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的风,新竹的米粉……

编辑:何婧|2023-01-12 21:08:1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奥密克戎,没有多少人能躲过这种病毒的攻击。我被它击中了,高烧,将近40度,浑身酸痛,外加扔在身旁堆成小山似的卫生纸……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想家,尤其最想念家乡的美食。躺在床上,躯体经历着痛苦的煎熬,心灵却自由地飞回了故乡——台湾新竹,那里有我最熟悉的风景、美食,有我心中最牵挂的人……

 

新竹的风,新竹的米粉……

 

本文作者(左一)和父母在新竹的海边

 

新竹,最大的特点就是风大,这在整个台湾岛上都是有名的。那强劲的落山风造就了著名的美食——新竹米粉,因为悬挂在户外的米粉被强劲的山风吹得Q弹可口。岛内的人,或者来台湾旅游的人,走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份新竹米粉。

 

既然特产是米粉,那么,炒米粉自然就是新竹最有名的菜色了。我对炒米粉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小时候随外婆在庙上吃的那种。每个月例行的庙会结束后,庙方都会炒上一大锅米粉供工作人员和信众们食用,权当是工作餐了。由于是庙方制作的,享用米粉的人们就会从心里觉得有一种护祐的意思。于是,大家拿着碗、排着长队,赶到庙门口领取热腾腾的炒米粉,那情景就像准备开演唱会一样,很是热闹。

 

新竹的风,新竹的米粉……

 

外婆不识字,也不会讲普通话,但是她对神明非常虔敬。她一手拿着碗,一手牵着我,在队伍里和邻居们聊着家常:杨丽花歌仔戏演到哪里了,市场里哪一家的菜卖贵了,如此种种……当时的我,身躯小小的,抬起小眼睛往上看,满眼都是大人们黑压压的身影。我害怕被人群冲散了,所以紧紧地拉着外婆的手。至今回忆起来,我都忘不掉外婆那双很有特点的手:满是又粗又厚的茧,无名指上缺了一块指甲盖。

 

新竹的风,新竹的米粉……

 

作者阿嘉在新竹的书店

 

终于领到炒米粉了,我跟着外婆坐在庙口的红色折叠塑胶椅上享用。外婆很温柔,看我吃东西老是被烫到,就教我吹三下再入口。吃着炒米粉,外婆跟我聊着天。她问我:“今天学校教了什么呀?”我嫌她总是问我这个问题,于是明知道她听不懂普通话,却偏偏用普通话回答她。听着我说普通话,外婆便不再向我提问了……吃完炒米粉,她带着我把椅子叠好后归位,再走进庙里添点香火钱,双手合十、和神明打过招呼,然后牵着我的手回家。

 

新竹的风,新竹的米粉……

 

阿嘉在新竹的山里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很多往事都被新竹的大风吹得无影无踪了,然而我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庙口炒米粉的香气,记得外婆长满老茧的双手,记得她手上的无名指缺了的那块指甲盖的形状。

 

离开台湾新竹,我这两年一直在大陆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我曾经花了大半年时间走过九个省份,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的九个省份。我近距离感受着这片千年土地的脉搏,倾听那里的人们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我参加黄河文化大会,与全国各地的选手们一起触摸黄河古老文化的深厚内涵。就在前两天,厦门市湖里区成立了五缘文化交流促进会,我非常荣幸地出任特邀理事,有机会与两岸各界贤达紧密携手“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两岸故事”。

 

新竹的风,新竹的米粉……

 

本文作者在大陆参加第三届海峡青商论坛活动

 

在大陆行走的地方越多,我越发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人民情感相通。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大陆朋友都感染了新冠病毒,经历了同样的痛苦。我被病毒击倒后,大陆朋友送来满满的关心。没有人埋怨我“你生病很耽误我的事耶”,而是安慰和鼓励我:“阿嘉呀,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呀等好利索了再说哈”。很多朋友还向我介绍他们尽快康复的好办法,让我心里暖暖的。

 

写到此刻,冬日的阳光打在背上,好暖好暖。我要继续去感受生命华丽的乐章了,希望你也有这么一方小小的阳光暖身暖心。我想引用心经所言,祝福大家都能“度一切苦厄”。(作者:阿嘉)

