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谢国群:以志愿者身份助力抗疫

自3月以来,上海的疫情牵动着两岸同胞的心。封控期间,家住长宁区的台胞谢国群成为志愿者,助力社区抗疫。

 

谢国群来自台湾彰化,30年来,他在上海求学就业,并成家。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副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这一次疫情爆发时,他虽不在抗疫一线,却用自己的行动为社区的防疫工作助力。

 

“自上海实施封控以来,我所在的学校也进行封闭化管理,学生们在生活区上网课,我也封控在家。”在电话那头,谢国群刚帮助邻居到医院配好药物。谈到十多天的封控生活,他既理性也感性。谢国群的理性源于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医生,他很清楚奥密克戎毒株的高传染性。他说:“为了阻断传染源,封闭式管理是有效的方式。”

 

他的感性,则源于难得的亲子陪伴时光和融洽的邻里关系。“以前我工作比较忙,都没有时间陪着孩子好好吃顿饭,现在封控在家让我能慢下来,有时间陪着他们一起上课,分享有趣的事情,拉近了亲子关系。而且,我还认识了很多邻居,大家互帮互助,感觉很温暖。”谈到这段时间的收获,谢国群笑着说。

 

除了居家外,谢国群也尽自己所能助力社区防疫。他报名成为志愿者,组织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协助邻居采买生活物品、协调志愿者分发抗原试剂、帮助附近居民到医院配药。在他看来,在基层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上海很多社区都涌现了居民进行‍‍社区自治的情况。“‍‍我觉得这一次疫情爆发后,包括社区的工作人员、居委会、街道、还有医院一线的工作人员等基层都非常辛苦。”他由衷地感叹。

 

台胞谢国群:以志愿者身份助力抗疫

 

谢国群在小区担任志愿者(谢国群供图)

 

随着封控时间不断延长,居民们的情绪难免波动。对此,谢国群便会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安抚大家。在他看来,根据当前所披露的医学报告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虽然症状不典型,但这种传染病不是“大号流感”。这种病毒传播的过程更为隐匿、传播途径广泛,气溶胶、冷冻食品、外包装等都可能携带病毒。因此,居民们需要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对外来物品有效消毒杀菌、日常生活科学洗手等习惯。

 

此外,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者痊愈后会产生什么的后遗症也没有可靠的研究报告。因此,谢国群认为:“我们对奥密克戎毒株的认识并不充分。因此,我们进行‍‍封闭式的管理,也是保护老年人、婴幼儿等易感人群的有效方式。”

 

如今,上海部分社区已经晋升为防范区,居民可以在社区活动。不过,谢国群也提醒居民们,大家如何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是新的考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上海4月19日消息(记者 张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