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香港发挥枢纽作用 赋能全球绿色航运——专访国际航运公会主席格里马尔迪

编辑:母曼晔|2025-11-20 15:55:34|来源:新华社

期待香港发挥枢纽作用 赋能全球绿色航运——专访国际航运公会主席格里马尔迪

11月18日,国际航运公会主席埃马努埃莱·格里马尔迪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许淑敏 摄

 

“多重优势叠加的特质让香港在绿色航运领域具备了独特竞争力。”国际航运公会主席埃马努埃莱·格里马尔迪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相信,“内联外通”的香港,会成为前景广阔的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并将在航运业脱碳转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格里马尔迪认为,与其他航运枢纽相比,香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也是国际贸易与金融中心。香港作为全球前四的国际航运中心,其完善的港口设施、汇聚的船东群体以及成熟的海事服务生态圈,生动诠释了航运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国际合作精神。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站在贸易重塑与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地缘政治冲突袭扰着海上航道,贸易单边主义与逆全球化浪潮不断涌动,叠加能源结构变革、海员短缺等多重难题,行业的不确定性正持续加剧。而香港所秉持的开放协作、务实革新态度,为全球航运业注入了稳定性和信心。

 

正在举行的“香港海运周2025”,为航运业实现高效沟通、搭建合作桥梁提供了重要契机。会上,行业各方明确重申了对开放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同时也进一步凝聚了关于脱碳的共识,充分展现出推进航运业绿色转型的雄心与担当。

 

期待香港发挥枢纽作用 赋能全球绿色航运——专访国际航运公会主席格里马尔迪

11月18日,国际航运公会主席埃马努埃莱·格里马尔迪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许淑敏 摄

 

格里马尔迪表示,作为国际航运枢纽,香港在推动绿色航运发展中的作用正愈发凸显。“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国,在新燃料领域也取得了诸多令人关注的进展。”他说,中国在甲醇、氨、氢等绿色燃料上兼具产能与价格优势,为亟需拓展供需的全球航运业带来重要契机。

 

作为全球贸易主要通道的航运走廊,当前迫切需要布局能为船舶提供新燃料加注服务的港口与枢纽。格里马尔迪表示,中国是全球至关重要的货物贸易大国,其港口具备为船舶提供新燃料专业加注服务的能力,这一点尤为关键。而香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既有责任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前景广阔的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

 

谈及航运界面临的海员短缺问题时,格里马尔迪说,全球现有海员约200万,缺口至少10万。新型发动机与燃料的应用,使得约四成海员需技能提升与再培训,以保障安全,这一需求事关近80万人的职业发展。

 

“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能为缓解航运业未来或加剧的海员短缺提供有力支撑。”他说,中国既有充足劳动力筑牢海员储备基础,又有绿色航运的发展雄心与规划明晰的培训方向,并可依托成熟职教体系,结合新燃料、新设备操作需求开展专项培训,培养复合型海员,助推绿色转型人才建设。

 

格里马尔迪强调,航运业脱碳首要依赖明确的政策导向,以政策确定性为行业投资锚定方向。

 

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表的施政报告及《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等政策文件中,格里马尔迪留意到,香港推进绿色转型的核心思路,在于政府与行业的良性互动协作。特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监管优化、税收优惠等多维度发力,与业界共同推动航运业转型发展。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角色定位与区位优势,正是其巩固并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坚实底气。

 

格里马尔迪期待,香港能不断推进港口升级改造与岸电设施优化,深度融合内地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及雄厚的研发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港口协同共进,推动这一港口集群的能源转型落地生根。

 

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王昕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