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作为一名台湾青年,我到过祖国的西部边疆学习、考察和研究,赴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学校支教,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我从事过新闻传播方面的教学工作,还创办了‘两岸同舟’新媒体平台,致力于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汇聚台湾爱国青年统一力量。”台湾青年张立齐在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青年分论坛上说。
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青年分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服务乡亲,沟通两岸——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促民族复兴伟业”,来自海内外的大约300位台胞与会,他们围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绽放青春异彩,共创美好未来”“非遗所思、畅享未来”等议题,在经济、青年、文化三个分论坛上深入交流。
毕业于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张立齐说:“在乡村振兴、科研教学、电商直播、互联网新媒体等领域,都有台湾青年的身影,我们在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发光发热。”现在,张立齐每年都要带着来自台湾的亲朋好友参与两岸交流活动,在大陆各地走走、看看。谈到在祖国统一进程中台湾青年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时,张立齐引用了北京大学台湾同学会先辈洪炎秋先生哀悼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张立齐说:“我们除了要有清醒的历史认知外,更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凌友诗在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凌友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欧美、台湾地区来了这么多台胞参加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有许多台湾的与会嘉宾我是第一次见面,这让我看到大家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平发展的殷切期望。”凌友诗认为,融合是统一最重要的基础。如果台湾同胞对大陆了解了,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者把自己的事业、家庭与大陆发生了某种联系,他们支持统一的意愿就会更加强烈。
“我愿意承担起这一使命,努力成为一座桥梁,鼓励更多的台湾年轻人去探索真实的祖国大陆,去体验多元文化,去了解丰富的历史。” 第一次参加台胞社团论坛的黄文翰说。黄文翰是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台湾人,他希望尽可能多地为两岸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表示,相信通过建立更多的友谊和合作,可以加深两岸之间的联系,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第一次参加台胞社团论坛的黄文翰在采访时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为两岸交流作出贡献。
在江苏无锡创业的台湾青年李学文把台湾的精致农业带到了祖国大陆。他说农业相关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要,同时也能缓解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焦虑感。他希望自己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贡献属于当代青年的青春力量,让农业浪漫起来,推动农业成为两岸新农人追梦、逐梦的广阔新天地。
致力于闽南文化研究的李姿莹希望在文化领域为两岸融合贡献更多力量。她认为文化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基因,是集体记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发挥祖籍地的优势,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这让李姿莹深受鼓舞。
台商吴天玺致力于推动豫台经济文化交流,她告诉记者:“作为祖国大陆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人文交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后还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在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发表讲话说,要助力两岸融合发展,让更多台湾同胞共享大陆现代化建设的广阔机遇和发展成果,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认同。只要广大台湾同胞坚守民族大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定能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作者:马晓叶、王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