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清晨,老人都会站在父母的老照片前恭敬地说:“这一天开始了,希望你们老人家保佑我们能够平安顺利”。这是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每天都要做着的一件事。

 

这位老人名叫高秉涵,1935年出生在山东菏泽,13岁那年,他随国民党军队离开菏泽到了台湾。几十年过去了,回故乡成了高秉涵心中最大的牵盼。高秉涵的妻子石慧丽老人对记者说:“他真的是逢年过节都想爸爸妈妈,想家乡菏泽。天天在念叨,我是菏泽人。”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1948年,高秉涵离开菏泽前与母亲的最后一张合影

 

高秉涵老人创作过一首诗,“幼出菏泽,老羁台北。离家少年,已届耄耋。似风中浮云,似水上浮萍。时而天之涯,时而海之角。幼从零中来,老从零中去。人生叹苦短,去日愁苦多。哀我这一生,天涯一过客”。这首《天涯一过客》道出了高秉涵老人对当年被迫离开家乡的万般无奈,也道出了浓浓的乡愁……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高秉涵朗诵自己创作的诗《天涯一过客》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到了高秉涵老人最思念家乡的时候。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老人不能回到老家山东菏泽,不能亲手为先祖扫墓。于是,在清明节到来之前,老人就拜托老家的晚辈,代他祭奠先祖。然而在台湾,在高秉涵的家里,遥祭先祖的仪式是必不可少的。高秉涵与太太提前准备好了祭品,要在清明节给逝去的父亲、母亲以及祖宗的牌位上香,以示追思。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山东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虽然我身在台湾,我的家在台湾,但我的根在山东菏泽。一到菏泽,我就感觉回到了家。”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高秉涵和妻子石慧丽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有30多万人时隔40年重回大陆。1991年5月,高秉涵第一次从台湾回到菏泽。回忆起那段经历,老人激动地说:“我是春天出生的,我的乳名叫‘春生’。那年我刚刚进村,就听到有人喊‘春生来了!春生来了!’,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往下掉。对于我这个离乡40多年的人来说,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亲切,甚至家乡的狗叫声和蝉鸣声都让我思绪万千。”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1991年,高秉涵第一次返乡探亲时与堂爷爷相见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1991年,高秉涵第一次返乡回到母校高庄小学

 

从第一次踏上回故乡之路开始,高秉涵抱着一坛又一坛老兵的骨灰回到大陆,让那些往日亲如兄弟的老兵能够安心回到故乡的怀抱。在30多年间,他已经帮助两百多名老兵叶落归根。因为他是当年一起离家去台湾的伙伴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到了台湾又学习了法律,当上了律师,所以老兵们都把叶落归根的重任托付给了他。在高秉涵看来,这是伙伴们的嘱托,更是自己的使命。他说:“过去,是老兵哥哥们牵着我的手,一路艰难地把我从家乡带到了台湾,我才能有今天的生活。现在,我要抱着他们的骨灰,从台湾回到家乡。我是在实践我的承诺,我是在报恩。”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高秉涵在擦拭家中存放的老兵的骨灰盒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祖国大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地方很难辨认出往日的模样,许多地名也早已改变,况且在台湾,每次办理骨灰返乡的程序都很繁琐,最长的可能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有的老兵没有等到高秉涵帮他们找到故乡就仙逝了,很多老兵的骨灰被暂时寄放在高秉涵家里。直到今天,他的家里还有一坛没有踏上回乡之路的骨灰。在高秉涵的心中,老兵们的骨灰放在家里就像他们本人还在自己身边,他可以时不时跟这些老伙伴说上几句话。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高秉涵的女儿高士珮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家里存放着不同姓氏甚至不认识的人的骨灰,难免有些忌讳。高秉涵的女儿高士珮小时候对此很难接受,同学们也都不愿意来家里玩。她问爸爸,为什么她感觉自己家和同学们的家不一样?上大学以后,高士珮才慢慢理解父亲的苦心,觉得父亲做的事情很伟大,她也努力帮助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有抱有希望的人在我父亲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光。他(父亲)就是我的光。”高士珮对记者说,“帮助这些老兵回到故乡是父亲的动力所在。他现在快90岁了,依然谈吐自如、步履矫健。也许正是因为他帮助了这些人回家,反过来这些人也在帮助父亲,让父亲的光和热一直在发散。”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高秉涵一家的全家福(前排是高秉涵和妻子石慧丽。后排中间是大儿子、左边是小儿子、右边是女儿)

