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抗战记忆|常德——悲壮抗战英雄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一

 

图为1946年的“调查1941年日军敌机在常德投掷细菌证明书(复印件)”。(摄影:霍建阳)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霍建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8月1日,“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常德市。在常德博物馆“悲壮抗战英雄城——日军常德细菌战暨中日常德会战”专题展厅,采访团成员在一件件文物和图片前驻足凝视,了解常德会战历史和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罪行。在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两岸记者和台湾青年瞻仰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缅怀抗战英烈,致敬民族英雄。

 

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沦陷后,湖南成为抗战正面战场的前线。常德有特殊的军事地理地位,又是抗战重要的粮、棉、油等军需和兵源供给地,成为日军侵略的重要目标。1939年6月,日军飞机轰炸常德县城,城内居民房屋多处起火,死伤者无数。1941年11月,侵华日军在常德发动细菌战,通过飞机投撒带有鼠疫跳蚤的谷子、麦子、破布、棉絮等,致使常德暴发鼠疫大流行,给常德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湖南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朱清如告诉记者,该校“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曾采访过常德细菌战受害幸存者杨志惠。回忆起那段惨痛经历时,杨志惠哭喊着重复说:“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侵华日军的反人类罪行,给常德造成了持久的创伤。

 

1943年的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军队经过固守、失陷、克复三个阶段,最终击败日军,挫败了其侵占常德的阴谋。常德保卫战之坚决、之惨烈,构筑了难以磨灭的抗战记忆。

 

台湾媒体人宋秉忠说,看完“悲壮抗战英雄城——日军常德细菌战暨中日常德会战”展览,内心很沉重。在常德会战中,日本军队很多的残忍手段都用上了,化学武器、奸淫掳掠,甚至放火烧城。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常德会战的胜利,这展现出我们军民的意志,是非常让人动容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二

 

1939年6月30日,黄舶山写给在长沙求学的儿子黄西农的信中,描述了常德遭日军轰炸后的惨状,他在信中说:“现在常德已成一片焦土。”“到处臭气熏蒸,血肉狼藉。”“我们的屋子也被燃烧。”“此种惨状,目不忍观。”他更寄望儿子“你还是努力造就,将来好上战场杀敌。”表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人的不屈精神。(摄影:霍建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三

 

日军进犯常德过程中,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并使用毒气等残忍手段,日军反人类的战争暴行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图为常德会战缴获的日军武器,及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装备。(常德博物馆供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四

 

1943年常德会战中,被日军毁坏的房屋。(常德博物馆供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五

 

图为常德守军用重机枪与来犯的日军作战。(常德博物馆供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六

 

常德会战中,第74军57师使用的冲锋号。(摄影:霍建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七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为纪念在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74军阵亡将士而建。公墓正中是一座9米高的纪念碑,安放在由大理石围砌而成的方形基座上,塔座四面分别刻有题词。碑座正中是“已表精忠光日月,长留浩气壮湖湘”;东面是“同仇敌忾效命沙场,气吞云梦波憾湖湘,忠魂义魄九域飞扬,丰碑矗立万古馨香”;北侧是“御侮身殉国,绩勋耀九州,名城瘗忠骨,壮烈永千秋”;西侧是“常德之战,争为国殇,精忠贯日,千古流芳”。(摄影:霍建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