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坚决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

2025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这集中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集体意志,是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这一重要史实和民族荣光的有力举措。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坚决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_fororder_5_副本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隆重举行。被日本殖民者窃据了50年的台湾终于光复,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光复的历史表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可辩驳。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美国却又重新翻炒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谬论,用心险恶,这是对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否定,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坚决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_fororder_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举行。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举行。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日本投降书》,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这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构成了环环相扣、具有强制力的国际法链条,彻底解决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法律地位问题,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该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干净彻底地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联大第2758号决议郑重确认并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国家,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不存在“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坚决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_fororder_2

 

位于台湾台北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10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湘辉 摄

 

当前,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强推的“倚外谋独”路线遭遇了岛内主流民意的强烈反对,赖清德与民进党当局深陷执政困境,台湾社会民意出现显著变化,“亲美”谋“独”“拒统”氛围趋淡,“疑美”“厌赖”“盼和”氛围更为浓厚,尤其是要求强化与大陆交流合作的声音大为增强。但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不甘心、不愿意放弃谋“独”路线,与美国反华势力一唱一和,并极力配合其进行认知操作,歪曲抹黑联大第2758号决议,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企图误导台湾民众和国际舆论,这是对事实的歪曲,对国际法的践踏,对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公然挑战。民进党当局再怎么胡编乱造,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都动摇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坚决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_fororder_4

 

游客从台北中山堂门前的广场经过。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同胞都以多种方式举行纪念活动。 然而,民进党当局不仅不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赖清德更是绝口不提“抗战胜利”,而是沿袭日本侵略者立场称“终战”。 赖清德完全丧失民族立场,刻意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以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来歪曲二战历史,鼓吹“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兜售“台独”分裂谬论,其本质还是“以武谋独”“倚外谋独”。正告赖清德,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都是自取其辱,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痴心妄想。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坚决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_fororder_3

 

位于台湾花莲的太鲁阁战役纪念碑(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湘辉 摄

 

隆重纪念台湾光复意义重大,我们要清楚大声地告诉全世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事实清晰、法理依据充足。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在国家层面举行纪念活动,有利于体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这一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巩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引领两岸同胞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历史不容扭曲,真理必须坚持。 我们坚信只要两岸同胞坚持中华民族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台独”分裂势力以及外部干涉势力这些认知操作伎俩就注定失败,祖国统一也必然能实现。 (作者: 李牧野)

【两岸新发现】台湾青年探寻武汉抗战记忆:团结铸胜利之基 光复耀两岸荣光

2025-10-25

全民族抗战初期,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中心。在武汉创业的“90后”台湾青年庄益昌将带我们探寻这座英雄城市的抗战记忆。我们将一起步入武汉博物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重温中华民族那段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在武汉中山公园受降堂,一幅幅老照片和一份份文献记录着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也定格了台湾摆脱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的永恒瞬间。抗战胜利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荣耀。

展开全文

又搞事情!美国持续针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歪曲事实叙事

2025-05-09

据外媒报道,美国众议院近日以“口头无异议”方式通过“台湾保证实施法案”和“台湾国际团结法案”,前者要求美国国务院定期检视与台交往所自我施加的限制,并列出解除的计划;后者则称联大第2758号决议不涉台,要求美国政府运用影响力抵抗大陆“在国际组织扭曲第2758号决议的行为”。二者均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演进具有清晰的策略性轨迹,其法律工具与话语体系的动态调适旨在通过建构“战略模糊”论调持续保有介入台海事务的弹性空间。这种所谓的“动态调适”,既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文本形成张力,又为其突破国际法理约束提供话语掩护,本质上构成了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侵蚀。

 

又搞事情!美国持续针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歪曲事实叙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509213145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这份声明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属于中国的法律共识,试图重构台湾主权归属的法理框架。自此,美国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持续通过国内法架空国际法基本准则,形成了以单一国家立法重塑国际规范的特殊霸权路径。1979年4月10日,美国前总统卡特签署生效所谓“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变相维护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官方关系和军事关系”。2018年3月16日,特朗普签署生效“台湾旅行法”,试图突破“美台官方交往限制”。2018年12月31日,特朗普签署生效“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法案鼓吹美国“定期对台军售”,以及“美国高层官员访台”。2020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生效“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试图助台拓展所谓“国际空间”。2020年12月27日,特朗普签署生效“台湾保证法”,鼓吹美国对台军售常态化。如今,美国众议院再提出“台湾保证实施法案”和“台湾国际团结法案”,进一步试图以美国国内法腐蚀国际准则。