“源·缘——闽台艺术展”亮相国博

2023-01-09
展开全文

1月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源·缘——闽台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展示了超过四百件闽台艺术作品,从戏曲、民艺及工艺美术、文学、书法、美术等不同的方面,深入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

 

本次展览分为“同宗同源 敦亲睦族”“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妙笔生花 写意中华”四个部分。

 

序厅“同宗同源 敦亲睦族”通过族谱、家谱、古渡口路亭碑拓片、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土壤等展品与抽象的闽南红砖建筑元素结合,展现中华民族“重土恋家、重视血缘”的文化传统。

 

第一单元“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通过南音、芗剧(歌仔戏)、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及现代戏等戏曲形式,展现闽台语言同系,闽台人民通过共同的戏曲传统所表达出的情感联结。

 

第二单元“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 围绕闽台共同的生活习惯、信俗等,结合两岸工匠、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民间工艺以及工艺美术作品,展现闽台同根同源的展览主旨。

 

第三单元“妙笔生花 写意中华”通过文学、书法、绘画、漆画等艺术形式展现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地文化渊源深厚。

 

据悉,本次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出,开放至4月9日。

 

人民网电 记者刘微

收起全文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2022-12-30
展开全文

2022年的台海局势实在不平静。有台媒说,2022年的台湾处在近些年来最动荡的时刻。尽管如此,台湾社会的绝大多数民众坚持认为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应该继续谋求两岸和平。

 

岛内《远见》杂志最近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主张两岸应该增加互动的比例接近六成;超过半数的民众不愿意亲自或者送家人上战场,这在20岁-29岁青年群体里表现得最为突出。这说明,谋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但是,民进党当局置主流民意于不顾,逆潮流而动,坚持所谓的“抗中保台”,以谋求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继续执掌政权。当然,眼看着“抗中保台”牌逐渐失灵,不仅被台湾大多数民众识破,还让民进党在上个月的“九合一”选举中失分多多,于是民进党最近换了一个口号,让“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赖清德抛出了所谓“和平保台”的提议,试图将民进党打扮成区域和平和台海和平的追求者,将大陆方面渲染为要改变台海现状的压迫者。另外,民进党当局继续推动“以武谋独”,决定延长台湾地区的义务兵役时间,从现在的四个月延长至一年。延长义务兵役时间的决定立即招致台湾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说,改善两岸关系是要增进两岸之间和平交流互动,不是要民进党当局在大陆面前以武抗衡。

 

谋求两岸和平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尽速改善社会经济现状是台湾社会多数民众最关心的议题。2022年的台湾经历了罕见的通货膨胀,CPI连月增幅超过3%,创下十几年来新高,而基层劳工实质薪资不涨反退。这在台湾选出的2022年度代表汉字就有充分的体现——“涨”!排在其次的是“撑”“骗”“假”等一系列负面含义的字眼,说明台湾社会经济状况不佳已引发多数民众强烈不满。至于对2023年的经济前景展望,台湾多数民众持悲观态度。《远见》杂志的民调显示,认为来年经济继续变差的比例高达43%,认为能变好的比例仅占31%。因此,和平发展两岸关系成为大多数民众向往的目标。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二是民进党当局的政治信用在岛内民众心目中破产。在台湾地区2022“九合一选举”中,民众看不到民进党候选人的政见主张,满眼看到的是连环爆炸的各类弊案,尤其是绿营中所谓光鲜亮丽的政治明星如林智坚、郑文灿、蔡适应等人都被曝出有重大问题。选举过后,民进党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地追杀政治对手,放任“黑道”“黑金”合流……对此,在上述民调中有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应该让民进党在2024年下台!

