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寻根大陆是台胞心里认祖归宗的愿望

“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有着最近的距离和最亲的血脉。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在大陆,寻根是台湾同胞心里认祖归宗的愿望。祖居地的情怀让我每次到达泉州的时候,都会有‘泪湿衣襟’的感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接受记者的连线采访时发出了肺腑之言。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寻根大陆是台胞心里认祖归宗的愿望

陈云英说,“我的祖先从这里(泉州)出海去讨生活,离开了泉州十多代,而今我回来了。每次到泉州,我都会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想和祖先交流的呼喊:‘祖先,你们看到了吗?你的后代里有个叫陈云英的,现在她回来了’。每一个家庭都有感人的寻根故事。台湾的根在大陆,台湾同胞未来发展的依靠在大陆。”

 

陈云英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台湾同胞背靠强大的祖国,拥抱14亿多人口形成的巨大市场,未来的发展道路将变得无比宽阔。陈云英表示,在内心里,很多台湾同胞是支持祖国和平统一的,只是目前受到民进党当局的各种阻挠和相关政策的影响,他们可能没有办法发出声音。但是,我相信他们内心彼此的默契,也看到他们希望祖国统一的曙光能够日益光艳起来。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寻根大陆是台胞心里认祖归宗的愿望

回忆起履职人大代表以来对祖国大陆发展的变化和感受时,陈云英说,她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自身“理念的提升”。她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各方面都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她说,每一年参加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对自己脑力的激荡和知识的洗礼。

 

陈云英说,5年以来,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成果显著,代表委员们的每一条建议、提议都会被记录并且得到回应。她说,“今年我提出了关于建立消费品大国品牌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应。这激励我要更加加倍地努力,争取让自己提出的建议可以有助于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寻根大陆是台胞心里认祖归宗的愿望

陈云英表示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她说,即使我们强大了,也依然会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会称霸,我们会依然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全世界人民互利共赢,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记者:马晓叶)

李克强:实现5.5%左右的增长是在高水平上的稳

2022-03-11

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李克强指出,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实现5.5%的目标,即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以及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展开全文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世界第一

2022-03-10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世界第一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年到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

 

——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光伏、风电、船舶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110.6%,芯片产量同比增长33.3%。新型显示、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

 

——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28.6%、4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6%。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中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5.2亿户。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4.7%,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记者王政)

展开全文

李克强:愿意继续同广大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

2022-03-11

 

视频来源:央视网

 

今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会上就两岸关系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表示,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李克强指出,两岸同胞说到底是一家人,手足亲情任何时候都是割不断的。我们愿意继续同广大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一定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福祉。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展开全文

人民网评: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2022-03-10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中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唯有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但也要看到,中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粮食需求仍然呈刚性增长态势,在耕地有限的基础上,优化种子是必由之路。种子是粮食之基,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党中央在强调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正是为了从源头上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保证14亿多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吃得越来越好。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种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中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尽管如此,中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例如大豆大量进口,玉米育种水平有待提高,功能性水稻研究刚刚起步,一些蔬菜品种依赖洋种子,有受制于人的危险。时下,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粮食安全这根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绷得更紧,这绝非危言耸听。

 

谁拥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品种,谁就拥有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从世界范围看,种业的技术高度集成、资源高度集约、资本高度集中、人才高度聚集特征日趋明显,国际种业掀起新一轮重组浪潮。中国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一方面要摸清中国种质资源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保护和利用必须“两条腿走路”。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应当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

 

强大的制度优势是科技发展的坚强保障。种业涉及品种选育、种子繁殖、推广销售等方方面面,单靠几个课题组、几家研究机构远远不够,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另一方面,针对科研生产“两张皮”、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等深层次障碍,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无论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还是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积极性,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打通各环节,中国种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粒种子可以成就一个产业,一粒种子可以富裕一方水土,一粒种子更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时下,从太空种子生根发芽,到海水稻产业化,中国种业捷报频传;从《“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印发,到新种子法正式施行,为种业发展集聚更多有利条件。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一定能为种业装上“中国芯”,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