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我们的时代使命和担当

这段时间,热播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两岸青年人中“吸粉”不少,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位。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当年中国特殊年代里一群有志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担当对我们当代青年的极大感召力。在新的时代,我们两岸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青年,在台湾接受了完整的本科教育后,我来到祖国大陆继续求学,完成学业后选择留在大陆成家立业。十年的光阴岁月,让我很客观真实地看到了大陆的发展,感受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们号召广大的中国青年救亡图存,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

 

反观台湾地区,近些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了谋求政治私利,各种政治操弄很不得人心。现如今的台湾地区可谓是方方面面的“重灾区”,面临缺水、缺电、缺疫苗、缺人才等各种问题,民众苦不堪言。岛内教科书大搞“去中国化”,导致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识存有诸多偏见。

 

来到大陆以后,我才发现这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通过观察发现,在大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为广大百姓谋幸福。可民进党当局呢?你们又在做什么?我认为,台湾青年应该觉醒了,不应该只停留在过去对大陆的负面思维里,祖国大陆才是两岸青年发展成才的热土。我认为,那些还没有来过大陆的台湾青年,应该走出台湾的“小确幸”,来大陆多走走看看,一定会有所启发和收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伟大的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峥嵘岁月,胜利得来不易。从浴血奋战到全民小康,中国共产党都是依靠人民,想百姓之所想,做百姓需要做的事。我最深的感受来自于国家遭遇重大变故时处理应变的能力上。一年多来,中国政府始终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并赢得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这样的事件本身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此外,我还看到广大台湾青年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他们和大陆青年并肩战斗,有的冲在救治病患第一线,有的下到社区防疫最前沿,有的创作抗疫歌曲,这些充分展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命运与共的担当和情怀。

我们的时代使命和担当_fororder_0722(2)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北大台籍青年教师,我更应该努力弘扬五四精神,秉持家国情怀的信念,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大陆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更可以开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每一代人都面临着新的长征。下一个一百年,就由我们青年来担当!我呼吁,所有的两岸青年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站在新的历史机遇点,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作者:陈文成)

洪秀柱与两岸青年共勉:坚持做挺直脊梁骨、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021-07-23

洪秀柱与两岸青年共勉:坚持做挺直脊梁骨、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7月23日在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23日上午在浙江杭州开幕,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致辞时表示,两岸未来寄希望于青年,两岸青年在杭州齐聚一堂,值此最艰难、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刻,要认清历史,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新愿景。

 

洪秀柱以“三个坚持”与两岸青年共勉。她强调,首先要坚持做一个挺直脊梁骨、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拒绝政客数典忘祖、“去中国化”、扭曲中华历史文化的操作;其次,要坚持做一个两岸和平发展的使者,要“以史为鉴”,绝不要让同胞相残的民族悲剧再度发生;第三,要坚持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发挥两岸青年的创意与智慧,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共筑“中国梦”。(中国台湾网7月23日杭州讯 记者 李柏涛 尹赛楠)

展开全文

什么是台湾人应有的担当 台湾青年张玮珊:把台湾带回家

2021-07-18

什么是台湾人应有的担当 台湾青年张玮珊:把台湾带回家

台湾青年、《远望》杂志研究员张玮珊参加“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中)。(中国台湾网 陈佳慧 摄)

 

什么是新时代台湾人应有的担当?参加“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的台湾青年、《远望》杂志研究员张玮珊的回答言简意赅,“一定要把台湾带回家!”

 

张玮珊出生在台湾云林的一个小农村,家里世代务农,她儿时的梦想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才能赚很多很多的钱,能光宗耀祖”。进入社会后,尤其是进入《远望》杂志工作后,张玮珊接触了越来越多两岸统一的支持者,这让她不断反省与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

 

“我逐渐从这些老前辈的人生经历当中,体会到了什么是计利当计天下利,什么叫做毁家纾难。”张玮珊接触了很多支持中国统一的左翼政治受难者,她看到这些前辈为了两岸的统一、为了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与生命。

 