 

三是大陆持续对台释出善意与美国不断“掏空”台湾形成鲜明对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不动摇,坚持“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主张更精准地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更有力反制外部干涉势力。2022年的台海确实经历了惊涛骇浪,但大陆依旧坚持“以融促统”,各省市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措施不断丰富升级,对台释出的善意与岛内期盼两岸和平互动交流的声音形成良性互动,也使两岸关系转圜的空间不断扩大。相反,美国大幅升高打“台湾牌”的强度、频度和力度,已经引发岛内各界的强烈不满,尤其是美国逼迫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等行为加深了台湾社会的疑美情绪,也使美台勾连在岛内愈发不得人心。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维护台海和平、促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也是两岸民众共同的心声。但是,和平不会从天而降,谋求和平环境需要两岸民众共同努力。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衷心希望两岸民众和衷共济,勿让“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破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两岸民众齐心聚力,两岸关系必定能够行稳致远。(作者:李牧野)

收起全文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2023-01-03
展开全文

哪些中国文化遗产最引人关注?

 

搜索引擎大数据显示

 

甲骨文成为文化遗产中的搜索量冠军

 

近半年来,“甲骨文”相关内容的

 

搜索热度快速增加,环比上涨38%

 

它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

 

引领了一波“最潮中国范儿”

 

↓↓↓

 

神秘“天书”有了新玩法

 

嘻哈歌曲、动画片、互动装置展出……

 

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甲骨文

 

已不仅仅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

 

而是出现在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两只手把门闩一拔

 

门打开了,一颗心飞出来

 

这就是‘开心’”

 

这套甲骨文表情包广受欢迎

 

目前累计被发送了930多万次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用拼音就能在电脑上打出甲骨文

 

这套字库的发明

 

使得甲骨文可以

 

作为一种“活”文字被使用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这座以殷墟甲骨

 

为主题的虚拟小镇

 

可以带你远程体验殷墟文化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当古老文字遇上新科技

 

来自商朝晚期的甲骨文

 

距离它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123年

 

目前仍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仍未破解

 

面对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甲骨文研究工作利用科技找到了突破口

 

以这组拓片为例

 

用肉眼几乎无法看出相似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然而,人工智能可以

 

根据图像本身的纹理信息

 

判断出它们是重复的

 

有了这种对应关系

 

研究人员就能将这些拓片叠加拼合在一起

 

获得一个更完整的拓片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现在,用人工智能将一张拓片

 

与另外18万张拓片逐一比对

 

只需要3~5分钟

 

结束了拓片整理需要耗费数年的历史

 

酷炫!原来你是这样的甲骨文

 

目前

 

甲骨文智能拼合、甲骨文智能识别等

 

不少新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还能不断提速

 

一页页揭开埋藏地下数千年的

 

灿烂文明长卷

收起全文

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2023-01-10
展开全文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两岸同胞相向而行,不断走亲走近。由中国台湾网发起的“写给海峡彼岸的一封信”网络主题活动,受到广大在陆台胞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他们有的是深耕地方产业的台商代表,有的是两岸交流领域的资深人士,有的是初到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还有两岸婚姻家庭中的台胞小朋友……

 

2022年,他们过得怎么样?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小台胞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青衫磊落泛归航,落叶归根又生根

 

“乡愁只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当你想我们时,我和你母亲也想着你。”这句深挚诗性的话语,出自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写给儿子的家书。在对抗“台独”势力时,戚嘉林是一名斗士,横眉冷对“绿色独裁”;但在孩子面前,作为慈父的戚嘉林既是“孺子牛”,更是领航人。

 

戚嘉林在家书标题中,化用金庸《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中的诗句,用“青衫磊落泛归航”描述儿子来大陆勇敢追梦、筑梦之行,全文意气挥洒,侠气逼人。他在信中表示,儿子从小对中华文化深感兴趣,很大原因就是源自对金庸作品的热爱,因为金庸笔下描绘出很多祖国的大好河山。

 

戚嘉林写道,见你时时读到忘我,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是溶于血脉中对故土的羁绊,忧是从小就少了机会带你领略。但后来,儿子大学时期,有机会到大陆参加两岸青年交流的活动;两年前,又受到戚嘉林的鼓励,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MBA,跨出舒适圈,只身前往上海工作。

 

对儿子在大陆的未来,戚嘉林充满期许。他在信中写道,去看看国际性的大都市,去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去听听两岸青年不一样的声音。台北太小,万万不要画地自限。望你在大陆,为定格在爷爷奶奶记忆里的故乡,作一番见证。你的努力,便是落叶归根又生根的最好证明。

