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湾知识分子以文化之力守护民族灵魂,对抗日本殖民统治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结束了长达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期间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以日语取代汉语、以神道取代祖先信仰……面对日本殖民者的种种精神奴化,台湾社会并未沉默,而是开展了以教育、文学、语言、民俗等为阵地的文化抗日运动。这场不带硝烟的抗争以思想与文字守住了民族精神,构成了台湾抗日历史中深沉且不应被遗忘的一页。

 

台湾知识分子以文化之力守护民族灵魂,对抗日本殖民统治_fororder_知识分子3.JPG

 

20世纪初,蒋渭水、林献堂等人在台北发起成立“台湾文化协会”,有着医学背景的蒋渭水不仅在医院行医救人,更通过讲座、社团和报刊向民众传播中华文化与民族意识。他结合自身特点,以《临床讲义》为比喻,将台湾社会诊断为“知识营养不良症”。 这份“诊断书”犀利地指出,殖民教育是病因,而他所开出的“处方”包括普及教育、设立图书馆、推广白话文等,则系统性地提出了以文化启蒙对抗殖民同化的路径。因此他多次在《台湾民报》发表社论强调民族历史文化与文字文学。1924年他曾义正辞严地宣告:“台湾人明白地是中华民族”,这是“不论什么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同为“台湾文化协会”创始人之一林献堂同样以《台湾民报》作为协会对外宣传的阵地。他通过主张读中文报社、民族学术讲座等活动做着持续抗争。1926年,“台湾文化协会”举办的演讲达数百场,这为20年代后期台湾社会运动走向大众化奠定思想基础。1930年,《台湾民报》易名为《台湾新民报》,仍以暗喻和象征方式记录殖民压迫并表达对祖国的向往,广受台湾民众喜爱。

 

医生兼小说家赖和、作家张我军、作家杨逵等代表人物通过文学和艺术,唤起民众对民族尊严的自觉。“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在《南国哀歌》中写道:“我们妇女竟是消遣品……舍此一身和他们拼了……也须为着子孙斗争”,控诉殖民者的暴行,同时,还以文字的方式呼吁台湾人不要甘于做日本奴仆。抗日农民运动、文化运动代表杨逵的短篇小说《模范村》描写 “皇民化运动” 下殖民势力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起来压迫农民的血泪事实,以及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号召百姓协力赶走日本人的故事。文艺理论家张我军在《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并不是日本人!我们有我们固有的语言、历史、风俗、文化;被人家征服,并不是被人家吸收;亡国奴的烙印,若再不想洗去,便永要做‘二等国民’!” 

 

相关的事迹还有许多,例如连横、林资修、许地山、钟理和等台湾知识分子都以笔为剑对抗日本殖民统治,不仅解放人民思想更是帮助台湾民众认识到“我们是谁”,即唤醒了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些教育、文学、言论的实践,以思想与文字守住了民族精神,为台湾光复后的社会重建保存了连续而坚韧的文化火种。

 

台湾知识分子以文化之力守护民族灵魂,对抗日本殖民统治_fororder_知识分子4.JPG

 

今天,当我们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回望那段被殖民的历史,我们不仅需要纪念武装斗争而英勇牺牲的战士,还应铭记面对殖民者压迫、封禁、严刑,仍然在社会中积极宣扬民族思想、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先进理论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文化之力守护民族灵魂,塑造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精神脉络。历史的意义在于传承。台湾文化抗日的经验提醒我们:唯有正视历史,才能真正守护民族精神,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篇章。(作者:刘育宇)

张文生:《国土重光》,点燃新的反“独”火炬

2025-11-06

近日,纪录片《国土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在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讲述台湾从1895年被割占直至1945年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真相,揭露殖民统治的剥削压迫,展现台湾爱国志士“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英勇。纪录片的播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信号:在历史层面,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辩驳;在舆论层面,引导两岸同胞铭记历史的必要性日渐凸显。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记忆不可篡改,“台独”势力试图否认台湾属于中国、妄图分裂两岸的阴谋,永远不可能得逞。

 