2019年,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在海峡论坛上说到:“难道面对我们的祖先和子孙,在我们这一代让中国统一,文明昌盛,追求14亿同胞的幸福,不能是台湾人的志气和肝胆?”黄智贤说出了张玮珊如今的心里话。

 

“什么是新时代台湾人应有的担当?我的回答是,一定要把台湾带回家!”张玮珊在“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讲出了自己真正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她在现场再次分享了《远望》杂志34年的发刊词:没有完整的国家,就没有幸福的个人,没有强大的中国,就没有安定的台湾。

 

中国台湾网上海讯 记者 陈佳慧

展开全文

“如果两岸青年一起开火锅店”——两岸人士描摹青年交流未来

2021-07-20

“我们曾经办过一个两岸青年创业大赛,题目叫作‘如何开好一家火锅店’,你们猜结果怎么样?”16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两岸青年论坛上,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于强以一个生动的案例分析两岸青年的思维特质,鼓励大家通过合作共同打拼未来。

 

本次论坛为正在此间举行的“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的子议题研讨,聚焦中华民族在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青年担当。海峡两岸有关方面、党派团体负责人和代表、专家学者及台胞台青代表100余人出席。

 

代表们妙语连珠,从各自领域和经验出发,描摹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两岸青年合作的无限可能与可期未来。

 

“在火锅店计划中,大陆青年的创业方案首页是一张地图,他们把整个区域内所有适合开火锅店的地方都圈了起来,决定先下手为强拿下地盘,然后再考虑如何把店开好。而台湾青年的创业方案,首页是一个设计感十足的火锅店大门,随后介绍调料台、火锅台、洗手间的安排,以及顾客取餐的路径、某一道菜品的文化寓意……”于强为两岸青年勾勒的这幅“画像”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于强解释说:“这个例子说明了两岸青年的不同思维特质。大陆青年重视战略布局,而台湾青年擅长营运。要开好一家火锅店,布局和营运都非常关键。小到开好火锅店,大到共赴民族复兴,无论是大陆青年还是台湾青年,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两岸人士再次为小故事里的大智慧而赞叹、鼓掌。

 

新发展阶段的青年担当是本次“携手圆梦”活动的重要焦点之一。两岸青年及各界人士纷纷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两岸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引领时代潮流,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勇敢追梦、筑梦、圆梦,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今年有一部很火的电视连续剧叫《觉醒年代》。透过这部剧,我们发现百年前推动中国进步的就是一群有志青年。甚至可以说,是青年创造了今天中国的强大。”中华海峡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苏恒表示,“我们这一辈中国人所追求的不只是经济发展,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只有两岸青年携手共进才能圆梦。”

 

“90后”张玮珊是台湾“最老”统派杂志之一《远望》的年轻编辑。她说,前辈们曾为了两岸的统一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人生实践穿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向新一代年轻人展现“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实现两岸统一的使命已交付给我们这一代台湾青年,我们一定勠力同心、不辱使命。”她说。

 

以“来自台湾的浙大人”自称的许志宏2018年通过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受聘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他在论坛上表示,台湾青年投身两岸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大潮流中,首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一方面我们要多向外发声,争取对两岸和平发展有利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主动充当桥梁和纽带,增进两岸同胞的互信与互爱。”

 

其实,青年使命不只是年轻人的话题。年届七旬的新党副主席、时事评论员李胜峰介绍了他在岛内争取共赴两岸和平发展“青年合伙人”的一套“计算公式”。

 

“面对一个2000年出生的年轻人,我会告诉他:在你20岁出头的时候,大陆通过精准扶贫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你35岁的时候,大陆正在进入发达国家;在你50岁的时候,大陆将建成现代化强国。”李胜峰相信,这不是什么宣传词,这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重大任务。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刘畅 潘清)

展开全文

新媒报道:“非要拼研值”的新时代新青年

2021-07-13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2日发表题为《新青年及其周边,你懂吗?》的观察报道称,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长大的中国年轻人,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表现出了爱国自豪和自信的底气。全文摘编如下:

 

