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重建区发现百年石渠、砖墙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0-22 10:29:19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一幅位于中环威灵顿街及阁麟街交界的石墙,估计是清光绪至宣统年间落成的战前平房遗迹/大公报实习记者杨州摄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有民间团体在中环重建区范围内,发现多处古迹,包括近百年历史的石渠、楼房墙基遗迹和古老招牌等。
“中西区关注组”召集人罗雅宁指,中环重建区范围内有多处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如威灵顿街与阁麟街交界处,有一座过百年历史的旧房青砖墙。
古迹复修专家王鸿强表示,从旧房青砖墙外表估计,明显不是水泥造的,而是黄泥混杂糯米水和蔗糖建筑而成,算是香港的第一、二代建筑物,目测是在1830至1911年期间落成,当时是平民的住宅区,现时已荒废。
“城西关注组”成员张朝敦表示,分别在嘉咸街和卑利街发现近百年历史的石渠,当中嘉咸街的石渠于1922年落成,卑利街的石渠于1928年落成启用,由花岗岩砌成,用作引水。
他称,卑利街石渠是香港现今仅存的以花岗岩砌成的路边石渠,贯穿整条卑利街,具有历史价值,其前身是U形渠,当年为方便行车,故将U形渠改为平石渠,并保留至今。
王鸿强指出,在卑利街石渠的旁边有战前的卖炭店铺“英记坚炭”,根据招牌外观评估,应逾70年历史。他称,按古迹办的评估方法,该石渠及店铺属古迹,应该受评级及保护。
罗雅宁认为,近百年历史的招牌及石渠,理应给予古迹评级,也建议石渠需原址保留,至于招牌原址保留还是移到其他地方,则有待商议。
两个关注组质疑市建局未就重建区范围做详细评估,忽略或隐瞒有关情况。他们担心古迹会在重建期间被破坏,要求市建局修订设计,并要评估情况而作出保育措施。
新闻推荐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2025-09-30
-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2025-09-30
- 外交部:敦促有关国家停止为“台独”分子活动提供平台2025-09-30
- 国际锐评丨越是挑战重重 越要坚守联合国理想2025-09-30
- 两岸观察:逐渐被美国吃干榨尽 台湾该何去何从?2025-09-30
- 海军戚继光舰、沂蒙山舰抵达香港组织舰艇开放活动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