11月5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张晗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有关情况时表示,本次播出的纪录片主题鲜明,史料挖掘有创新,是一部思想性与故事性兼具的电视精品。这番表态是对纪录片历史价值的高度赞扬与肯定。在纪录片展现的丰富历史资料中,台湾民众抗击侵略者“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英雄气概历历在目。从汪春源带动的“公车上书”到丘逢甲领导的反割台斗争,从余清芳领导的西来庵事件到莫那·鲁道发动的雾社起义,从台湾文化协会的强烈民族意识到台湾义勇队的坚定“复疆”理想,无不反映了台湾人民要求回归祖国怀抱、推动台湾光复的历史潮流。台湾民众浴血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有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更是台湾属于中国的重要历史证据。

 

近年来,特别是赖清德上台以来,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势力出于分裂中国的政治用心,频频抛出歪曲历史的谬论,大肆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用所谓“终战史观”扭曲抗战胜利历史;否认台湾光复历史,用“没有台湾光复节”否认台湾光复的法理意义。赖清德甚至亲自披挂上阵,充当“台独政治工作者”的角色,发表所谓“团结十讲”,抛出了一系列“台独史观”,全然不顾其漏洞百出。与此同时,“台独”分裂势力还与外部势力相互勾连,鼓吹所谓“终战论”“台湾地位未定论”“2758号决议不涉台湾政治地位论”等谎言,借助其在岛内构建的“绿色铁幕”,欺骗和毒害台湾青少年,妄图重塑台湾青少年的历史观,再给台湾青少年套上“天然独”的帽子,其分裂中国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清代学者龚自珍曾言,“欲亡其国、先灭其史”。一旦台湾历史的真相被隐藏甚至抹杀,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血脉被阻断,台湾民众被“台独”分子绑上分裂“战车”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展现台湾光复历史纪录片的推出恰逢其时,有力地反击了岛内外分裂主义政治势力对于台湾光复、台湾地位与归属决定历史的挑衅、扭曲甚至篡改。不少两岸同胞观看纪录片后表示,该片严谨性、学术性、理论性很高,既捍卫了台湾光复正史,也是对“台独”史观的有力纠正。这便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意义所在。

 

《国土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纪录片的播出,正赶上岛内舆论认为的“大陆对台政策进入新阶段”。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我们有责任引导两岸同胞铭记历史、捍卫成果、维护和平、共创未来;我们有责任让广大台胞认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认清“台独”分裂势力“祸台”“害台”本质,认清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纪录片用客观、全面、真实的讲述再一次向世人揭示了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启示,对两岸同胞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两岸同胞都应当以史为鉴、同心前行,以台湾光复的精神火炬,进一步照亮反对“台独”分裂、促进国家统一的前路。(作者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展开全文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青年这样说

2025-11-04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一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与深厚民族情感的表述,在广大台湾青年群体中激起了热烈且深刻的反响,彰显出台湾青年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对民族认同的坚守。

展开全文

台湾光复昭示祖国必定统一

2025-11-06

11月2日至3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两岸暨港澳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话题分享学术成果。与会专家认为,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如磐石的法理基础和历史事实,决不容歪曲和否定。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铁的历史事实。甲午战败,乙未割台,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洗刷了半个世纪的民族耻辱。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表示,“光复”是“失去再收回”的意思,正因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才复归中国。

 

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两岸同胞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的胜利成果,深刻昭示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始终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命运所系的深刻道理。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芳上介绍了时任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著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上,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台湾光复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法理链条的重要一环。包括《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早已无可辩驳地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明确台湾回归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其权威性不容质疑和挑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定论,捍卫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必然要求。

 

台湾地位问题早在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时就已经彻底解决。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不仅歪曲历史事实,“只提终战,不提光复”,甚至勾连外部势力鼓噪所谓“台湾地位未定”的谎言谬论,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改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这些谎言和谬论公然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十分荒谬和危险,绝不会得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两岸统一既是历史定论、法理必然,也是大义所在、大势所趋,更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截至目前,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想要走历史的回头路,妄图将台湾再度从中国分裂出去,14亿多中国人民绝不答应,国际社会也不会支持。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4日 07 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