大学毕业后,Z君在中国的金融行业工作,2015年他申请入党,去年正式成为中共党员。这名80后“老一代”新青年是中国9500多万名中共党员中,经过组织千挑万选的后备生力军。他虽身处企业,却有感“人才都在体制内”,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前些年,得到上司器重的Z君曾被派到西部某县挂职,两年后卸任副县长时,30多岁的他已为当地创设中小微企业数码转型帮扶基金,而且已有企业获得融资支持,把业务开拓到县域外,也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启新商旅。

 

在基层的两年,他体会到“体制的系统严谨性”,“开会传达精神的必要性”,领会到“绝大多数问题都能从历史书中找到答案”。

 

挂职回来后,Z君报名了中国顶尖大学与国外知名学府联办的双学位MBA课程,期待将新知识运用到职场。

 

Z君的感悟获得多名90后的共鸣。一位在民企做战略投资的“海归”小主管说,她也申请了好几年,才在今年的中共百年党庆前入了党。

 

时下的中国年轻人本就出生于科技数码时代,对金钱和物质“无感”,更希望获得自我价值体现和认可。

 

他们不掩饰对穿戴名牌的喜爱,但对周遭政治氛围有较为敏锐的洞悉力,思想上自觉看齐,还很关心外界对中国制度政策框架构建、调研实践的解析。这种“明明有颜值,非要拼研值”的“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特性,正改变着中国核心消费力。

 

“新青年”的说法被认为源于中国上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它对当时的青年思想启蒙具有助推作用。今年上半年,讲述杂志创办者陈独秀等人事迹的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热播,在华外国人也跟着追看回看,了解中共历史。

 

有媒体报道称,该剧观看量突破3亿,拿下剧评9.3分,6月还囊括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掀起一波革命剧追星潮。

 

翻印《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帆布包和国潮复古T恤在购物网站上大卖,输入“新青年”字样,热销排行榜靠前的单品销量都超过2000件;印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早期筹建人的胸针等配饰也受到追捧,带火红色主题商品网购。

 

“七一”前夕,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还在北京三里屯打造“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年轻人聚集的潮地成为网红打卡点,还送热浪下排队观展的人喝“励志汽水”饮料。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长大的年轻人,虽没有亲身贡献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变化,但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他们表现出了爱国自豪和自信的底气。

 

对于中国本土成长的互联网科技巨头、金融巨擘和冀望在华深耕的外资企业而言,未来的赛道可能不单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智能迭代,而是对新青年用户生活表达、诉求解决的复盘理解与预期调整,以及对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方的深度沟通与充分尊重。

展开全文

台湾青年赴陕开启“文化之旅”

2021-07-21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大家在大陆求学的过程中想必都理解了‘两岸一家亲’的内涵。”陕西省台联副会长何秦表示。

 

2021年全国台联第十八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陕西分营21日在西安开营,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在读台湾学生参加此次夏令营。

 

“从小我们学习传统中华文化,每当想到古诗词中描绘的美好山河,总能够令人心向往之。”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秘书长李弘崑表示,关中平原物产丰饶,是中国古代通往西域乃至欧洲的重要枢钮,更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镇。

 

从唐代大雁塔到明代钟鼓楼,从秦兵马俑到汉阳陵,从西岳华山到黄河壶口瀑布,从红碱淖到太白山……陕西的人文胜地与自然景观众多,亦成为台湾青年了解中华文化与壮丽河山的“最佳途径”之一。据介绍,此次营员们将赴陕西历史博物馆、黄帝陵、陈炉古镇、司马迁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杨家岭革命旧址等进行参访。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对于在北京大学文物建筑专业就读的台湾学生李孟儒而言,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他表示,此番首次来到陕西,他最想去看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明城墙,一方面是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也大有裨益。

 

近年来,陕西与台湾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涵盖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同时,陕台两地青年间的交流也日趋活跃,通过文化参访、学生联谊等方式,令两岸青年的交流平台不断得到拓展。

 

“古人用‘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理想实现的欢愉,希望营员们此次在参访中多看多思、用心感悟,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长安’。”何秦如是说。

 

本次活动由全国台联主办,陕西省台联承办。

 

中新网西安电 记者 张一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