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真切地体会到小时候地理课本上所学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什么样的感觉了!”刚刚参加完“说如意甘肃——两岸媒体人走进黄河第一湾”活动的台湾青年蔡孟轩由衷地发出了感慨。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甘南州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风光(摄影:王毅)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甘肃的风光神奇而多样,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中国所有的地貌类型,有“生态奇观的博物馆”之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他非常形象地讲到:“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如一柄‘玉如意’”。因此,我们此次甘肃之行就是要带朋友们走近黄河,了解甘肃,一起说如意甘肃。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在“天下黄河第一弯”合影(摄影:王毅)

 

8月21日,为期一周的活动结束了。在活动中,来自海峡两岸的“网红”博主、媒体记者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兰州市,深入了解黄河甘肃段的独特文化、民族风情和城市发展。他们感受玛曲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的狂欢氛围,探访“天下黄河第一弯”和阿万仓湿地,走进藏族牧民帐篷体验牧民生活,打卡兰州黄河风情线,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听黄河沿岸的居民讲述黄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甘南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风光(摄影:王毅)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地。玛曲在藏语里的意思就是“黄河”。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出发,在玛曲县形成了一道433公里的“天下黄河第一弯”,黄河玛曲段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2008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玛曲的阿万仓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草原湿地”的第一名。

 

“我被黄河第一弯和阿万仓湿地的美震撼到了!”台湾青年蔡孟轩兴奋地说,“望眼过去是无边无际的原生态大草原,黑色的牦牛与白色的羊群点缀在草原那绿色的‘地毯’上,美如画卷,随手一拍都是如明信片般的美景大片。”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玛曲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现场(摄影:王毅)

 

台湾青年邱庆龄在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上观看了赛马比赛,向藏族同胞学习了打酥油、磨青稞、擀羊毛毡等游牧民的日常生活劳作内容。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到甘南,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使得藏族人民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里的藏族同胞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创造出了灿烂而独特的节日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绘画、雕塑、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藏族朋友对我们热情而友好。我希望有更多的台湾青年来甘肃体验赛马和藏族游牧文化,认识藏族朋友,感受两岸一家亲。”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历史悠久而厚重,始祖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在甘肃省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国家级和省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0多个。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在兰州“黄河母亲”雕塑前合影(摄影:王毅)

 

本次“说如意甘肃”活动特意安排台湾青年体验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藏族唐卡、兰州羊皮筏子、兰州剪纸、兰州刻葫芦、兰州太平鼓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们与传承人交流互动,彼此成为了良师益友。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与兰州剪纸传承人叶长友展示剪纸作品(摄影:李楠)

 

相传明朝大将徐达奉命西征,久攻兰州不下,将领们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三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池。从此,百姓们就称这种鼓为“太平鼓”。台湾青年黄晓亭在体验了太平鼓的敲打和步法后,即兴作诗一首:“非遗传承,鼓声入心。天下太平,响彻古今。” 她说,黄河是孕育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存在。虽然我们来自比较遥远的台湾,但是我们骨子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都是中国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我们在文化上是有共同点的。来到甘肃之后,就能感觉古人和我们离得并不遥远,许多耳熟能详的诗词都出自这里,这里能激发出人们很多创作灵感。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体验兰州太平鼓表演(摄影:王毅)

 

《旧唐书·东女国传》曾有记载:“以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写道:“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自明清乃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羊皮筏子一直是兰州民众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2006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我亲自乘坐上羊皮筏子这钟古老的交通工具时,就被震撼了,没想到羊皮和牛皮竟然可以被吹成气囊飘在黄河上载人载货。甘肃是个拥有非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在黄河上漂流的时候,看到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突然意识到这些非遗文化是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和产物。”台湾青年林逸妍发出了这样的感悟。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说如意甘肃”采访团在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合影(摄影:李楠)

 

在采访活动中,多位台湾青年参与录制了多期《两岸新发现》新媒体视频节目,希望能通过节目把自己在甘肃的亲身体验分享给更多朋友。两岸媒体人和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还在读者出版集团参与了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为主题的“飞虹沙龙”线下活动,大家纷纷回忆着难忘的甘肃之行,分享着各自的收获。

 

“甘肃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台湾青年蔡如瑜说,“阿万仓湿地的壮丽景色令人陶醉,赛马节让我领略到了浓厚的草原风情,兰州这个美食天堂使我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体验唐卡制作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此行让我领略了黄河沿岸的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喜爱。这次旅行将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台青:甘肃之行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

 

