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农业合作 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创高产纪录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6-28 11:06:16 | 来源: 央视网 |
央视网消息: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3个年头。
最近,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未来有望解决这个非洲贫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马义奇镇种植了5公顷杂交水稻,最近完成了抽样测产,得出的数据达到每公顷10.8吨,在当地,这是非常惊人的高产量。远远高于当地一般每公顷3吨左右的产量。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 吕西安·拉那利维鲁:使用杂交水稻种子,将极大地提高马达加斯加的水稻产量。
马达加斯加总人口近2500万,其中超过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本国稻米的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近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四十万吨。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 吕西安·拉那利维鲁:马达加斯加水稻发展最主要的困难和瓶颈就是缺少优质的种子,第二个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技术培训。
胡月舫作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派出的援非专家10年前来到马达加斯加,由于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近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高原、半干旱四种气候。为了培育出适应各种气候的高产种子,胡月舫在十年内跑遍了马达加斯加几乎所有的水稻种植区。
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胡月舫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3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并通过马达加斯加政府的审定。
农业技术专家 胡月舫:必须要按精耕细作,按科学管理。必须要做示范,必须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够细。
据介绍,2007年以来,共有二十多位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累计推广杂交水稻四万公顷,增产稻谷十二万吨以上。
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 吕西安·拉那利维鲁:受益的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而是整个非洲。
新闻推荐
- 勿忘历史!没有人能平静地看完电影《731》2025-09-18
- 跨越海峡的“小圆满”2025-09-18
- “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日本“主流”之外的战争记忆守护者2025-09-18
- 强征、奴役中国劳工 侵华日军罪行再添铁证2025-09-18
- 经济数据“猛如虎” 老百姓在叫苦!赖清德吹嘘“政绩”被唾弃2025-09-18
- 蓝营“莱尔校长纾压球”在台爆火 预购5分钟即抢空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