 

与高秉涵相濡以沫六十多载的石慧丽老人非常理解丈夫,默默地给了丈夫很大支持。高秉涵对记者说:“我的太太比我更伟大。”在石慧丽的心中,丈夫就像竹子一样挺拔、中空、心胸宽大,待人谦虚又友好。“这样的人值得依靠!”,她说,“送台湾老兵回故乡饱含的是一份浓浓的情感,帮助他们实现回家的愿望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菏泽是我的生命源头,我忘不了故乡”

高秉涵手持“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杯在父母墓前留影

 

如今,年近90岁的高秉涵老人仍在帮助已故的台湾老兵叶落归根。他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2018年,他成立了“洄源文化交流发展协会”,为的就是发动尽可能多的后辈、组织尽可能大的力量,大家一起帮助台湾老兵回到故乡。高秉涵老人说:“‘洄源’,就是回去的意思,就是要落叶归根,就像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一样。”

 

老人还告诉记者,每逢清明时节,他越发想念山东菏泽,想念故乡的味道——菏泽的烧饼、菏泽的羊肉汤、菏泽的荷花……。他盼望等到疫情缓解一些,能再次踏上回故乡之路,回菏泽老家看看。(作者:如之)

 

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4月3日举行

2022-04-03

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4月3日举行

 

三月初三,溱洧之滨,惠风和煦,春意盎然。

 

4月3日上午,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郑州新郑黄帝故里以线上拜祖方式隆重举行。全球华人通过观看直播、网上拜祖等方式,跨越时间空间,“云”聚黄帝故里,共同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华夏祈福祈愿祈新程。

 

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承办,新郑市人民政府执行。

 

大典主题仍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鉴于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呈现方式由现场简约而庄重的典制性拜祖仪式、网上拜祖、电视直播、插播网上拜祖和境外拜祖、主持人和专家访谈等共同组成。

 

大典共有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九项仪程。九项仪程前,始祖轩辕黄帝塑像落成揭幕。

 

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静

展开全文

宁波为台胞推出清明“云代扫”服务共融两岸亲情

2021-04-06

献上花束、静默鞠躬、清除杂草、擦拭墓碑……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五林村公墓,81岁的宋祥章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完成了祭扫。随后她拿出手机,拨通了女儿的视频电话。

 

“清明节祭扫是我们祭祖思源的重要形式,疫情原因我们不能及时回来亲自祭扫,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视频另一端,宋祥章的女儿、台湾同胞宋孔亚向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台湾同胞无法在清明节前往大陆返乡祭扫。为此,奉化等地推出了“云代扫”服务,工作人员帮助远在他乡的台胞或协助台胞在大陆的亲属完成祭扫,并通过直播连线、发送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他们,圆台胞祭祖、思乡之念。

 

在奉化区溪口镇桃坑山墓地,宁波市奉化区台联会副会长、溪口镇台侨联会会长蒋云海正与在加拿大的台胞蒋琪琪进行视频通话。80岁的蒋琪琪通过手机视频看到祭扫过程时非常激动。“‘云代扫’的每一步都做得很到位。家乡人的这份心意,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蒋琪琪家人说。

 

奉化溪口籍台胞、侨胞现有580多户,民间台侨组织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往来最为频繁。

 

“疫情暂时阻隔了两岸同胞往来,但阻隔不了海内外亲人间的爱与思念。”蒋云海表示,不少年轻台胞通过“云连线”直观感受到了大陆的发展与变化,两岸同胞情感交流由此得到增进。新华社宁波4月2日电(记者齐琪、顾小立)

展开全文

听两代同胞话乡情 身在宝岛心系故土 落叶归根心之所愿

2021-03-24

“以前我都是在清明前回乡祭祖,今年春节之后我就回来了,而且还买了墓地,打算在这里落叶归根了。”沈高彪对记者说。据了解,今年清明节,远在台湾的奉化人,有些选择网上祭祖,有些则陆续回到家乡,亲临先人墓地祭扫。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路途遥远阻隔不了他们思乡的情愫,山高水阔阻挡不住他们回乡的脚步。

 

