便当一百元’,长长的手,向稀疏的车流招手。”作家在文章的结尾写道:这一代的命运,在冷血当局的无视中,在黄昏的孤单里,无声呼喊。台湾《联合报》的社论痛批当局“不恤民瘼”“离人民太远”。

 

没有两岸经贸往来,台湾哪来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

 

岛内疫情延烧,重创民生经济,连带影响许多家庭生活,著名的北斗奠安宫商圈人气也雪崩式下滑。(图片来源:中时电子网)

 

民生艰困,民进党当局理应想方设法振兴经济,然而现实却是,他们不仅凡事以自身政治私利优先,而且持续配合美国大打“反中牌”,向民众宣传“台湾经济不需要大陆”。

 

台湾经济真的不需要大陆吗?数据会说话!两岸分别公布的统计数据都明确显示着:两岸经贸联系正在日益加深。

 

今年8月初,台湾财政事务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台湾地区对大陆(含香港,下同)出口155.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8%,占台湾地区出口总额的41%,大陆持续位列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9月初,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两岸贸易额为2088.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15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大陆向台湾出口503.2亿美元,同比增长33.4%。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组数据。今年前7个月,台湾地区出口24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进口2071.4亿美元,同比增长30.4%。贸易顺差共计377.3亿美元,其中对大陆顺差580.34亿美元。通过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扣除对大陆的顺差,今年前7个月台湾地区进出口贸易将转为逆差。大陆市场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不言自明。

 

没有两岸经贸往来,台湾哪来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

 

9月7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开幕,台湾展位占四成。 林楷煜 摄

 

民进党当局为了降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一直在大搞所谓“新南向政策”,妄图以此迫使台湾地区经济与大陆“脱钩”。可是通过上述两组数据,两岸民众看到的是台湾对大陆的依存度不降反升。那个违反了经济规律的所谓“新南向政策”,不过是服务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目的,对台湾经济和台企台商而言,只是巨大的伤害。

 

相对于民进党当局顽固的“脱钩”路线,岛内绝大多数民众十分清醒。他们明白谁在为广大台湾同胞谋福祉,谁在倒行逆施损害中华民族利益。有台媒发布最近一次民调显示,有16.7%的民众“可以接受两岸同属一中,应扩大双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交流”;58.7%的民众认为应“先搁置争议,两岸维持经济交流与往来”。这与历次调查结果相同,岛内的主流民意仍是“两岸维持经济交流与往来”,那些表示“拒绝和陆方有任何方式的交流与往来”的民众所占比例明显降低了。有台媒评论说,台湾经济增长应该感谢的人很多,如果不是大陆有效控制了疫情,并且不断推进两岸经贸往来,台湾哪来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 

 

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大陆始终关切广大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坚定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共同发展,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谁是真正爱台湾,谁在切实为同胞谋福祉,数据在说话,民意最清楚,希望民进党当局认清大局和大势,回到两岸追求和平安宁与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本网评论员:常滨)

日本政客妄称“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 外交部:极其荒谬!

2021-09-09
展开全文

9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8日表示,台湾与日本的距离非常近,就像鼻尖到嘴巴,所以日本会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不可能当作别人的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日本政客妄称“把台湾的和平稳定当作自己的事” 外交部:极其荒谬!

 

赵立坚说,你提到的日本政客的涉台言论是极其荒谬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我们已经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赵立坚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就把“地理邻近”作为一个主要借口。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竟然还有一股势力鼓吹这一逻辑,这是十分危险的动向,我们要对此表示高度警惕。尤其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对中国人民负有历史的罪责,更应谨言慎行,日方应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中国主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赵立坚说,我要再次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总台央视记者 申杨 孔禄渊

收起全文

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增强是不可阻挡之大势

2021-02-23
展开全文

背着帐篷去草地扎营、溜滑索、绑绳结、野外做饭……建筑系毕业的台湾夫妻杜书亿和王梅芬早在2012年就十分看好大陆露营旅游市场,从美国回到上海发展。2017年,杜书亿第一次来到甘肃嘉峪关。“实在是太漂亮了,旅游资源富集、密度高,很多都是还未被开发的原生态景区,西北是推广露营地的最好地方。”回忆起初次踏访古丝路,58岁的杜书亿仍难掩兴奋,“很喜欢这里,然后我们全家人都来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正在悄然改变,我们要走一条适合中国的旅游发展道路,露营旅游是不错的契合点。”

 

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增强是不可阻挡之大势_fororder_  2021年春节期间,台湾夫妻杜书亿和王梅芬带着孩子一起在兰州中山铁桥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2021年春节期间,台湾夫妻杜书亿和王梅芬带着孩子一起在兰州中山铁桥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像杜书亿夫妇这样抓住发展机遇、到大陆来拓展事业的台商越来越多,两岸经贸往来数据也屡创新高。据台湾经济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台资赴大陆投资额共59.648亿美元,增长达41.5%。台湾财务主管机构公布的今年1月两岸贸易数据显示,台湾自大陆(含香港,下同)进口约69.7亿美元;对陆出口148.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57%,创自2010年6月以来新高。

