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回应台湾青年提问:请孩子们放心

小时候,初生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长大后,追梦青年期盼母亲指引人生方向。当三名台湾青年跨越海峡,回到祖国大陆时,遇到了她——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代表陈军。她如同慈母一样,关爱着这些回家的孩子。

 

见到记者的时候,陈军嘴角还带着笑容。刚从人民大会堂回到台湾省代表团驻地,她就立刻赶到会议室来观看中国网推出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台湾青年说|两岸情怀 亲望亲好》

 

多年来,对于来陆发展的台湾青年,陈军有着深厚的感情。

 

人大代表回应台湾青年提问:请孩子们放心

 

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代表陈军回应台湾青年的提问

 

“我有一个小故事,特别想跟你分享,”她回忆道,“很多年前,台湾学生到大陆来的时候还不能够享受医保。后来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北京率先推出了台湾学生来京高校就读时的医保政策。”

 

“当这个消息传来时,一个在北大就读的学生非常高兴,当着我的面儿给他妈妈打了电话。夜晚时,他的母亲又从台北给我打电话说,‘陈主委我真的很感动,本来把孩子放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读书,还有些担心。但是我现在感觉我是对的,我把孩子放回了家。’”

 

现在,这名台湾青年已经毕业,他留在了北京继续工作,并且还在高校担任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陈军坦言,每次回想起来,自己都仍然能够受到触动,“这就是家人与家人,亲望亲好。”

 

在《台湾青年说|两岸情怀 亲望亲好》中,三名在北京读书与就业的台湾青年吐露了自己对两岸情怀的理解,同时也向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陈军被他们的故事打动,她笑言,“其实,我觉得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很亲近的家里人。他们到大陆来学习与工作,说明是很希望能够了解大陆,并且走出了一片天地的。”

 

在她看来,这些来到大陆追梦的青年们也成为了更多台湾青年的榜样,“要想了解自己的祖国,要想了解大陆,就必须要走过来,走进来,融进来,最后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我觉着他们是愿意做这件事情的,也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两岸中国人要精诚团结,携手同心,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创未来!

 

台湾青年,也是国家发展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努力与国家的建设与繁荣息息相关。“我认为无论是台湾青年还是大陆青年,都将是祖国和民族振兴进程中最有生机、最有活力和最有希望的一代,我为他们自豪,也为他们加油。”陈军说。

 

全国人大代表回应台湾青年的提问

 

郑博宇问:“是否可以让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完完全全地去落实对台胞的同等待遇?比如像第三方支付跟银行账户的部分。”

 

陈军回应:这不是政策层面的问题,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再准确地说就是时间问题。目前,政府各个部门都正在积极解决相关问题。所以我想说,博宇你不用着急,这个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许晋铭问:“在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到大陆的趋势下,大陆是否可以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平台,让所有面向港澳台招生的渠道能够统一起来?”

 

陈军回应:当前,大陆教育部门已经在考虑整合信息平台。同时,由于两岸取得信息的渠道不一样,如果大陆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也需要我们台湾青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并学会使用。

 

徐博皓问:“大陆除了清华、北大这些顶尖高校之外,其他高校可不可以开些名额,加大宣传力度去吸引台湾的学生?”

 

陈军回应:其实除了清华、北大、人大等比较有名的高校以外,其他很多高校都在招收台湾学生。请孩子们放心,大陆的很多高校都向你们敞开了大门,你们是可以去报考的。但可能在信息的获得上,我们还需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让我们的台湾青年能够更多地了解大陆高校的情况,并且能够顺利地考入这些高校。

 

《帧像》|中国网中国故事工作室出品

 

出品人/王晓辉 总监制/杨新华 监制/鲁楠

 

编导/吴闻达 记者/李智 摄像/栗卫斌 后期/欧阳啸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