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荣归故里 游本昌继济公后再演名僧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9-28 11:27:12 | 来源: 中新网 |
张道正摄
中新网天津9月27日电 (记者 张道正)“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曾深深影响几代中国观众的“济公”游本昌27日晚静静地站立在天津市津湾大剧院的舞台上,与昔日“济公”的嬉笑怒骂形象不同,他双手合十,开口谢幕:“今天终于来到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家乡。”
当晚,已经82岁高龄的游本昌带着自己自导自演的作品《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参加第二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游本昌在该剧中演绎了弘一大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弘一大师李叔同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
剧中讲述了弘一大师钻研佛法,潜心著书;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利诱,心如磐石,以殉教相抗争的故事。弘一大师于1938年亲手书写的一幅《最后之胜利》的题字是对抗战胜利的预言,也表达了对祖国必胜的强烈信念。
该剧改编自吕建华编剧的话剧《悲欣交集》,游本昌的女儿游思涵任编剧。《悲欣交集》去年在弘一大师剃度的杭州虎跑寺进行过3场公益演出,广受好评。该剧经过大幅改编,重点提炼了弘一大师晚年事迹,更名为《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
《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在天津的演出座无虚席,虽然戏剧散散淡淡充满禅意,但津门观众高端认可,几乎每一段落都是静静地看,热烈地鼓掌。
演出结束时,观众久久不离席,游本昌谢幕后充满感慨,他对观众说:“真是殊胜的因缘,因为今日正是这个戏(《弘一大师·最后的胜利》)第四十场演出,也是弘一大师圆寂72周年纪念日,能赶上这一盛会,我们深感荣幸。”
“为什么一定要在今年重走弘一大师路?”游本昌说,因为越学习越觉得“高山仰止”,“之所以要排演此剧,是因为除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还有类似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在追求更高的境界,那就是灵魂深处的满足。”(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勿忘历史!没有人能平静地看完电影《731》2025-09-18
- 跨越海峡的“小圆满”2025-09-18
- “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日本“主流”之外的战争记忆守护者2025-09-18
- 强征、奴役中国劳工 侵华日军罪行再添铁证2025-09-18
- 经济数据“猛如虎” 老百姓在叫苦!赖清德吹嘘“政绩”被唾弃2025-09-18
- 蓝营“莱尔校长纾压球”在台爆火 预购5分钟即抢空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