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大陆机器人在奔跑,台湾在罢免中迷航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5-08-28 12:23:47 | 来源: 参考消息网 |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台湾中天新闻网8月26日刊登题为《大陆机器人在奔跑 台湾在罢免中自残》的文章,作者为台湾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蔡鎤铭。
文章说,8月,大陆在北京举办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00部人形机器人参赛,展现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最新成果。这场运动会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教育改革、公共参与和叙事策略的综合体现。
同一时期,台湾则陷入另一场截然不同的“运动”:由绿营支持的罢团,针对国民党31位民代与民众党籍新竹市长发动“大罢免”。最终结果则是全数罢免失败。一场原本标榜“民主自救”的行动,最终演变为社会对立与制度滥用的警讯。
在北京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来自大陆高校等的学生团队,结合机械、人工智能、感知系统与美学设计,让机器人不只是跑得快,更能跑得准、跑得美。这场运动会不只是技术竞赛,更是教育改革的缩影。大陆透过此活动,显示其教育体系正从知识灌输转向技术实践,鼓励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协作创新。
与此同时,在报道机器人运动会的过程中,大陆媒体也展现出成熟的叙事技术。它们不仅报道比赛结果,更构建起科技叙事,形成多层次、可感知的“未来图像”。科技不再是精英专利,而是全民参与的场域。
反观台湾的“大罢免”行动,则显示出情绪动员与意识形态操作的极限。罢免理由多半空泛,却大量使用“抹红”手法,将复杂政策简化为忠诚测验,导致公共讨论空洞化。其媒体叙事更显得粗糙单向,报道多半停留在情绪煽动与立场对立,充斥着“怒吼”“下架”等字眼,使整场运动沦为表演与情绪宣泄。这种话语空间的贫乏,不仅削弱民主深度,也让年轻世代失去参与公共事务的真正入口。
文章认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背后,是大陆教育体系的深层转向:从考试导向走向问题导向,从知识灌输走向技术实践,从个人竞争走向团队协作。
台湾的教育改革虽有进展,却未能真正进入价值与实践核心。“大罢免”更显示出年轻人对制度的陌生、对议题的简单化、对责任的逃避。当政治参与被简化为情绪表态与立场宣示,而非制度理解与公共协商,民主的根基便逐渐松动。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一场技术盛宴,显示出年轻世代如何透过技术实践、跨领域协作与公共参与,成为未来社会的建构者。而台湾的“大罢免”行动,却揭示了年轻人如何在情绪与意识形态中迷航,失去对制度与现实的理解。
当一群青年在北京让机器人奔跑,展现技术与协作的力量;另一群青年在台湾却被卷入情绪与标签的漩涡,将心力耗费在无效罢免上,这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路径。
文章总结道,奔跑的机器人不会思考,但让它奔跑的年轻人正在思考。迷航的罢免行动虽打着“民主”之名,却暴露出叙事的贫乏与制度的误用。
相关新闻
- 2025-08-27台网红分析“大罢免”失败原因吸引近150万人观看 网友大赞说中心声
- 2025-08-27罢免两连败,“台独”大翻车!“鸭蛋领导人”赖清德脸都绿了
- 2025-08-26民进党“大罢免”划上休止符,耗资16亿的政治闹剧宣告破产!
新闻推荐
- “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脊梁才能更挺”——记者会上,海外侨胞道出共同心声2025-09-02
- 人气旺、消费热!“老空间+文化IP”化身潮酷空间 多元新场景撬动消费新引擎2025-09-02
- 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在潍坊举办 推动两岸产业人文融合2025-09-02
- 两岸专家共同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2025-09-02
- 临沂首家台青跨境电商企业隆重开业2025-09-02
- 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基本就绪 年号台设计、景观布置细节满满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