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银杏树与水果糖——台胞在滇西的悼念与致敬

编辑:何婧|2025-09-18 07:28:49|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又到一年的九月十八日,举国同殇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又回想起了不久前去滇西悼念抗战先烈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立秋之后的滇西,有点凉,风收拢了夏的锋芒。天光薄,云低得仿佛要贴住屋檐,高黎贡山在晨雾里把轮廓递给每一个抬头的人。秋日里,我抵达云南腾冲,开启了对滇西抗战先烈的悼念与致敬之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并将矛头直指缅甸,企图从陆上封锁中国战场的西南后方——云南,进一步孤立中国。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生命线”,同时对英军盟友予以支持,1942年3月,十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畹町走出国门,入缅对日作战,掀开了我国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远征军官兵们来自祖国各地,入伍时大多不到30岁。他们歼灭了约4.7万日军,收复了滇西8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

 

立秋后的银杏树与水果糖——台胞在滇西的悼念与致敬_fororder_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小团坡上矗立的远征军墓碑。新华网记者 肇蕾 摄_副本

 

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小团坡上矗立的远征军墓碑。新华网记者 肇蕾 摄

 

国殇墓园的门额沉静,石刻的笔力把时间按在正中。天空灰得像哭过,雨声很大,仿佛整个天空都在为这些英烈哀悼。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1945年7月7日建成开放,是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阵亡将士而建的纪念陵园。1942年,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成了抗战最前线。1944年,中国远征军发起反攻,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收复了腾冲。

 

立秋后的银杏树早早显出一圈淡黄,像信纸边缘被指腹来回摩挲后的微卷。走进国殇墓园,那镌刻着10万多个远征军将士名字的名录墙,震撼人心。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位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义无反顾投身抗战的英勇身影。立在国殇墓园中山丘上的一座座石碑,看似一道滇西宏伟的无形堡垒,保卫着我们的家园。碑列如阵,许多碑面已经模糊,仿佛只剩年月的刻痕,不见清晰的姓名。我站在一排墓碑前,忽然意识到,所谓“无名”,并不是没有名字,而是把名字写进了山河。

 

在墓园里,还有一些在滇西反攻中作为盟军与中国远征军一起作战的美军士兵的纪念碑。讲解员讲起那段并肩作战的岁月说,滇西作战中,中外将士曾在同一条补给线与生死线之间往返。我想,我们纪念先烈的真正意义或许正在于此:当我们抬头看山与碑,不只是在回望一个国家的抗战史,也是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从腾冲前往保山市的龙陵县,这里的松山抗战旧址是滇西抗战主战场之一。松山高踞于怒江峡谷西岸,因扼守滇缅公路咽喉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必须先攻克松山,才能打通滇缅公路,打通运输命脉,掌握反攻主动权。

 

山路在脊背上摩擦出曲折,立秋雨霁后的怒江一片青色,奔声入谷。田畔被点燃的稻草垛像一堆堆守夜的火。导游在车上轻轻叮嘱:“去松山,记得带点糖,孩子们喜欢甜的。”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刺,慢慢扎进心里,那是因为在松山倒下的,有一群还未来得及长大的孩子。糖,是人间最朴素的温柔。

 

到松山抗战旧址时,我从背包里摸出那包糖。它原本很轻,轻得像清晨的露水,可一到松山,它忽然变得很重,重得像被迫提前结束的课本、未点燃的生日蜡烛,和一次再也来不及的午后放学。水果糖包装纸在掌心细碎作响,像久远的点名簿被风翻过的页角,也像是一封迟到八十年的家书。

 

立秋后的银杏树与水果糖——台胞在滇西的悼念与致敬_fororder_中国远征军雕塑群,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新华网记者 肇蕾 摄_副本

 

中国远征军雕塑群,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新华网记者 肇蕾 摄

 