台湾青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参与以“行脚母亲河 说如意甘肃”为主题的飞虹沙龙(摄影:王毅)

 

邱庆龄激动地说:“这次行脚甘肃和黄河,让我爱上了这条母亲河。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滋养照顾着祖国大地上的人民,不求回报。诗仙李白曾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诗句,这句如雷贯耳的诗句对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境。我来大陆十多年了,就业、创业,也有缘在祖国大陆成家立业。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两岸更多的家人和朋友,就像黄河流入大海一样,海峡两岸最终融合为一家人。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岸一家亲、两岸一家人的真正含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把甘肃的美食、美景、文化和黄河的真正内涵分享给更多的台湾同胞和全世界人民。甘肃,等我再来!”(采写:陈钧、何婧、霍建阳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2023-08-16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千百年来,向海奔腾,生生不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母亲河之畔,对当地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8月15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生态日”。一起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卫星视角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时间:2022年6月8日

 

地点:四川省宜宾市

 

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市主城区交汇,形成了三江汇流的壮阔景象。习近平来到三江口,眺望三江交汇处,听取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介绍。

 

【总书记说】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卫星看变化】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2022年与2014年相比,四川宜宾三江口更绿了,岸线更美了。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时间:2018年4月24日

 

地点:湖北省宜昌市

 

在长江边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到沿江码头坡道,实地察看沿江设施拆除、码头复绿、排污口整治情况。

 

【总书记说】

 

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责任,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能力。要下决心把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都搬出去,企业搬迁要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

 

【卫星看变化】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2023年与2012年相比,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内,原来临江建设的生产设施已经搬迁和拆除。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时间:2020年8月19日

 

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

 

薛家洼生态园地处长江岸边,长期以来乱搭乱建、污水横流,经过整治,已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调研,详细了解马鞍山市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落实情况,并走到江边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

 

【总书记说】

 

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卫星看变化】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2023年与2012年相比,经过整治后的安徽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绿意盎然。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时间:2019年8月21日

 

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习近平前往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听取甘肃省和兰州市开展黄河治理和保护情况介绍。习近平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

 

【总书记说】

 

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卫星看变化】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兰州市将泵站改造为两座古朴雅致的观景亭,连通滨河漫步道和人行道,与黄河风情线融为一体。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时间:2020年5月12日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习近平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汇报,沿河岸边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

 

【总书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卫星看变化】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2022年与2013年相比,通过综合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水量更丰、风光更美。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时间:2021年10月20日

 

地点:山东省东营市

 

习近平来到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察看河道水情,详细询问径流量、输沙量等。随后,习近平走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听取黄河流路变迁、水沙变化和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情况介绍。

 

【总书记说】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卫星看变化】

 

跟随总书记足迹,看母亲河生态之变

 

↑2022年与2014年相比,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湿地绿草如茵。

 

出品:刘菁 李俊

 

策划:李亚彪 常爱玲 齐慧杰 周宁 令伟家

 

监制:张紫赟 黄庆华

 

终审:何莉 周年钧

 

记者:水金辰 黄博涵

 

编辑:王浩程 姜子炜 侯帮兴 邬金夫

 

设计:赵丹阳

 

技术支持:密雅琪

 

实习生:赵玥先 周雅 姜盈萱 赵伯翰

 

卫星数据:星图地球数据云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安徽分社

 

联合出品

 

(水金辰 黄博涵)

展开全文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2023-07-18

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已联合印发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黄河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以黄河干支流流经的县级行政区为核心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黄河故道发展历史延伸至联系紧密区域。

 

规划提出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廊引领、七区联动、八带支撑”总体空间布局,分类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重点功能区;提出全面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五大重点任务实施。

 

规划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全面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地域广泛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差异性,实行差别化政策措施;坚持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兼顾历史与现实,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严赋憬、陈炜伟)

展开全文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2023-04-06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黄河立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部江河流域保护标志性法律的出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古老黄河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开启了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用法治力量护佑黄河万里生态长廊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遍及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护佑黄河安澜,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用制度和法治力量守护好母亲河。

 

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刚刚施行的黄河保护法对症施治,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口整治、生态流量等作出了全面规定。

 

春天的高西沟,绿意点点。这条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小山沟,曾经土地瘠薄、十年九旱。

 

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淤地坝126座、集雨窖5个、水库3个……2021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考察调研,山谷间果园、林地、梯田、淤地坝错落有致,黄土高原上一片绿意盎然。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副局长朱小勇说,近年来,沿黄省区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入黄河的泥沙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呈向好态势。

