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0-30 09:24:13 | 来源: 新华网 |
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的绿化设施(2015年5月12日摄)。
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达2200毫米, 是太平洋地区降雨量最大的城市之一。为减低水患影响,香港自1989年以来投入240亿港元提升防洪基础建设,水浸黑点已由20多年前的130多个减少至11个。香港共建有3条排水隧道,总长度达20公里,隧道最大直径超过7米,每秒钟排水量达220多立方米。香港共有18座饮用水库,总容量约5.86亿立方米,可以提供香港居民150天的用水量,其中85%的水来自万宜水库及船湾淡水湖,另外也有一些水塘是用于供应灌溉水、咸水和康乐之用。
绿化设施方面,香港的绿化覆盖率达70%,自2001年开始,政府在可行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新建政府建筑物工程项目中引入屋顶绿化设计,包括学校、火葬场、医院、办公大楼和社区中心等。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的绿化设施(2015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香港启德邮轮码头的绿化设施(2015年8月26日摄)。新华社发

这是2015年7月3日拍摄的香港启德五号污水泵房,它采用可持续发展设计,建有垂直绿化工程以及天台花园、天窗、雨水循环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和活性炭除味系统。新华社发

香港荔枝角雨水排放主隧道的内部结构(2011年12月13日摄)。新华社发
新闻推荐
- 勿忘历史!没有人能平静地看完电影《731》2025-09-18
- 跨越海峡的“小圆满”2025-09-18
- “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日本“主流”之外的战争记忆守护者2025-09-18
- 强征、奴役中国劳工 侵华日军罪行再添铁证2025-09-18
- 经济数据“猛如虎” 老百姓在叫苦!赖清德吹嘘“政绩”被唾弃2025-09-18
- 蓝营“莱尔校长纾压球”在台爆火 预购5分钟即抢空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