 

“我们中华民族现在的强大,除了大陆同胞的努力,更是要透过两岸青年锲而不舍的携手打拼,才能更上一层楼。”戚嘉林在文末写道,“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也很高兴,你这一代肯定会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手写家书抵万金,小台胞真情讲述真实的大陆

 

本次活动中,来自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的两位11岁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姐弟是年龄最小的参与者,但他们的亲笔家书却在两岸搞出了“大动静”。这对姐弟俩共同创作的诗歌体书信《我想告诉你》,通过小朋友的视角讲述了大陆的真实面貌。

 

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小台胞蔡文珊(左)和蔡元熹(右)的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如果你问我,在天津和台北有什么不一样?我想告诉你,我现在天津,这里有条台湾路;我的家乡在台北,那里有条天津街;”小朋友的笔触稚嫩自然,但其中蕴含的巧思和趣味让人不时莞尔,倍觉感动。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手写下来,并录制了朗诵视频,在中国台湾网抖音、快手等平台收到大陆网友的一片点赞。不少网友留言“我居然哭了!”“为什么我眼泪都看出来了!”“好感动!”“两位小朋友非常棒”。

 

蔡文珊、蔡元熹生长在两岸婚姻家庭中,幼时常年跟阿公阿婆在台湾生活,上小学后跟随父母到大陆生活和学习。两岸间的生活经历,让姐弟俩对生活在海峡两岸的至亲和小伙伴都抱有同样的惦念和情感。他们希望通过这封儿童视角的“家书”,让台湾的小朋友能够对大陆多些了解,也为“两岸一家亲”种下更多的种子。正如信中所写,“愿我们架起两岸之间友谊的桥梁,传递着两岸的风土人情,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美德。”

 

从初学乍练到独当一面,来大陆是无悔的向往

 

“这个暑假之前,苏州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现在,苏州是一页精彩的实习履历,是不一样的生活阅历,是一段初到这里在新视野下的新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大三在读台生张瑄育在信中讲述了自己在苏州实习的经历,她钟情于姑苏古城的古雅静谧,更被当地“园林式”的生活方式“甚慰紧绷的神经”。

 

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张瑄育在明基电通实习。(中国台湾网发)

 

她在信中写道,从台湾到大陆,从懵懂到成熟,从初学乍练到独当一面,都是这个月的历程,这是一笔难忘的宝贵财富。“在苏州实习的日子里,我还结交了许多同在大陆的台湾朋友,很幸运可以在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与他们相遇。”她也期待,以后有机会还能再与苏州结缘。

 

台湾青年张毓中的经历与张瑄育有些相似,而他选择筑梦的城市是首都北京。“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是在夏天。2015年的北京大学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未名湖畔风光优美,漫步在校园里,我畅想着百年来历史人文,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参与者之一。或许便是在那时,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大陆的时光,张毓中可一点没闲着。他担任过企业市场总监,写完了一本书,旅行过内蒙古、浙江、上海、广西等地,更带着父亲返乡寻根。现在的他有了多重身份,他是在京奋斗的台湾青年,是自媒体创作者,是摄影师。他选择用自己的双眼与双脚,见证这块土地。在他看来,这就是他所向往的“中国梦”。

 

用脚丈量祖国山河,用心感受大陆发展

 

“2012年,我第一次来到厦门,踏上祖国这片热土,眼前的一切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祖国大陆的想象。”转眼间,厦门大学在读台籍博士生张博森已在大陆生活十年。

 

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张博森在上海外滩。(图片由作者提供)

 

回顾青春十年,张博森感慨万千,“青春十年,我搭乘‘经济发展快车’在祖国大地上自由驰骋,用双脚丈量祖国山河”“青春十年,祖国科技进步增进民生福祉,无不彰显自立自强、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青春十年,在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脚步中,我听到了人民的呼声”……

 

张博森在信中写道,新时代的台湾青年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共享祖国盛世。此生无悔入华夏,初心不改中国魂。

 