 

黄河保护法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加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重点河湖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这是2021年5月25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拍摄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鄂陵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在黄河源头,29岁的护鱼员多门久和同伴进行日常的巡护。这位来自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的护鱼员,其工作包括察看河流生态、制止破坏鱼类资源的行为、捡拾垃圾和向当地牧民宣讲政策等。

 

“以前有人来黄河源头放生外来鱼种,对生态危害极大,我们会及时制止并进行口头劝告教育。黄河保护法施行后,放生外来鱼种对黄河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多门久说,有了法律,护鱼员向周边牧民开展政策宣传就有了抓手。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日阳光下,芦苇摇曳,鸟儿云集。水波荡漾间,一群水鸟飞向天空,形成巨大的“鸟浪”。长期在这里工作的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专班工程师王立冬,工作之一是保护区的生态补水。每年3月至7月,他根据黄河流量及湿地需求,采取不同措施把水引入湿地,目前正根据黄河水量适时进行春季补水。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这是2021年12月25日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鸟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斌 摄)

 

得益于黄河生态补水和湿地修复项目的启动,保护区已成为鸟类的乐园。

 

“向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等相关内容写进了黄河保护法。我们要落实好保护法,依靠法治力量筑就黄河万里生态长廊。”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于琪洋说。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在位于陕西省合阳县的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群鸟翔集嬉戏(2023年2月3日摄)。新华社发(赵晓罡 摄)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依法做好水资源文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矛盾。

 

这样一组数据,足见黄河流域之“渴”——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利用率高达8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黄河保护法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持精打细算,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这是2019年8月28日拍摄的山西省永和县黄河岸边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对黄河流域来说,节水控水是一场深度攻坚战。必须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于琪洋说,黄河保护法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对用水总量控制、强制性用水定额、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等作出全面规定。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沿线地区努力做好水资源文章。

 

在陕西,水利部门把“节水优先”摆在灌溉用水工作首位,督促各灌区持续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让群众明白用水,放心交费。各灌区优化灌溉制度,指导农民科学灌溉、节水灌溉,提升灌溉工作精细化水平。

 

在山东,一些灌区利用数字灌区体系,实时监测旱情、墒情,并实现自动量测、自动传输,为灌区精准调度、供水计划动态调整提供决策支持,推进节约用水、高效用水。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这是2023年3月28日拍摄的黄河下游山东省最大灌区——位山灌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在山西灵石县工业园区,中水回用的管道正在加快建设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今年6月建成通水,届时3家焦化企业将用上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极大地节约水资源。

 

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支持企业用水计量和节水技术改造,支持工业园区企业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促进能源、化工、建材等高耗水产业节水。

 

灵石县节水办负责人吴晓琳说,对再生水进行市场化配置,有助于破解区域内企业超指标用水难题和新增企业用水增量问题。随着黄河保护法施行,地方探索节水的积极性会更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黄河沿岸的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经的矿山渣坡,已是草木茂盛、动物成群。小秦岭是全国重要的产金地,但历史原因形成的无序开采,造成山体破坏、污水横流等严重环境问题。当地“壮士断腕”,不惜每年暂时损失上百亿地区生产总值,全面修复小秦岭生态环境。

 

黄河流经的三门峡市努力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加快形成现代黄金、新材料、煤及煤化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8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当前,黄河流域发展质量仍然有待提高。黄河保护法规定,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强化协同治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九曲黄河流到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镇时,拐出最后一道弯。近代以来黄河最大的一次决口,就发生在1855年的这里。新中国成立后,治黄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这是2021年6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黄河湾风景区拍摄的黄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金雷 摄)

 

然而,洪水依然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少沙多,含沙量和输沙量均为世界大河之最。

 

在陕北黄河边,有一支“悬崖造林队”。他们用绳子拴住腰,将人吊在悬崖间,“吊威亚”般在黄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垒坑种树。连续19年,他们在陕西宜川县种下近4万亩、至少280万棵树,其中有一万多亩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

 

这支“悬崖造林队”最早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他们常年奔波的沿黄山峁间,现在已是满目苍翠。

 

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黄土高原塬面治理保护、适地植被建设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4月1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东阿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中队长张道强,参加了东阿黄河河务局与当地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联合开展的黄河保护法宣传活动,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配合。

 

黄河保护法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司法保障建设,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配合,鼓励有关单位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服务。

 