我把这包迟来的糖轻轻放在娃娃兵方阵的雕像前,听解说员讲起被山雨洗过的阵地、被硝烟熏黑的工事,和未成年的孩子们被迫面对战争时的残酷。胸口那股沉闷一直往上涌——悲愤、歉疚、难受,一层一层压过来,莫名有点喘不上气。我知道这包糖已换不回这些娃娃兵的青春,也换不回他们该有的顽皮与贪嘴,可在这一刻,它就像一枚小小的勋章,把“孩子”这个身份郑重别回他们胸前。我站在这群娃娃兵的雕像前,这些亲眼所见的震撼与巨大的悲痛,让我似乎明白了这包糖的重量,它不只是一点甜,更是一场历史见证中不容忘却的记忆和敬意。它的重量,是把纪念从宏大叙事带回人间体温,是把抗战胜利从盛大仪式写回万家灯火。

 

从前的我,只在翻阅历史书时从纸面上了解抗战,但这次滇西亲眼所见的现实,我亲身感受到的是一份共情的伤与疼。九一八事变,是国殇,是警钟,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的美好在腾冲与龙陵并不抽象:如今滇缅公路的旧线已化为新路,车水马龙,入夜,人间烟火连成星河。抗战的胜利,让日常回到人们之间,能相见,能安眠,能把“明天”当作理所当然。

 

立秋后的银杏树与水果糖——台胞在滇西的悼念与致敬_fororder_918_副本

 

我是一名台湾人,台湾同样有着惊心动魄的抗日故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不应只在某一侧的岸上回响,而应在两岸同声相应、同心相念——一起在国殇纪念碑前低头,一起在松山风口肃立;一起把先烈的名字念得更稳,一起把孩子的笑声留得更久。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两岸文化行走的书写者。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愿我们在共同记忆中彼此理解,在共同愿景中彼此成全;愿我们把抗战胜利写进日常,把和平写进骨头,把纪念写进下一代的教育里;愿我们把“小我”串进“大家”;愿我们把此化作当下的责任与担当,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同心同行、共建家园、共筑中国梦。当海风与山风在同一片天空里交会,我们就会听见,那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答: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作者:谢雅卉)

台湾舆论盛赞九三阅兵 痛批赖清德背叛历史谋“独”挑衅

2025-09-05
展开全文

青山埋忠骨,热血昭日明。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台湾岛内舆论对此高度关注,并盛赞九三阅兵,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台湾舆论盛赞九三阅兵 痛批赖清德背叛历史谋“独”挑衅_fororder_1

 

此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岛内热议最多的是如何面对抗战的真实历史,和平对于中华民族、台湾同胞的巨大意义,以及台湾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活动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表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灭国之战,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不分省籍、不分党派。她说:“我始终坚信,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郝龙斌指出,伟大的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历史提醒我们,战争带来的是无可挽回的灾难,唯有坚持和平,才是永远的正道。

 

中评社发表社论指出,抗战是共同历史,纪念抗战是最基本的人性良知与民族认同。阅兵场上,挺拔的军姿是民族的脊梁。在推进两岸统一的进程中,需有越来越多像洪秀柱这样勇于与“台独”势力作斗争的人,他们也是脊梁。正如阅兵式上响起的《和平颂》,那些震撼世界的装备展示,最终都要落脚于一个朴素的真理:强大的国防,是和平最可靠的盾牌。

 

“希望两岸要往和平方向走,汲取战争的残酷和教训。”前台湾大学校长管中闵表示,透过纪念活动可以让大家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可怕。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发生冲突就是内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是最让人痛心的战争形式。这是海峡两岸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绝对是可以避免的。

 

在九三阅兵现场,多位台湾同胞都表示,当现场提到“统一”时,周围观众的情绪都特别强烈,大家都自发鼓掌欢呼,还有的挥舞着国旗。中时新闻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心所向,决心之坚前所未有,这是九三阅兵释放出的一个重要讯息。《中国时报》董事长王丰表示,“两岸同胞都将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视为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台湾舆论盛赞九三阅兵 痛批赖清德背叛历史谋“独”挑衅_fororder_图4

 

近日,台湾退役将领张延廷对大陆阅兵活动的分析冲上了网络热搜。张延廷指出,解放军的阅兵展示令人深感震撼,台湾同胞对此最大的感受是:大陆力量的增长,再次重击“台独”,必将更好维护两岸和平。台湾的未来在于祖国完全统一,民进党当局妄想的“以武谋独”是死路一条,“倚外谋独”也绝无可能。

 

