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丝路归人

在中国大陆的西北方向,有一片土地,狭而细长,这里吹扬着黄土风沙与烟尘,也有多处林荫绿洲镶嵌其间。这便是千百年来多元文化交融的走廊——甘肃。不久前,我参加一次两岸交流活动去到了甘肃。亦是九年前,我与一众伙伴大约按着张骞出使西域的丝路路线行走过甘肃,也曾留下深深印记。我是台湾青年张婉柔。

 

丝路归人_fororder_敦煌11

 

张婉柔眼中的敦煌莫高窟(张婉柔供图)

 

干燥,是对甘肃地理上的认识与从前真实体验回溯的第一印象。自打下飞机的那一刻起,便觉大气中像被安装了超大型的除湿机,高速运转着,试图将体内的每颗水珠抽干、分离。快被压缩榨干的身躯、来不及应急分泌的唾液,种种迹象再次调动起随时间淡忘的身体记忆。这下终于相信,自己的的确确又回到了这里,让我在睡里梦里都想念的地方。不同于九年前的路径,这次,改由西向东走。河西走廊上那颗璀璨的明珠——敦煌,成为这趟旅途的开头,翻写多年后新故事的序章。我成了两种意义上丝路旅途的归人,既是客观上自“西域”归来的返程者,亦是主观丝路经验里再访的故人。

 

丝路归人_fororder_敦煌44

 

张婉柔在敦煌(张婉柔供图)

 

对于敦煌的记忆,是沙漠,是石窟,是瓜果的香甜。在没来这里之前,很难想象,世界上竟有这么一个地方,路的尽头是沙漠,而这沙漠却没有尽头。若干世纪里,撑起这片飞沙滚石、戈壁砾滩贫瘠与荒凉的,是敦煌三危山下、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谷的石壁上,那一窟又一窟坚定的信仰。最辉煌的敦煌,最色彩丰富的敦煌,最律动的敦煌,最轻歌曼舞的敦煌,都收藏在这绵延一千六百多米、由土色尘埃覆盖的断崖上。当敦煌莫高窟的管理员每打开一处窟龛大门的瞬间,甚至不需要介绍,不需要语言,千年前的光辉已然让人泪眼婆娑。这里记录着盛世太平下期盼的好景长久,也铭刻着荒年战乱里暗祷早日摆脱苦难的殷殷祈求;这儿有面对未卜前途的精神寄托,亦有历劫归来后对神灵无尽的恩赐感激。这是由一代又一代不具名工匠所打制和描绘的净土,是令一代又一代后人所赞叹且感动的天上人间。

 

还没从莫高窟的震撼中缓过来,车子已驶过明长城最西头的嘉峪关。窗外原本枯寂荒芜的黄土逐渐被七彩交织的山脉取代,来到过去那个被我逢人便介绍最具丝路色彩的一处“外星”之地——张掖七彩丹霞。这是受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一处独特地貌景观,世上少有。彩色连绵的丘陵,一段一段,一层一层,褶皱起伏如波浪,色彩斑斓如丝绸,有人形容它是大地的调色盘,也有人比喻它是大自然的眼影盒,而我说,它是一条历史无声的长河,用纹理记录着地球的沧桑巨变,也用颜色堆起从古至今旅人们的故事童话。离开前夕,如九年前一般的乌云,再一次飘到丹霞地貌的上空,试图将墨色泼向这画卷般的景致中。所幸这片大地终有其待客之道,竟然从丘陵间硬是挤出一道霞色金光,与将临夜的黑、积云的沉相互抗衡,共谱成了天空最美的诗歌。

 

丝路归人_fororder_敦煌22

 

张婉柔在张掖七彩丹霞(张婉柔供图)

 

然而旅行亦如一天的作息般,有开头,自然也有结束。行程的最终站,我们来到了兰州,回到了我九年前丝路之旅的起点。一切恍惚般地熟悉却也陌生,心情激动中也带着落寞。一碗兰州牛肉面一如当年,半面洒满青绿的青蒜葱花,半面浇满通红的油泼辣子,香而不燥地填满早晨还没彻底苏醒的胃。而这回,终于有时间一访甘肃省博物馆,见到“马踏飞燕”本尊。对比从前在兰州火车站前看到的巨大铜雕,甘肃省博“马踏飞燕”的尺寸像被照了缩小灯,但总算能见着它细节生动的面部表情,那就是快乐的憨笑。这专属于甘肃的浪漫松弛感,着实让人忘了它原本被赋予的是军事强盛和文化自信的象征。暮色下,河岸旁架起的五色灯变换色彩映照着黄河水,让人已然看不清它是不是如当年一般,泥泞的黄土色中染着赤红。而平稳逆流向上的游船,也再让人看不出,滚滚河水是否依然如回忆里,乘坐羊皮筏子时那样翻腾。

