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台青观《沉默的荣耀》:在黑暗中负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
编辑: 马晓叶 | 时间: 2025-10-17 15:27:22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近日,大陆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火到了台湾,带给我深深的触动。那些在黑暗中负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和“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大无畏气概更令我动容。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英雄在1949年至1950年间,冒着生命危险在台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大多数隐蔽战线的英雄都在这场斗争中牺牲了,无声无息,无名无碑。
《沉默的荣耀》的主角吴石曾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却选择来到台湾,冒着生命危险向大陆传递军事情报。电视剧开篇,吴石便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独白,展现出主角面对并不明朗的前景甚至大概率要牺牲的未来时所做出的英勇抉择。这并非出于一时的冲动或个人利益驱使,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所做出的选择。当看到演员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在密码本前沉思、在风暴中静默前行时,你就会明白,这种信念并不是口号,而是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为了必胜而慷慨赴死的决心。
这是一部“向真实致敬”的电视剧,九成以上角色均有真实原型支撑,其核心并非复刻历史场景,而是深挖先烈抉择背后的精神内核。因为是真实历史的还原,所以,《沉默的荣耀》是一部开局就知道了结局的谍战剧。吴石原本不必前往台湾,但他最终依然做出以身入局的选择;朱枫任务完成后为重建情报线主动折返险境 —— 这些情节的力量,正在于还原了先烈 “以台湾为中国一部分” 的坚定认知:他们的每一步前行,都不是孤立的牺牲,而是对家国大义的践行。
整部剧呈现出的是一种富有深意的“沉默”。他们默默地行动,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信念。这种“沉默”的表现同样体现在视觉和声音的设计上。导演没有通过高饱和度的画面来渲染情感,而是选择了低对比度和冷色调的风格。街道、办公室、阴暗的小巷和牢房都被表现得极为真实,仿佛能嗅到潮湿墙壁上的霉味和空气中的紧张感。配乐几乎少得令人难以察觉。很多时候,耳边传来的声音是钟表的滴答声、纸张的摩擦声,以及远处模糊的警报声。这种声音的设计似乎传达出:那个时代,任何声音都是风暴来临的前兆。这种静默让人感到紧张,也促使观众深入角色的内心,屏息与他们一同潜伏在那个黑暗的年代。
看完这部剧,当我走出房间,望向今日大陆繁荣的景象,内心真是百感交集。我终于深刻体会到那句话的重量:“因为有他们,才有今日的新中国。”这些沉默的英雄,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的牺牲,是新中国宏伟基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理想,跨越了海峡,与亿万人民的奋斗汇流在一起,造就了今日大陆的欣欣向荣。
作为一名台湾青年,这段历史不该是我们的空白。理解他们的抉择,看懂他们的信仰,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了解的事实。《沉默的荣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凝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在那些沉默的身影中,找到与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英雄们的荣耀曾经无声,但在我们心中,已然回响如雷。我们应当铭记那些为理想、为民族而牺牲生命的英雄,并在纪念中继续思考,在沉默中继续发问,在历史中继续前行。这不只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呼唤。(作者:金目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