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3.5亿年前曾在海底?湖北郧西大梁发现泥盆纪珊瑚化石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4-04-02 15:36:23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3月底,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十堰市郧西县西北部的郧西大梁地区开展重要化石层调查中,发现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为佐证秦岭山脉曾发生海陆变迁事件提供了重要科学实物证据。这表明,巍峨的秦岭在形成山脉前,曾被大片海水所淹没。

本次在湖北十堰市郧西县调查发现的珊瑚化石,分布在郧西大梁(又名湖北大梁),郧西境内涉及槐树、关防、湖北口等乡镇,是秦岭重要组成部分,海拔最高1832米,其东西横亘湖北、陕西两省之间,全长60千米,是两省地理、气候的分界线。

△郧西床板珊瑚化石

△郧西珊瑚生物细节
湖北省古生物化石专委会委员、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赵璧介绍,在整个郧西大梁的山脉周边基本上可以确认有着非常丰富典型的化石埋藏。

△河道发现珊瑚化石的生物细节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和最著名的海洋造礁生物之一。泥盆纪是地球历史重要时期,距今4.19亿年至3.59亿年,也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珊瑚造礁期。这里的珊瑚化石初步观察鉴定,有弯孔珊瑚、阿莱珊瑚、中华分珊瑚等10余种。其中,既有外观为管状、横板相连的床板珊瑚大类,也有隔壁发育、生物细节丰富的四射珊瑚大类;四射珊瑚中,还可以进一步分出泡沫型和双带型。

△河道发现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作为海洋生物化石,大量发现于高海拔区,说明巍峨的秦岭在形成山脉前,曾被大片海水所淹没,佐证这里曾是古珊瑚在浅海大规模造礁的重要区域,为学界研究秦岭起源和演化奥秘,及探讨泥盆纪相关重大地球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材料和线索。

△关防珊瑚化石点
截至目前的地质调查,泥盆纪珊瑚化石在湖北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而在整个郧西大梁山脉范围赋存,具有突出的稀有性和典型性。
(总台记者 许伟 王波涛)
新闻推荐
- 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25-10-24
- “找回真正的历史”,岛内呼吁堂堂正正纪念光复80周年2025-10-24
- 两岸出版界携手合作,共促文化交流与民族复兴2025-10-24
- 港珠澳大桥开通7周年 客流量超9300万人次2025-10-23
- 韧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2025-10-23
- 共同铭记历史 共襄民族复兴——写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