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巴士、空中“飞的”……科创场景“活”起来 让城市更智慧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5-07-23 15:37:13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方面的内涵。城市的核心是人,如何让城市既有高度、更有温度?跟随记者镜头去到安徽合肥,看看科技成果如何应用落地,推动城市建设、民生服务、产业发展。
无人巴士 无人售卖车
在城市公园体验“超级场景”
总台记者 王利:我现在是在合肥市的骆岗公园,一辆无人驾驶的巴士上。这辆巴士内部没有驾驶位和方向盘,却配备了大尺寸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路况、车速等信息。这辆巴士行驶起来十分平稳,遇到行人或车辆,它会提前减速避让,动作流畅自然。

总台记者 王利:通过车身搭载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车载传感器,让车辆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及时做出拐弯、刹车等操作。它的反应时间不超过200毫秒,确保行驶安全。除了无人巴士,无人售卖车支持“线上下单、车端取货”,这些场景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成为合肥市民日常接触的生活图景。
让创新成果
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总台记者 王利:新技术从研发到落地,最怕“实验室里转圈圈”。而合肥的秘诀,是把整座城市变成“试验场”:用民生需求定义场景,让企业在解决问题中迭代技术,打造全域场景应用创新之城。

总台记者 王利: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肥成立实体化场景公司,发布1000项场景机会、1500项场景能力,推动1200多个项目落地。这些场景机会和项目,锚定“人”的需求——让出行更智能、生活更便捷、城市更高效。合肥用一个个可感知、可参与的“活场景”,让越来越多企业看到技术落地的清晰路径。
老机场变身无人应用场景试验田

总台记者 王利:这是一架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整个机舱不大,能乘坐两人,它不用驾驶员手动操控,依靠提前设置好的航线,就能自主飞行,商业化运营后,人们可以在这里购票乘机,像乘坐公共交通一样,“打飞的”观光游览。现在合肥市已建成了70多个无人航空器垂直起降点,开通医疗配送、轨道巡检等200余条航线。

总台记者 王利:我们所在的骆岗公园是合肥无人应用的典型场景,这是一座由老机场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它的占地面积达到12.7平方公里,相当于18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这里曾是承载合肥航空记忆的老机场,随着城市的发展,机场完成使命“退役”。合肥没有选择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巧妙利用其原有的宽阔跑道、大面积停机坪以及周边干净的空域,将其打造成了全空间无人体系城市级应用场景。

总台记者 王利:每年,约有1000万人次来到这里,参观体验骆岗公园超级场景。老机场的“筋骨”,成了新技术的“舞台”,这也在不断擦亮合肥打造“全域场景应用创新之城”的IP。
相关新闻
- 2025-04-10中国机器人海外“圈粉”
- 2025-03-31“黑科技”正撕掉“未来标签”——来自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的创新力扫描
- 2025-03-24“创新是企业的底气”——重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见闻
新闻推荐
- “进博之约”第八年,世界感受中国如此“确定”2025-11-06
- 中国对外开放如何“惠全球”?进博会里找答案2025-11-06
- 台湾自媒体人走进四川阆中:感受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探寻古城历史脉络2025-11-06
- 台湾青年:我们都爱大熊猫2025-11-06
- 台湾青年参与《两岸新发现》之“我们共同的抗战记忆”系列节目的感受:向更多人传播抗战历史与抗战精神2025-11-06
- 惊艳大图来了!一起“云赏”年度最大超级月亮202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