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5-11-12 10:10:40 | 来源: 新华社 |

延伸阅读
从三方面理解:
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不断丰富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先“三步走”战略设想提前了15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时,明确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党的二十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8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必须准确把握和合理界定“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考虑到发达国家门槛值调整、国内物价水平和汇率变动等不确定因素,为科学设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和合理界定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要求。大家普遍认为,应当按2020年提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的标准,将人均GDP超过发达国家门槛(2万美元以上)、实现2035年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2020年不变价)作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衡量标准。
第三,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
按照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2020年不变价)的远景目标倒算,考虑总人口预计到2035 年将年均减少0.20%左右,“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GDP需要年均增长4.17%。统筹考虑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各项条件,未来10年中国GDP潜在增速完全有条件支撑年均4.17%的增长。只要我们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消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完全能够实现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
相关新闻
- 2025-10-31港澳台各界人士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意义重大振奋人心
- 2025-10-27外媒解读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中国的成功将促进地区发展,激励世界
- 2025-10-24环球时报社评:四中全会公报向世界传递了哪些重要信号
- 2025-10-20风劲帆满启新程——国际社会瞩目中国绘制发展奋进新蓝图
新闻推荐
- 抓住有利契机 助推融合发展——第十六届津台会期间天津各区多措并举促交流合作2025-11-12
- 十载茶奥铸华章 两岸同心向未来——2025中华茶文化周暨第十届中华茶奥会圆满落幕2025-11-12
- 第十届南安凤山文化活动周盛大举行 两岸四大信仰祖庭共叙缘脉情深2025-11-12
- 《宝岛英雄》总导演:要让那些无名英雄成为两岸青少年心中有“名”的英雄2025-11-12
- 三幅宋代名画亮相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 引发观展热潮2025-11-12
- 《台湾·1945》,《沉默的荣耀》前奏曲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