 

数字会说话。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两岸经贸往来金额不但没有因疫情及其它人为因素下降,可以说,两岸经贸在疫情下的依存度不降反升。

 

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产业链供应链、物流等逐步恢复,各地企业产能恢复较快。同时,中国政府提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思路,突出发展新基建和发掘内需市场,未来发展前景稳定,这一切都使台商对大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进而敢于投资大陆。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和对广大台胞的善意诚意始终明确。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大陆各地各级政府积极协助台胞台商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并出台助力台企“11条”措施,为台资经济活力复苏提供精准帮扶、发展机遇和同等待遇,吸引了大批台商台企赴陆发展、在陆深耕。

 

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增强是不可阻挡之大势_fororder_台商陈富泽(左)扎根大陆22年,认为企业在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电子物流仓储等领域将大有可为 图丨中新社

 

台商陈富泽(左)扎根大陆22年,认为企业在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电子物流仓储等领域将大有可为(图片来源:中新社)

 

事实证明,大陆有市场,台商有机遇。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需求,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是任何偶发事件和人为干扰所阻挡不了的。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民进党当局企图让两岸经济“脱钩”,没有出路,也不得人心。

 

台湾联合新闻网在报道两岸经贸往来现状时,直接评论说“经济脱钩失败”。文章说,民进党当局欲趁新冠疫情加速推动两岸经济脱钩,但统计数字再一次证明,两岸经贸互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民进党当局不断刻意激化与大陆的矛盾,却无力扭转两岸经贸相互依赖并持续深化的发展趋势,真应该深思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了。

 

两岸关系好,台湾同胞才会好,台湾才有前途。2021年是中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大陆发展进步的巨大成就必将持续转化为更多台湾同胞参与融合发展、实现人生梦想的机遇和舞台。只要两岸同胞携手并肩,两岸民众共享发展福祉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必将越来越广阔。(本网评论员 常滨)

收起全文

国台办: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

2021-09-08
展开全文

海峡飞虹报道:据媒体报道,有台湾智库称,台湾地区应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作为优先事项。对此有何评论?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朱凤莲8日表示,相关部门已就此表明严正立场。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

 

我们坚决反对我建交国与台湾地区商签具有主权意涵和官方性质的协议。

收起全文

外交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必须按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

2021-09-07
展开全文

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地区智库表示,中国台湾地区应把加入CPTPP作为优先事项。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今天(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上,必须按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中国台湾地区商签具有主权意涵和官方性质的协议。在这个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

 

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

收起全文

“大陆有太多可以耕耘的地方”——台湾“理工男”的17年大陆感受

2021-08-30
展开全文

“不仅在城市,其实到偏远的乡村,我们也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土壤。”陈柏翰今年27岁,17年前便随父母从台湾高雄来到大陆,目前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陈柏翰是位“理工男”,但这个暑假他却阅读了很多文史哲类书籍。“看了《觉醒年代》,我就被‘圈粉’了。”陈柏翰说,他最近开始“恶补”中国近现代史,因为“自己懂的还太少”。

 

“在实验室我明白机器的齿轮如何转动,但在生活里,我不知道社会的齿轮如何转动。”陈柏翰说,自己想从历史中探索,“我们中国人就该先看我们中国人的历史”。

 

这个夏天,陈柏翰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多处教育基地,那个时期的历史让他动容。他说,很庆幸自己从小便来到大陆接受教育,“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并不了解中华民族被压迫并争取解放的历史,真的很可惜”。

 

除了闲暇时间的阅读与思考,这个暑假,陈柏翰还在研发一款发电设备的监控产品,它可以远程监控新能源产品电流的传输方向。“大陆近几年对新能源行业的重视,引领了我们专业的研究方向。”在他看来,大陆在产学研结合上一直做得很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清华的实验设施和师资都是顶尖的。”陈柏翰说,在大陆读书让他感觉“世界如此之近”。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陈柏翰便与大陆同学一起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项目的研究。“申报时,我没有因为台生身份多交一份材料,和大陆同学没什么不同。”陈柏翰说。

 

清华大学港澳台学生学者中心教师张莞昀介绍,学校内各实践教育平台、就业渠道、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等全部向台湾学生开放,台生与大陆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近年来,大陆的惠台措施接连出台,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给越来越多台胞台企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登陆17年,陈柏翰感觉自己在大陆生活、学习的“参与感”“幸福感”越来越强,他不仅要继续走下去,而且还要“走得更深”。他认为,大陆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可以深入耕耘的地方。

 

“我希望可以在乡村实实在在地做事,用自己所学助力乡村振兴。”陈柏翰说,他的专业同生产贴合得很近,“只要肯吃苦,可以做的有很多”。

 

陈柏翰表示,大陆实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为像他这样的台生提供了发挥自身所长的机会,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王承昊、孟佳)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