 

在突破国际法边界的同时,美国持续通过系统性叙事操控策略,在国际舆论场上构建针对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歪曲事实叙事。美国相关智库人员和政治人物声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未处理台湾代表权问题”,试图割裂台湾地区与中国的法理联系。这一论述虚构“台北代表权争议延续性叙事”,将1971年后台湾地区与国际组织互动的非法性质转化为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刻意忽略第2758号决议通过时,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已是国际共识这一历史事实。美国相关人员通过对术语进行重构,故意制造概念陷阱。

 

又搞事情!美国持续针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歪曲事实叙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509213155

 

联大第2758号决议不仅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以及国际机构中的代表权问题,而且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国作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签署方,对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一清二楚。挑战联大第2758号决议,是对历史和法理事实的无视,与美国政府自身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作严肃政治承诺背道而驰,暴露出美国一些势力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双标态度和霸权心态。但霸权强权主导国际关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打“台湾牌”,搞“以台制华”,是在逆时代潮流而动,必然以失败告终。(作者: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桂兰)

展开全文

“不能忘,常思量”——歌声中的台湾光复印记

2025-10-23

“不能忘,常思量”——歌声中的台湾光复印记

 

游客从台北中山堂门前的广场经过。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新华社记者齐湘辉、周文其

 

在台湾东海大学教授潘兆民的儿时记忆里,每年10月25日是个欢乐的日子,因为这天是台湾光复节,路上满是游行庆祝的人群,到处都会响起《台湾光复纪念歌》那欢欣鼓舞的旋律。

 

“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直到今日,潘兆民依然能完整唱出整首歌曲。

 

80年前的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入中国版图,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华儿女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成果。它终结了日本侵略者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洗刷了民族耻辱,标志着台湾同胞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取得最后胜利。

 

“当年这一天,全岛600万台湾同胞激动不已。台北30万市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相逢道贺,鞭炮锣鼓之声响彻云霄,门前还贴上了庆祝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对联,像过年一样。”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说。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二层大厅举行,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降书上签名盖章。5分钟的仪式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宝岛重回祖国怀抱。

 

台湾同胞闻此喜讯,莫不欢声雷动。

 

次年,10月25日被定为“台湾光复节”。感怀这一重要时刻,台湾音乐家陈波、陈泗治当年创作了《台湾光复纪念歌》。这首歌曾被列入台湾小学音乐教本,改写后的歌词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

 

这首153个字、30个小节的歌曲,以欢快喜庆的旋律道出了宝岛光复时人们的愉悦之情,反复颂唱“台湾光复不能忘”“八年血战不能忘”“民族精神不能忘”,就像歌词中所写,一夜之间“唱遍城市和村庄”,铸就几代人的时代记忆。

 

此后,每年台湾光复节,这首歌常会在台北中山堂内外响起。中山堂也成为各种艺文活动及市民集会举行的重要场所,台湾光复后的第一场西式音乐会“庆祝台湾光复广播音乐会”就在这里举行。

 

据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考证,除了有《台湾光复纪念歌》外,台湾民间还有《台湾光复歌》《台湾光复》《光复新生台湾歌》等歌曲流传至今。

 

《台湾光复歌》唱道:“五十年台湾,六百万同胞,现在复归咱祖国!这可比,拨开云雾,解消风雨,霎时间重见天日!可恭喜,出头天,莫非是天有理,也是祖国大牺牲所致……”

 

《台湾光复》唱道:“蓬莱宝岛,贼据多年。民生困极,复见青天。如今光复,玉露均沾。山川焕色,草木增妍……”

 

闽南话歌曲《光复新生台湾歌》唱道:“新生台湾讨回复,福建汉人真福气,咱是一等个国民,尽忠报国常要紧,同胞心肝却相瓦(注:“相瓦”,闽南语:相依靠)……”

 

……

 