“这条规定既为水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协作配合提供了平台,也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长期奋战在执法一线的张道强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滚滚黄河水,浩荡向东流。黄河保护法的施行,正在开启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以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正在成为亿万人民的实践。在保护法的保障下,黄河必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黄河保护法施行开启依法治河新篇章

 

文:新华社记者

 

海报设计:孙瑶

 

新媒体编辑:刘媛媛、杨洋、王聿昊、戚文娟、胡碧霞、程昊

 

统筹:方思贤、黄小希

展开全文

“遇见唐卡”——台湾青年对话非遗传承人交巴加布

2023-08-19

“遇见唐卡”——台湾青年对话非遗传承人交巴加布

 

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和台湾青年交流(摄影: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何婧、霍建阳、王奇英):8月18日,“说如意甘肃——两岸媒体人走进黄河第一湾”采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在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的家中,台湾青年详细了解了唐卡的制作过程,认真学习了唐卡以及它所代表的藏族文化。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交巴加布所创作的唐卡作品在画风画技上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尤其在着色、晕染、勾线和上色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唐卡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我的爱好,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晚,我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将唐卡画得最好,画到完美。可能今天画的唐卡,到明天又会觉得有瑕疵,于是又开始重新画。唐卡就是这样,可以一直促使你进步,让你变得更‘高’。”谈及四十多年来唐卡制作的历程,交巴加布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在了解了唐卡艺术和交巴加布制作唐卡的经历后,台湾青年邱庆龄说:“从一个学徒到可能成为教授唐卡的老师,大概需要5到7年的时间!然而我们很多现代的年轻人可能并没有这么长的时间静下心来去学习一件事,但是交巴加布坚持了四十多年。对于这种精神,我非常钦佩,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我一定要来拜访交巴加布老师的原因。唐卡是藏族同胞很重要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想将唐卡艺术和文化讲给我的台湾朋友们听,让他们也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唐卡制作背后的精神。”

 

唐卡作品极具民族特色,且有极高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价值。台湾青年黄晓亭曾学习过6年绘画,在与交巴加布交流前,她查阅了很多资料,对唐卡的绘制和藏族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唐卡是藏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台湾对这部分是完全陌生的,很难去接触和了解。这一次很荣幸有机会来到这边,详细地去和唐卡非遗传承人请教,这次跟唐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也给我带来很多的震撼和感动。”黄晓亭对记者说。

 

能让台湾青年对唐卡以及它所代表的藏族文化有所了解,交巴加布感到非常开心。他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大家了解唐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送到千家万户,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构图别致,画面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即使在很小的画幅中也能表现境域广阔的意境。它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图案,将复杂的情节内容自然分割开来,形成既独立又连贯的传奇故事画面,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展开全文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2023-08-18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摄影:王毅)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在“天下黄河第一弯”合影(摄影: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何婧、霍建阳、王奇英):8月17日,“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弯”,在这里,“绿色的毯子”铺满大地,黄河绘出了优美的回弯,两岸媒体人和台湾青年在这里感受到黄河首曲的良好生态,了解了当地居民守护黄河和玛曲草原的故事。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玛曲湿地是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被誉为“黄河之肾”。在这片草肥水沃的河畔,有一位“拾荒者”,他的名字叫卓玛加布。为了守护河畔和草场的生态环境,卓玛加布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2003年,卓玛加布开始带领达尔庆村的村民治理村子的环境卫生,最初做的事情就是拾捡散落在草场上的垃圾。从此,“那个拾垃圾的人”就成了卓玛加布的“代号”。卓玛加布对这个“代号”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的心里,是黄河和草原孕育了世世代代的玛曲人,污染黄河和草原的行为是让他内心不能容忍的。当然,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强,对卓玛加布的行动非常不理解,认为他是在“浪费时间”。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接受采访的卓玛加布和台湾青年蔡孟轩合影(摄影:王毅)

 

听到这里,台湾青年蔡孟轩问卓玛加布:“您为什么要‘捡垃圾’呢?又是如何说服家人和周围人支持您的?”卓玛加布回答说:“对我来说,这片土地(玛曲草原)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跟人类一样,年轻的时候都身体康健,长大了就会生病。现在环境生了病,就需要我们爱护它,回馈它。”就是这样的理念支撑着卓玛加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渐渐地,家人和村民们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大家一起加入到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列。

 

