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藏香藏纸讲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轻手工艺人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届西藏网络影像节之“遇见西藏·扎西德勒”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日前落下帷幕。其间,记者探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尼木三绝”之称的吞达藏香、雪拉藏纸、普松雕刻,在与当地一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交流中,深切感受到这些千年相传的传统手工艺迎来了现代化的传承。

 

用藏香藏纸讲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轻手工艺人的传承和发展

 

次仁多杰(左)在指导孙女普珍(陈锐 摄)

 

向拉萨西行百余里,便来到拉萨市有名的文化县尼木,这里地方不大却有西藏传统文化三宝。

 

在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300多座制作藏香原材料的水磨沿吞曲河自然曲线分布,形成一道亮丽香艳的风景线。漫步河边,流水叮咚,未入眼帘,先闻其香,吞曲河边上的老水车,千百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日夜转动着让柏木在石板上咯吱咯吱地摩擦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享有“拉萨作坊”美誉的尼木县,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藏香,千年历史积淀传承下了上百种配药方式,形成了近20种主要配方,涉及药材多达38种,制作工序也有9道之多。尼木藏香也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依托现代便利的交通和电商的普及,藏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经营着当地规模最大的民营藏香厂,两大品牌“尼木古宝”和“雪域康桑”的多种产品行销国内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和日本。

 

用藏香藏纸讲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轻手工艺人的传承和发展

 

旦增曲扎展示藏香制作技艺(陈锐 摄)

 

尼木雪拉藏纸,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狼毒草”原料配方和生产技艺,使产品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不留折纹等特点。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藏族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73岁的次仁多杰从小就跟随父亲做藏纸,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自己的几个孙辈谁将继承藏纸手艺。曾经面临失传危机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有了新传人。孙女普珍,这位大学毕业的美丽女孩,顶着母亲的反对压力,选择成为藏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采访中,她自信地对记者表示,爷爷说藏纸手艺同时也是文化,文化不仅不能失传,而且还要做得更好。

 

掌握现代知识兼具多元意识的当代年轻传承人,以网络电商平台等现代营销方式将传统手艺文化发扬光大,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当代化。他们以当代化的表达方式向世人讲述一个真实的西藏。普珍很庆幸当初不拘一格的选择,国内外客户对手工藏纸的兴趣日益浓厚,她们家的各种藏纸及衍生产品供不应求,生意收入非常可观。这样既传承了文化,又红火了生意,形成了良性循环。

 

行走在拉萨老城,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凝聚了千年的保护传承,至今香火不断。这里可以欣赏到千年壁画、唐卡、佛像,寺庙周围可见匍匐跪拜自由前行的藏族信教群众;街头市井,茶馆声声,酥油飘香,往来市民,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念珠转经筒,脸上表情流露出自由闲适与从容淡定。

 

用藏香藏纸讲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轻手工艺人的传承和发展

 

八廓时代潮流广场远眺布达拉宫(资料图片)

 

拉萨也是个现代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保护文物古建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壁画数字化、建筑结构监控;近500家咖啡店遍布城市,这里有街舞,有rap大会,大家玩说唱,夏季还要有好玩的林卡节party。这里的传统藏毯可以织成莫奈的睡莲,也可以做成马蒂斯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这里有不少传统艺术展非遗艺术展,也可以有诸如爱马仕赞助的当代艺术展等;这里有现代公路、机场、铁路、医院和学校,环路通畅,物流便捷通达全国乃至世界。这里日益成为国内外高端品牌争相入驻的战略高地,而藏地不少品牌也已高度国际化。这些彼此交融互通,彰显出当代西藏多元化的魅力与潜力。就像拉萨核心区北京东路上著名的过街天桥——“连心桥”,连接东南西北,桥下商店林立,车水马龙;桥上,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和现代装束的各族人,人来人往,和谐有序,各得其所。

 

用藏香藏纸讲述西藏故事:西藏年轻手工艺人的传承和发展

 

拉萨阿可丁·特色餐饮中的吉他手(陈锐 摄)

 

“听说,一生要到西藏两次,一次把心留在这里,一次把心找回去。”西藏是如此地充满魅力,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地方。站在拉萨八廓时代潮流广场的天桥上向西眺望,夜幕下古老庄严的布达拉宫更多了一份神秘,近处北京东路上华灯璀璨车流如织。流光溢彩的夜里,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恰到好处。(陈锐)

标签: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