歌以咏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10月25日都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多地举行隆重纪念活动,热烈的歌声在大街小巷响起。然而,李登辉、陈水扁在台当政期间,取消了这一天的放假规定,进而废弃“台湾光复节”,篡改为“终战纪念日”,一再刻意淡化台湾光复的重大历史意义。2016年民进党再次执政后,相关庆祝活动都被取消。《台湾光复纪念歌》也从中小学课堂消失,渐渐被人们淡忘。

 

“《台湾光复纪念歌》是我们这代人儿时的记忆。但我们的儿孙辈已经没有这样的记忆了。”台湾学者王崑义痛心地说,这是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结果。民进党不断操弄“抗中保台”,对台湾年轻人进行意识形态改造。

 

台湾青年苏恒今年40岁。她说,如果不是受新党影响,自己可能不会听到《台湾光复纪念歌》,“这么好听的歌已很少有人传唱”。

 

自从光复纪念日假期被取消,纪念活动愈见平淡稀少。如今,不少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淡忘或忽视这个日子。尽管如此,数十年来,台湾各界有识之士仍坚持在每年10月25日举办纪念活动。

 

每年这一天,台北中山堂“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前,台湾各界有识之士都会聚集在此,缅怀抗日先烈,庆祝台湾光复。合唱纪念台湾光复的歌曲,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向先烈献花寄托追思与敬意,已成为每年固定的纪念仪式,向台湾社会表达对台湾光复“不能忘,常思量”的呼吁,以及对民进党当局篡改湮灭历史、淡化台湾光复集体记忆的愤慨。

 

今年5月,台立法机构通过国民党提案的“还假于民”法案,台湾光复节才又恢复为法定假日,10月25日放假一天以示纪念。然而,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近期公然宣称“没有什么台湾光复节”,遭到台湾社会各界痛批,有民众还高唱《台湾光复纪念歌》以表心声。

 

“如何在台湾新生代中恢复这段历史记忆至关重要,要让年轻人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非无主之地。”王崑义说,“台独”势力企图通过切割历史记忆来谋“独”,不可能得逞。两岸同胞应联结起来,让共同的历史记忆重新在岛内得以恢复。

展开全文

劳动党主席吴荣元:从历史与法理看,台湾光复的事实不容辩驳

2025-10-22

台盟中央21日在京举办的第十二届大江论坛聚焦“中国心·民族魂——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致辞说,从历史与法理来看,台湾光复的事实不容辩驳。

 

吴荣元说,80年前,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溃败,台湾也摆脱了殖民压迫,重归祖国怀抱。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血脉延续。1895年台湾因《马关条约》被日本非法侵占,但中国人民从未承认这一殖民统治,历代政府也从未放弃对台湾的主权。

 

劳动党主席吴荣元:从历史与法理看,台湾光复的事实不容辩驳

 

10月21日,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在第十二届大江论坛致辞。 白波摄吴荣元说,1943年《开罗宣言》就已明确提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国际公理与正义的体现。

 

“台湾同胞在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下,抗争星火从未熄灭。无数台籍志士用鲜血与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也向世界昭示:台湾人,从未忘记自己的根与魂。”吴荣元说,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就是要传承台湾先贤那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让这段历史成为两岸同心的纽带。

 

吴荣元说,民进党当局妄图掩盖历史事实,否定台湾光复、模糊抗战记忆,甚至将日本殖民统治粉饰为“现代化进程”,公然颠倒黑白。民进党当局背离民族情感,数典忘祖,外部势力更是推波助澜,进行地缘政治操弄,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是对区域和平稳定的重大威胁。

 

吴荣元说,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是历史的召唤,也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台湾的未来必然与祖国紧密相连、血脉交融。

 

本届大江论坛邀请岛内政党、协会的代表人士、抗日志士后代和台湾青年代表共聚一堂。开幕式以《血火丰碑·光复长歌》音诗画节目开场,安排了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主题图书推介。论坛嘉宾参观了台盟历史陈列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相关专题展览,并将参加分论坛和平行论坛等活动。

展开全文

国台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

2025-10-22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马晓叶):10月22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表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大会前后还将组织参访交流活动。

 

有记者提问:大陆方面此前宣布,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将于10月25日前后举行。请问是否会邀请台湾嘉宾出席?

