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肾”——保护生物多样性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4-02-02 15:38:02 | 来源: 新华社 |
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为人类提供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源源不断提供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
辽宁大连斑海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林草局供图)
近年来,中国下大力气强化湿地保护,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2200多个,全国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达5635万公顷。其中,国际重要湿地82处、国家重要湿地58处、国家湿地公园903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湿地生态旅游、湿地自然教育等蓬勃兴起,良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国家林草局表示,中国将继续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组织申报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湿地城市,推进国家湿地公园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同时,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郭香玉)
标签:生态环境
相关新闻
- 2023-02-06修复湿地 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 2023-02-03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2023-02-03中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
新闻推荐
- 勿忘历史!没有人能平静地看完电影《731》2025-09-18
- 跨越海峡的“小圆满”2025-09-18
- “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日本“主流”之外的战争记忆守护者2025-09-18
- 强征、奴役中国劳工 侵华日军罪行再添铁证2025-09-18
- 经济数据“猛如虎” 老百姓在叫苦!赖清德吹嘘“政绩”被唾弃2025-09-18
- 蓝营“莱尔校长纾压球”在台爆火 预购5分钟即抢空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