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31条惠及台胞措施”创造两岸融合发展新契机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06-13 15:08:22 | 来源: 中新社 | 
“年初‘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推出,就是要从台湾民众、企业等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着手,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打好基础。”南京大学教授杨丹伟12日表示,两岸交流互动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当天,全国台湾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多位学者围绕今年2月份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条惠及台胞措施”)展开讨论。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殷俊认为,“31条惠及台胞措施”反映出大陆对台政策由过去的“保护台胞权益”转变为“促进台胞融合”,背后折射出大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两岸关系的结构性变革。
过去,大陆出台的台商台胞便利政策所在多有,“31条惠及台胞措施”有何独特性?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吴凤娇用“四个更”加以说明,即开放力度更大、政策执行力更强、利益惠及面更广、利益分配更公平。
自“31条惠及台胞措施”颁布后,各大城市纷纷研拟、出台地方版本,但相互加码的情况偶有发生。对此,吴凤娇表示,与其推出“大而全”的地方版便利措施,不如精细化操作,根据各地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和特色,建构“小而优、小而特”的政策网络。
“31条惠及台胞措施”中有19条关于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其中,青年群体是重要服务对象,与会学者也就台湾青年融入大陆发展大局进行分析和探讨。
吴凤娇引述台湾媒体调查数据指出,近六成台湾年轻人因“31条惠及台胞措施”增加了赴大陆发展的意愿。吴凤娇认为,“登陆”台青可以客观、理性、真实地了解大陆各个方面,逐步扭转“去中国化”教育所形塑的错误观念,增强正确的国族认同。
杨丹伟也提到,大陆向台湾同胞开放了134项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辅助台湾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不断落地,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愿意来大陆发展、扎根大陆。他们逐渐融入大陆社会,对这片土地的认识更为深入,有助于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重庆两岸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湛玉钊则表示,台湾年轻人在大陆创业蔚然成风,却也存在类型单一、技术附加值低、盲目集中于东部大城市等问题。“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目前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较低,年轻人的机会较多。”他认为,要引导台湾青年到大陆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
湛玉钊补充说,要加强对“31条惠及台胞措施”的介绍和传播,让没到过大陆的台湾青年了解相关内容,与他们一起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中新社许昌6月13日电 夏守智)
相关新闻
- 2018-06-13国台办:“31条惠台措施”的落实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 2018-06-12台企联会长:惠台政策整合两岸 大陆展现高度自信
 - 2018-06-12台湾业界积极评价大陆惠台措施 盼深化双赢合作
 - 2018-06-11邱毅海峡论坛谈"31条":为台湾人才登陆发展提供空间
 
新闻推荐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2025-11-03
 -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2025-11-03
 - 电子商务,全球“联动”2025-11-03
 - 全国台湾研究会2025学术年会在安徽开幕2025-11-03
 - 从春到秋 苏超流量、销量、能量的三重交响2025-11-03
 - 台军“中正堂”更名为“忠诚堂” 3万网友投票九成反对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