 

朱凤莲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朱凤莲表示,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是为了团结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铭记抗战历史,缅怀抗日先烈,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纪念大会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大会前后还将组织参访交流活动。

展开全文

以“光复”为名——名称中的台湾光复印记

2025-10-20

新华社记者齐湘辉、周文其

 

在台北东区,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重要干道,名曰“光复北路”“光复南路”。这条路北可至松山机场,南可到基隆路,穿过松山区、信义区、大安区,沿途遍布大小店铺、办公场所、住宅民居,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在老台北人记忆中,对于延吉街至光复南路巷弄中弯弯曲曲的道路印象深刻,这条路原是“三张犁支线”铁道,总长2公里多,过去只要站在孙中山纪念馆的台阶上,就能看到列车缓缓驶过。

 

在抗战胜利、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寻访宝岛光复印记,经常与“光复”这个名字不期而遇。花莲光复乡、光复车站、新竹光复路、光复桥、光复市场、光复厅……这些名字承载着历史记忆,已经融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

 

为何台湾有如此多地方以“光复”为名?细细考究,答案就要追溯到1945年8月15日。

 

据史料记载,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同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举行,短短两个月台湾社会最忙碌的,就是改各种名称——人名、店名、公司名、街道名……为的是消除日本殖民色彩。

 

1944年1月至1946年2月驻留台湾的日本记者伊藤金次郎记录下了当年“日本色彩之褪落”。他在文章中写道,日本投降后,台湾人不分城市乡村立即恢复原来姓名。街名中,与日本殖民台湾有关的名称,如以台湾“总督”命名的街道,一律改为中山路、光复路等。

 

“对台湾而言,日本投降带来的最大意义就是台湾光复,证明台湾属于中国,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说。

 

戚嘉林长期致力于台湾史研究。据他考证,日本在殖民统治台湾时期推行奴化教育,要求台湾人改日本名,台湾街巷也不能取中国地名,要依照“町目番”的日本方式命名。为消除殖民影响,1945年10月22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下达对台北街道进行名称改正的命令,11月17日颁布《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确定四项命名原则:缅怀伟大人物和重要事件,如中山路、光复路和纪念郑成功的延平路等;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中华路、信义路、和平路等;宣传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如民权路、民族路、民生路等;适合当地地理或习惯,且具有意义。

 

“台湾光复后,全台狂欢庆祝回归祖国。日本投降后,其文化影响迅速消减,台湾回归到中华文化体系的社会架构,这是历史事实,也从历史、文化上证明了台湾本来就属于中国。”戚嘉林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各县市乡镇出现了许多以“光复”命名的道路。不仅街道,市场、桥梁甚至乡镇,都出现了“光复”之名。戚嘉林说,更改地名对民众而言,不仅涉及称呼改变,还涉及户籍资料等一系列更正。当时台湾民众普遍欢迎,欣然接受地名更改。

 

花莲光复乡就是台湾光复后新成立的乡镇。1946年3月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将原名马太鞍的地区,通过行政区域重划,从原凤林镇、瑞穗乡等行政区分出多个村落合并,成立新的乡镇,特意命名为“光复乡”,以纪念台湾光复。1951年,原有的“台安”车站配合光复乡,也改名为“光复车站”。

 

新北板桥最早与台北相通的一座桥梁在日据时期名为“昭和桥”,1945年后更名“光复桥”;日据时期新竹地区有一条轻便轨道,战后为庆祝台湾光复,被命名为“光复路”;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正对面,有一座“光复市场”,早年是周边许多眷村的“生活必需”,经改造如今已变身为现代化的市集……

 

尤有纪念意义的,是台北中山堂二楼光复厅。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二层大厅举行,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降书上签名盖章。5分钟的仪式宣告日本在台50年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宝岛重回祖国怀抱。如今,中山堂依然保留着举行受降典礼时的装潢风格,那见证了重要历史时刻的大厅改名为“光复厅”。

 

“台湾有这么多地方以‘光复’为名,说明台湾光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台湾自媒体人翟翾说,80年过去了,光复的记忆一直存在于台湾人的日常生活中。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不可忘却的记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