然而, “捡垃圾”并不是卓玛加布保护环境过程中想做的唯一的事情。看着一些草场逐渐在沙化,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仅靠“捡垃圾”无法从根本上守护住这片美丽的草原。于是,卓玛加布从2014年开始在黄河边的一座小山丘上种植高原柳,一下子就种了1000棵!第二年,他带领着亲朋好友在玛曲草原上的一个治沙点,又种下了2000棵柳树苗、播撒了2000斤草籽。为了提高树苗和草籽的成活率,他特意邀请四川若尔盖草原上有治沙经验的专家来指导……卓玛加布说,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里,大家都重视环保了,玛曲就一定能成为美好的乐园。

 

采访结束了。蔡孟轩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卓玛加布大叔的事迹很打动我。他就像一个小小的齿轮,在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小齿轮’,那我们生态环境这个‘大齿轮’就会更好更快地转动下去。”

 

在“黄河第一弯” ,台湾青年对话玛曲草原上的环保卫士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摄影:王毅)

 

据了解,近些年来,玛曲县政府推动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全力推动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河玛曲段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玛曲湿地也成为了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展开全文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2023-08-17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赛马节马场跑道(摄影:王毅)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参赛选手策马奔腾,驰骋赛场(摄影:王毅)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在赛马节上策马扬鞭的选手(摄影:王毅)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何婧、霍建阳、王奇英):骏马奔腾,你追我赶。8月16日,“说如意甘肃”采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参加采访团的两岸媒体人亲身感受了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玛曲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节,领略了参赛选手策马扬鞭的飒爽英姿,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瞬间。

 

赛马活动是玛曲草原人民最喜爱的体育文化活动之一。至今,玛曲县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格萨尔赛马节,成为甘(肃)、青(海)、(四)川三省地区规模最大、奖金最高、参赛选手最多的赛马盛事,有着草原上的“奥运会”“世界杯”之称。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马术协会授予玛曲县“中国赛马之乡”的称号。今年的赛马节是甘南州70周年州庆的分项活动之一,从8月13日开始到17日结束,历时5日。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正在观看赛马比赛的观众(摄影:王毅)

 

玛曲县格萨尔赛马协会理事长尕尔考介绍说,今年有48个代表队、1000多匹马参加比赛,设有不同距离的速度赛、耐力赛等七个比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观看比赛和旅游的人有十几万。为更好地开展这项群众体育活动,玛曲县对格萨尔赛马中心进行了改扩建,比赛跑道从以前一圈1000米增加到1600米,看台座位数增加到8000个,不仅为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提供了更加专业的赛马场地,也为周边群众和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观赛环境。

 

在本届比赛中获得2000米速度赛冠军的青海省藏族骑手柏柏高兴地说:“县里为我们赛马手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新修的赛马场环境也非常好,我明年还要来参加比赛。”

 

玛曲,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黄河”。玛曲县位于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甘肃省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严酷、唯一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径 433 公里,玛曲县境内有 563 万亩湿地资源,水源补给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功能,是维系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玛曲还是河曲马、阿万仓牦牛、欧拉羊和河曲藏獒四大优良畜种的中心产地,“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赛马之乡”“世界最美湿地草原”“格萨尔发祥地”“藏民歌弹唱故里”等文化旅游品牌享誉国内外。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台湾青年邱庆龄(左)向玛曲县格萨尔赛马协会理事长尕尔考(右)了解赛事情况(摄影:王奇英)

 

两岸媒体人走进甘南体验赛马活动

 

台湾青年邱庆龄(左二)与赛马节嘉宾合影(摄影:王奇英)

 

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台湾青年邱庆龄跟随采访团在赛马现场观看了比赛。他曾经参加过马术培训,因此对观看赛马最为期待。在观看比赛后,他表示,现场观看赛马比赛让人热血沸腾、心情激动,自己也好想去参加赛马。看到现场观众吃着小吃、痛快地为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选手加油、呐喊,幸福感满满。邱庆龄还对记者说:“通过采访赛马节的裁判和选手,我体会到他们到这里来不仅是切磋赛马的技艺,更是大家在一起欢聚、交流,非常欢乐。马在我心里是一种神圣的动物,游牧民族家家都是与马为伴。这里的人、动物和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联结,让我很感动。”

展开全文

行在陇上 情牵两岸——“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2023-07-26

盛夏七月,来自两岸及香港23家媒体的43名记者相聚甘肃,在16日至24日间,一路行经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进行为期约一周的“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

 

采访团团长、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斌华表示,甘肃省在很多台湾同胞心目中,是历史、文化和诗歌中的中国。记者们生动、鲜活的报道,能让台湾同胞从历史的甘肃走进现实的甘肃,从一个侧面了解发展进步、丰富全面的新时代大陆,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蓄更多正能量。