随后,沈高彪的妻子杨荣妹操着一口软糯的台湾腔,端上一盘去皮的水果,招呼客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就坐。杨荣妹是地地道道的台南人,比沈高彪小14岁,性格外向,活泼大方。沈高彪34岁那年,经人介绍与杨荣妹认识,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我的丈夫是一个坦白诚实又聪明上进的人。”杨荣妹如是评价她的丈夫。

 

“今年过完春节,我坚持带着我的妻子荣妹回到了这里,我出生的地方。”沈高彪说,自15岁那年被海盗抓去台湾后,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回乡,他便在台南落脚,从军、结婚生子。谈婚论嫁时,沈高彪向杨荣妹坦言自己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但杨荣妹并不介意。沈高彪承诺杨荣妹,一定会在十年之内让她过上好日子。婚后,他便想方设法去干多份活,很有生意头脑的他还买卖土地,与杨荣妹一起种植甘蔗、养羊……终于在十年内兑现了他向妻子作出的承诺。

 

1998年,沈高彪在莼湖街道创办奉化高山果菜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奉化奇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曾一度带动村级集体经济。他还经常做慈善,虽然人在台南,却一直惦记着莼湖的父老乡亲。

 

在教育孩子方面,沈高彪夫妇更是严格要求。“不准有一粒米饭丢在桌上或留在碗内,待人要有礼貌,不可骄傲自大。”父母以优良的家风家训,以身作则,谆谆教导,使得他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循规蹈矩,言行上堂堂正正。

 

“去年我就很想回来了,却遇上了疫情。今年刚过完年,我便申请做了核酸检测,条件允许后立即动身回乡。”沈高彪说,如今他已经87岁了,出生在这里,希望落叶归根,这样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无独有偶,今年69岁的第二代台胞、企业家董小铭,也于春节后回到自己溪口镇上的家,打算在清明前祭扫亲人。董小铭出生在台湾,祖籍溪口镇徐家埠村,他的父母皆葬于奉化状元岙村。

 

“我的父亲叫董春祺,他生前常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从1988年开始连续6次来家乡探亲祭祖,并重新修建了祖墓。”董小铭谈及父亲时说道。1989年,董春祺为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和表达爱乡之情,出资2.4万美元为徐家埠村新建一所小学,取名为“慈晖纪念小学”。后又陆续为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总计11项,共折合人民币70余万元。自1993年以来,他分别以儿子、媳妇等名义在家乡办了8个合资、合作项目,总投资1195万美元。1999年投资300万美元,独资创办了大安陶瓷有限公司。

 

“目前,奉化区有台胞台属1万余人。”浙江宁波奉化区台办负责人表示,如今受政治和疫情影响,两岸交流受阻,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两岸永远拆不了的一座心桥,台胞台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盼望着两岸人民早日团圆,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记者 康诗文 中国台湾网、宁波市台办联合报道)中国台湾网3月22日讯

展开全文

两岸“云端”话清明 冀携手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2021-03-2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20日举行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上,台北会场嘉宾在线用闽南语吟唱唐代诗人杜牧名篇,引起与会者共鸣。

 

会上,围绕“清明文化的生命关怀”“清明文化与民族认同”“清明文化永续传承”等议题,近百位嘉宾学者在“云端”展开热议。

 

“通过举办论坛我深深体会到,清明文化所承载的‘慎终追远’精神信仰在两岸都获得了很好的传承。这对于强化民族认同、深化两岸关系具有深刻意义。”论坛创办人、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院长陈士良说。

 

台湾元智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前院长刘阿荣表示,追求两岸和谐和平稳定的关系,对于民众福祉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积极正向的价值。血缘与文化的传承是当前两岸互动最自然的纽带。两岸大部分民众都了解并遵循清明等民族节庆和习俗,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珍惜。

 

参与论坛的嘉宾纷纷表达了对两岸携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期许,并呼吁通过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清明文化的永续传承。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青少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校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语言叙事、景观生产、仪式展演等校园传承路径,有助于青少年掌握理解清明文化的内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网络渠道宣传清明文化,可以实现跨地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凝聚民族认同,推动“两岸一家亲”。

 

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讲师董致麟看来,经济是两岸融合的主要发展路径,文化将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建议透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及“体验式交流”,吸引年轻人了解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创立于2011年。本届论坛以“尊重生命 永续传承”为主题,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台湾中华两岸关系发展协会及陕西省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受疫情影响,论坛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并分别在上海、台北、陕西设置主会场,在北京、澳门设置分会场。新华社上海3月20日电(记者潘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