台湾《旺报》发表社论表示,大陆举行九三阅兵,除纪念战争中牺牲的3500万军民同胞,除宣扬“勿忘国耻、强军兴国”的历史意义外,更具有展现军事硬实力与朋友圈软实力两大战略力量之意。中时新闻网发表署名文章《大陆九三阅兵 从小米加步枪到无人战场》指出,大陆在9月3日举行的阅兵让人门见证了一支从小米加步枪到无人战场跨越式进步的军队。至于台湾,想以战争来取胜解放军的可能性越发不可能。如何听取大陆以军力展示来保障世界和平的宣言,共同营造两岸和平,才是正确的道路。任何对大陆的挑衅行为,最终只会带来毁灭,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话。

 

台湾舆论盛赞九三阅兵 痛批赖清德背叛历史谋“独”挑衅_fororder_2

 

在这个举国欢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赖清德之流却要寻求挑衅,大放厥词,美化侵略,煽动对立对抗。赖清德3日发文,除了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关键日子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日”外,还对“日本侵略中国”等关键事实避而不谈,通篇不见“抗日战争”“日本战败投降”等词汇;对于大陆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台湾陆委会称,“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毫无贡献”。赖清德之流的言论完全丧失民族立场,公然挑战正义良知,严重伤害两岸同胞感情,充分暴露“台独”分裂势力背叛历史、背叛民族、亵渎先烈、泯灭良知的丑陋面目和邪恶本质,引发岛内舆论挞伐和痛斥。中国时报以《纪念抗战胜利 两岸共同历史》为标题发表社论说,抗战是全中国人民的生存之战,抗战胜利当然值得全中国人民庆祝。要质疑的是,为什么今天的赖清德当局不肯承认抗战胜利?赖清德连史实都要扭曲,还有何史观可言?

 

曾经在现场参加过两次阅兵活动的台湾青年王炳忠在自已的媒体账号发文表示,今时今日大陆的富强,包括九三阅兵展示的军力,都不再是台湾的威胁,而是我们的靠山,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台独”不可行。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说:“如果你是民进党、青鸟,看完大陆九三阅兵之后,就会觉得万念俱灰。但是,你如果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就会无比骄傲。九三阅兵之后,世界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中国。”台湾众多网友留言表示,“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今天真的很骄傲”“身在台湾省的中国人,共同纪念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中华民族永远昌盛”“尽管政治体系不同,依然为了中国人民跟中国的强大而骄傲”。无惧台湾陆委会关于“不要呼应大陆所谓‘统战’宣传,尤其是九三阅兵”的威胁恐吓。舒淇、伊能静、吴奇隆、杨宗纬、文淇、吴慷仁、颜人中等多名台湾艺人也纷纷在社交平台转发央视新闻贴文,表达铭记历史、纪念英烈、珍视和平的心声。

 

台湾舆论盛赞九三阅兵 痛批赖清德背叛历史谋“独”挑衅_fororder_3

 

正如阅兵仪式上受阅飞机悬挂的条幅所书写的那样: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只要是秉持正义、热爱和平、希望发展的两岸同胞,就一定会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赓续爱国传统,秉持民族大义,维护胜利成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山河同一脉,众志中华情。只要两岸同胞携手同心,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定能早日到来。(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

参观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马库斯以行动揭开历史真相

2025-08-10
展开全文

8月7日,法国友人马库斯和好友士杰、钟灏松参观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三人全程神情凝重。

 

参观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马库斯以行动揭开历史真相

 

马库斯表示无法接受他所看到的一切:“我们一直认为科学家应该是治愈世界的人,可他们多年研究的结果却是去从事犯罪行为、杀害他人,这真的让人无比悲伤和厌恶,每一个对这件事(七三一部队暴行)一无所知的西方人都应该有一些羞耻感,我为他们感到羞耻。”

 

参观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马库斯以行动揭开历史真相

 

“在中国每个人都知道,世界其他地方需要了解,这就是我们曾试图打开的那扇门,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日本军队所犯下的暴行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参观完毕后,马库斯和士杰、钟灏松一起用中文、英文、法文在留言板上写下了“和平与正义”。

 

参观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马库斯以行动揭开历史真相

 

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马库斯一行在中国的第一站,接下来他们还将到北京、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寻访参观。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于法国当地时间8月4日下午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法国友人马库斯·德雷特斯向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无偿捐赠其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生前收藏的618张历史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中国百姓饱受日本侵略者摧残的残酷场景,更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真相。