 

在这场千里之行中,两岸媒体用脚步丈量大美甘肃,以报道记录活力甘肃,共同绘就情牵两岸的“丝路连线”。

 

共赏生态风光 回味千年诗情

 

行在陇上 情牵两岸——“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甘肃山丹马场风光(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祁连山北,山丹马场,绿草如海,畜群如云。

 

这里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军马场之一,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如今,这里已成为甘肃张掖生态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马场职工刘国年骑着爱马“果果”,驰骋于蓝天绿地间。牧马数十载的他,亲历了近十年间祁连山生态变化:“山绿了、水更清了。”

 

行在陇上 情牵两岸——“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在甘肃山丹马场上,来自台湾的新媒体人林惟纲举起手机,与风姿各异的骏马合影留念(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好幸运!能够来到这里,见到这么美丽的草原和骏马!”来自台湾的新媒体人林惟纲举起手机,与风姿各异的骏马合影留念。

 

《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漫步茵茵绿草之上,沉醉于塞上美丽风光。

 

蔡淑娟感叹,曾在教科书里读到过“天苍苍,野茫茫”“离离原上草”“祁连山下好牧场”,此前遗憾未曾得见,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记录西部发展 见证时代新变

 

陇中之地曾被打上“苦瘠甲于天下”的贫苦印记,而如今,这里凭借现代农业的发展,蜕变为瓜果飘香的沃土。

 

位于戈壁滩上的民乐工业园内,占地20万平方米的智能大棚赫然矗立。

 

行在陇上 情牵两岸——“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甘肃民乐工业园内的智能大棚(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棚顶之下的玻璃温室,浓缩了荷兰、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源,使原本产自异国的优质串番茄在河西走廊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种番茄拥有整齐成串的独特造型,而且口味清爽,目前已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往大陆各地。

 

“红红火火”的串番茄农业,让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蓝孝威颇感兴趣。

 

“这个项目利用戈壁荒滩生产果蔬,不占用耕地资源,让人惊叹之余,也感受到大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蓝孝威说,希望两岸在改良农业领域有更多交流合作机会。

 

行在陇上 情牵两岸——“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甘肃敦煌光电产业园内用于光热发电的定日镜(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在金昌,智能化环境正改善“镍都”矿工的劳动条件;在敦煌光电产业园,万余面定日镜围成同心圆,以创新形式实践“用光发电”……一路走来,两岸记者亲身感受河西走廊里的新发展、新科技。

 

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副董事长马詠睿说,在河西走廊我们看到了大陆在农业、电力、矿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受到了大陆建设大西北的坚定决心,“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将发挥更重大的价值”。

 

亲临历史古迹 感受两岸同心

 

“让更多人看到敦煌艺术,这是我的愿望。”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我们与台湾合作多年,和很多学者都是老朋友。”

 

据赵声良介绍,敦煌研究院曾在台湾举办多次展览,并与台湾学界在敦煌数字化修复等多个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采访团中,不少台湾记者心中怀揣相似的愿景。走入敦煌莫高窟前,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蔡仪洁对敦煌艺术认真做了功课。

 

“其实,敦煌的壁画不是那么神秘、难懂。”蔡仪洁将敦煌壁画类比为古人向百姓传播佛教的“连载漫画”,“希望通过我的影片,能让更多台湾民众对敦煌艺术感兴趣”。

 

铜奔马造型的“小绿马”玩偶、绘有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丝巾、肃北蒙古族民众赠予的哈达……离开甘肃时,台湾记者们的行李中,满载他们对丝路文化的喜爱与留恋。

 

对台湾中视记者严珮瑜而言,一份带着浓浓乡情的“关照”,令她倍加珍惜。“关照”上写着:“严珮瑜系艋镕人氏,经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前往西域……”

 

“艋镕”,正是台北的古称。“我之前完全不知道!”严珮瑜难掩内心的惊喜。

 

行在陇上 情牵两岸——“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侧记

 

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游览(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台南旧称‘承天府’,金门岛曾叫‘浯州’……”在嘉峪关为游客颁发“关照”的“关长”李森说,这里接待过数不清的台湾游客,久而久之,宝岛台湾的古地名也逐一记在了他的心里。

 

历史上,作为明长城最西端关口,来往行人通过嘉峪关,守关官员会检验身份,并颁发通行凭证。

 

当地人说,不论远行至何方,都会留下家乡的印记,这便是“关照”的意义。新华社记者 黄扬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