在大陆工作、生活已有30余年的台商陈定国,喜欢以骑脚踏车或步行的方式感受着祖国大陆的发展变化。这些年,陈定国去过西藏、青海、云南等很多地方,也和朋友自驾去过新疆。他在信中感慨,“祖国大陆太大,我越了解越敬畏,也深感自豪。”

 

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袁晴阳在内蒙古。(中国台湾网发)

 

台湾青年袁晴阳对此也心有戚戚,她在主题为“祖国那么大,我想去看一看”的信中写道,大陆真的有太多旅游景点和数不尽的人文历史等着我们去挖掘探访,兴许穷尽一生都走不遍、记录不来、学习不完。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参与本次活动的台湾同胞通过一封封“书信”讲述的故事,也是许多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其中蕴藏的温情与感动,正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

 

走过2022,展望2023,大陆方面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助力台湾同胞参与民族复兴进程。(文/中国台湾网评论员 高旭 张亚静 审校/许辉)

收起全文

真实的大陆是什么样子?两位在陆小台胞手写“家书”告诉你

2022-11-29
展开全文

编者按: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两岸同胞当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为全面展现两岸同胞期盼走近走亲的强烈心声,奏响“强国有我、统一有我”的时代强音,中国台湾网特发起“写给海峡彼岸的一封信”活动,欢迎亲历、见证两岸融合发展的两岸同胞直抒胸臆、云端对话,讲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铸牢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故事。

 

真实的大陆是什么样子?两位在陆小台胞手写“家书”告诉你

 

小台胞蔡文珊(左)和蔡元熹(右)的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今年8月,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的两位11岁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姐弟共同创作了一首诗歌体书信《我想告诉你》,向台湾小朋友讲述他们视角下的大陆样貌。

 

蔡文珊、蔡元熹生长在一个两岸婚姻家庭,幼时常年跟阿公阿婆在台湾生活,上小学后跟随父母到大陆生活和学习。两岸间的生活经历,让姐弟俩对生活在海峡两岸的至亲和小伙伴都抱有同样的惦念和情感。他们希望通过这封儿童视角的“家书”,让台湾的小朋友能够对大陆多些了解,也为“两岸一家亲”种下更多的种子。正如信中所写,“愿我们架起两岸之间友谊的桥梁,传递着两岸的风土人情,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美德。”

 

以下为书信内容:

 

《我想告诉你》

 

亲爱的台湾小朋友:

 

如果你问我,大陆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告诉你,这里的山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就像妈妈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保护着她的每一个孩子。

 

如果你问我,大陆的河流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告诉你,这里的河流波澜壮阔,奔腾不息,就像妈妈长长的手臂,拥抱着滋润着她的每一个孩子。

 

如果你问我,大陆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告诉你,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传承的文化瑰宝,

 

也能体会到现代化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与快捷方便。

 

如果你问我,大陆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告诉你,这里的老师认真负责,和蔼可亲,无私地把每一点知识传授给我;

 

这里的同学活泼可爱,热情善良,我们的友情如花儿一样美好如水晶一般珍贵。

 

如果你问我,在天津和台北有什么不一样?

 

我想告诉你,我现在天津,这里有条台湾路;

 

我的家乡在台北,那里有条天津街;

 

我在天津可以品尝到台北正宗的卤肉饭和珍珠奶茶,

 

我在台北可以吃到天津味道的糖炒栗子和热腾腾的煎饼馃子……

 

妈妈告诉我,迷路的孩子只有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才是安全和幸福的;

 

如果走错了方向,就再也不会有温暖和安宁。

 

爸爸告诉我,大陆和台湾一水之隔,咫尺天涯,两岸自古就是一家人,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亲爱的台湾小朋友,有空可以到大陆来看一看;

 

亲爱的大陆小朋友,以后一定也要到台湾去玩一玩。

 

愿我们架起两岸之间友谊的桥梁,传递着两岸的风土人情,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美德。

 

愿我们脚下的每一方土地都能更加繁荣昌盛!

 

真实的大陆是什么样子?两位在陆小台胞手写“家书”告诉你

 

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的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真实的大陆是什么样子?两位在陆小台胞手写“家书”告诉你

 

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的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真实的大陆是什么样子?两位在陆小台胞手写“家书”告诉你

 

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的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