 

经鉴定,照片均为明胶银盐黑白相纸,洗印于20世纪30至50年代。其中关于淞沪会战的照片数量庞大、视角多元,已被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永久收藏。照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对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具有史料价值。

 

(总台记者 王海樵 张耿生 穆冠豪)

收起全文

【两岸新发现】台湾青年回望滇西抗战历史 深情缅怀抗日英烈

2024-09-20
展开全文

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成功歼灭了盘踞在腾冲的日军,使腾冲成为中国沦陷区中首个被光复的城市。台湾青年苏允恺的外公就是一位曾经参加滇西抗战的老兵。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后代,苏允恺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缅怀,来到云南腾冲,参加“铭记历史·缅怀忠烈”——滇西抗战暨腾冲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他步入滇西抗战纪念馆,聆听英雄的故事,在国殇墓园,凝视着庄严肃穆的墓碑,仿佛走进了滇西抗战的那段峥嵘岁月。

收起全文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不思悔改!赖清德当局媚日无底线!

2025-09-01
展开全文

日前,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和亚洲各国不要参加9月3日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理由是此次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以3500万以上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忘却历史,意味着背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对历史的负责,是对未来的期许,昭示着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昭示着中国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坚守者和对历史正义的捍卫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不思悔改!赖清德当局媚日无底线!_fororder_捕获.JPG

 

2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一些国家议长、政府副总理、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将出席纪念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各国对中方举办此次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的普遍认可,以及对中国的友好情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日战争是一场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之战。日本的侵略行径给众多国家带来了沉重灾难,这是不容抹杀更不容歪曲的史实。然而,日本政府对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说三道四,歪曲抹黑,混淆视听,甚至还要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反对中国举办纪念活动,性质极其恶劣。日本政府不但不对侵略战争悔过,还肆意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行径,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罪行,其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甚至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严重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也导致很多日本年轻人不了解那段历史。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日本政府至今仍未真正反省侵略历史、正视侵略历史。更有多位学者指出,更需警惕的是日本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为借口染指介入台海,企图遏制大陆、围堵大陆的狼子野心。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不思悔改!赖清德当局媚日无底线!_fororder_捕获1.JPG

 

日本右翼势力动作不断,一直在不遗余力掩盖洗白侵略罪行,台湾岛内的民进党当局却在趋炎附势、助纣为虐。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当天在社交平台发文,特意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日”,刻意避开“日本侵略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表述,只字未提“抗日战争、日本战败投降”等,仅以“终战”代替。民进党当局还公然恫吓阻止包括国民党抗日老兵、台湾公职人员等在内的台湾同胞出席大陆相关纪念活动,叫嚣“勿受诱惑”“依法裁罚”。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我们重温两岸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集体记忆,夯实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更能深刻体认到,分裂是中华民族之害,“台独”是两岸同胞之敌。赖清德当局歪曲历史,亵渎抗日先烈,刻意淡化、否认抗日战争及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是典型的数典忘祖、民族败类,严重挑战中华民族的历史共识,严重伤害两岸人民情感。两岸人民决不原谅赖清德之流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也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赖清德企图篡改台湾抗战历史,帮助日本侵略者掩盖战争罪行、逃避历史罪责,粉饰日本侵略战争,其取媚讨好日本的不可告人的卑鄙行径令人发指。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日前批评称,赖清德完全丧失民族立场,刻意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以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来歪曲二战历史,其鼓吹“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本质是“以武谋独”“倚外谋独”。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痛批,赖清德刻意淡化抗战历史,媚日忘本。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在脸书发文痛批,赖清德避谈“抗战胜利”,根本是日本遗民心态,不敢面对抗战史实、不敢承认台湾光复的历史,不配做台湾地区领导人。据岛内媒体报道,赖清德的民调支持率已跌破三成。无论是试图抹去历史伤痕,还是在民生问题上的无所作为,都正在消耗民众的信任。公道自在人心,任何背叛历史、伤害民族感情的势力,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不思悔改!赖清德当局媚日无底线!_fororder_捕获2.JPG

 

