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熊辉:培养非遗文化的“翻译者”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6-13 11:30:36 | 来源: 新华社 |

6月10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室中,熊辉用英语讲解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在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聚居着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拥有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熊辉是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教师。为了让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她将非遗文化与翻译结合,在学校开设“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课程,让学生们了解黑龙江的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非遗文化的“翻译者”。
“非遗外译工作既可以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可以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和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翻译非遗也是在翻译中国。”熊辉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6月10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室中,熊辉和学生进行非遗对外翻译主题的分享讨论。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6月10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室中,熊辉和学生进行非遗对外翻译主题的分享讨论。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6月10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室中,熊辉和学生进行非遗对外翻译主题的分享讨论。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6月10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室中,一名学生演示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6月10日,熊辉在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中看书。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6月10日,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在教室中用英语讲述赫哲族鱼皮画工艺和传承人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6月10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室中,熊辉(左一)和学生进行非遗对外翻译主题的分享讨论。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标签:
相关新闻
- 2022-01-27“咬文嚼字”中的徽州年味
- 2022-01-25在沪台胞参加传承文脉活动感受中华非遗之美
- 2022-01-21烙“虎”画 迎新春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5-11-21
- 钧声丨所谓“存亡危机”暗藏军国主义余毒2025-11-21
- 外交部: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 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2025-11-21
- “回家的路不在地图上,而在心里头”——洪秀柱呼吁两岸同心,共启民族荣光2025-11-21
- 港澳代表人士吁台胞亲身前来 实地感受“一国两制”成效2025-11-21
- 智利“车厘子快线”启程 见证中国市场全球机遇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