众所周知,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了数十万台湾民众,掠夺台湾资源,压榨台湾同胞,日本殖民者在台湾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但台湾同胞从未屈服。在抗日战争期间,广大台湾同胞奔赴大陆加入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胜利。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这一历史事实不容任何人扭曲,更不能遗忘。

 

日本唯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对历史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真诚反省道歉,同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切实尊重中国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这样才能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中日关系才可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80年前,中国人民凭借坚强意志彻底战胜了侵略者,如今,我们更有坚定决心、强大能力痛击那些谄媚侵略者的“台独”分裂者,粉碎一切“台独”分裂图谋。(作者:言未央)

收起全文

抗战历史不容歪曲 胜利荣耀同属两岸

2025-09-08
展开全文

在举国欢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赖清德却大放厥词,美化侵略,煽动对立对抗,引发岛内外一片哗然和批评。岛内外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抗战胜利是两岸共同的荣耀,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赖清德的言论,挑战的是正义与良知,严重伤害了两岸同胞感情,充分暴露出“台独”分裂势力背叛历史、背叛民族、亵渎先烈的邪恶本质。

 

连日来,台湾社会各界人士举行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与会人士纷纷表示,当前,民进党当局不愿意正确面对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历史,赖清德更是用“终战”而非“抗战”的字眼,刻意媚日,无视两岸同胞为了民族解放、台湾光复所作的牺牲和贡献。然而历史不容扭曲和遗忘,凡是中华儿女都不应该遗忘日本侵略的这段历史。

 

世新大学讲座教授 游梓翔:“终战”就是轻描淡写地说战争结束了,就淡化了侵略者的责任。第二他是想切割两岸,你们大陆说“抗日”,我们台湾不说“抗日”。无论他是为了讨好日本,还是想切割两岸,赖清德都是在扭曲历史、愧对先烈。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 何溢诚:赖清德和日本右翼分子的意识形态其实是差不多的。明明是抗战胜利,台湾重回中国怀抱,可是他却讲成日本“终战”。抗战胜利的纪念日就代表台湾被日本占领五十年后再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这本来就是我们两岸中国人共同的事情,是我们集体的荣耀。

 

专家指出,赖清德“倚外谋独”之心从未停止,为了讨好外部势力,不惜背叛历史、背叛民族、亵渎先烈。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张华:现在美国对台湾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了。特朗普甚至于说不向台湾提供所谓的“安全保证”,特朗普也拒绝赖清德过境美国的纽约。在这种情况下,那台当局只能转向依靠日本了。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赖清德为了呼应、为了讨好日本,甚至都已经做过头了,用“终战”而不是“抗战胜利”。

 

台湾学者指出,台湾自1895年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光复,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无数先辈为反抗侵略与殖民统治,付出了心血乃至生命。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这一历史事实不容任何人选择性遗忘。

 

世新大学讲座教授 游梓翔:日本占领台湾之后,台湾人成为被殖民者,被日本人当成了二等公民,很多台湾人是被日本人屠杀。台湾人的抗日活动可以说是从未间断,包括罗福星所策动的“苗栗事件”,余清芳发动的“西来庵事件”,还有莫那鲁道带领的“雾社事件”。这段历史是民进党当局、是赖清德所扭曲不了的一段台湾抗日的历史。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张华:那实际上台湾岛内的反日运动一直是不绝于耳,在这其中大概有两个层面,有一部分人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在台湾岛内举行各式各样的反日运动。另外一拨人来到了祖国大陆,同大陆的民众同胞一起反抗日本的殖民侵略。比如说在江西、福建一带就长期活跃着一支抗日的武装,这支武装主要就是台湾岛内的同胞组成的。

 

赖清德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说三道四,宣称“台湾不拿枪杆子纪念和平”“更相信手中的装备不是用来侵略扩张”。专家指出,赖清德这种言论暴露出台当局“以武拒统”的无望和恐慌。

 

世新大学讲座教授 游梓翔:赖清德的这种做法、手段是蛮拙劣的,他知道大陆的阅兵必然会展现壮盛的军容,还有很多尖端的装备。让“台独”想要“以武拒统”或是期望得到外援这样的幻想会落空,所以他就先使出贴上负面标签这一招。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张华:这一次阅兵活动,尤其是对解放军的一个要求,就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赖清德要分裂国土的话,自然属于解放军震慑和打击的对象。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