 

车窗外,飞快掠过的道边影像如现在与从前融合交织成的一场新梦。回看这趟旅程,一切的一切,是九年前旧梦的重新上色与加深,亦是新梦的发芽,一如《读者》杂志在兰州这片土地上的生根发芽,在年岁更替中层层迭迭,堆积成如七彩丹霞斑斓的纹理,耀眼着每一次翻看它的瞬间。

 

丝路归人_fororder_敦煌33

 

张婉柔在鸣沙山月牙泉(张婉柔供图)

 

甘肃,不知道下一次还有没有机会再来。只知道,自己终是那个走不出新梦与旧梦里的丝路归人!(作者:张婉柔)

一场跨越海峡的甘肃之行,缘何让两岸青年情更深?

2025-07-14

中新网兰州7月13日电 (戴文昌)13日,参加全国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甘肃分营的台胞青年,带着满满收获踏上归途。这场以“两岸中华情 青春陇原行”为主题的文化之旅,跨越海峡,用生动实践诠释“两岸一家亲”,两岸青年心与心的距离在行走中不断拉近,情谊愈发深厚。

 

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拥有着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大漠戈壁等多样地貌,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关键节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踏上陇原大地那一刻起,台胞青年们便开启一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旅程。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厅,铜奔马的矫健英姿、彩陶的古朴韵味,无不诉说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古人墨迹中承载着生活的智慧,让台胞青年联想到台湾历史文献里的相似记载,跨越海峡的文化共鸣愈发强烈。

 

首次踏上甘肃大地的台胞青年谢承佑,初到甘肃,便被现代化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与黄土高原的雄浑、“抹茶山丘”的灵秀所交织的立体画卷所折服。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交融着印度佛教艺术与中原绘画技法,让他联想到两岸文化互动,虽同根同源,却又在各自发展中形成独特风貌。

 

“这里每一粒黄沙都藏着故事,每个洞窟壁画都在诉说文明的对话。”谢承佑流露出对甘肃文化赞叹和对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的深刻认同。

 

同样初次踏上陇原大地的台胞青年任小龙,被甘肃独特地域风貌、浓郁人文气息与丰富历史文化深深吸引,这里的一切都刷新着他对西北的认知。

 

当台胞青年们踏上这片土地,目睹壮丽景观和珍贵文化遗产时,内心的触动是难以言表的。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和彩塑,诉说着千年前的文明对话;嘉峪关雄伟身姿,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张掖七彩丹霞斑斓色彩,宛如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震撼人心。

 

不仅如此,饮食与流行文化也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天然桥梁。餐桌上,一碗面就能打开话匣子;火车上,流行文化的交流让陌生感瞬间消失。谢承佑说,饮食与流行文化是两岸青年交流的“通用语”,在相似与差异中蕴含着无限共鸣的可能。

 

两次踏上甘肃大地的台胞青年王珩,从初遇时在帮扶工作中体会到黄土地上的韧性与人情,到再遇时在重走故地中酝酿对敦煌的热切向往,让他深刻感受到,台湾与大陆在人情味里早就是一家人。

 

在参观交流中,两岸青年共同探讨了甘肃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台湾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寻找灵感。骑骆驼时手拉手防止摔倒,看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时一起鼓掌,这些温暖瞬间让两岸青年在真诚相待中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完)

展开全文

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启甘肃行:处处有惊喜

2024-08-21

中新网兰州8月19日电 (王牧雨 闫姣)“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歌声中,18日,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参访团甘肃行活动在兰州启动。来自阿美、排湾、泰雅、赛夏等族群的35位台胞将一路向西,走进甘肃张掖、敦煌等地,参访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莫高窟、哈萨克民族博物馆等地,感受甘肃丰富的地质风貌及多彩的民俗文化。

 

当日上午,参访团一行来到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已是第五次带团来甘肃的台湾原住民族文化经贸协会秘书长、领队根玮晨告诉记者,来甘肃每次都有很多令他意想不到的惊喜。“今天来甘博,发现展馆内多了很多数字化互动装置,让古老的文物就在眼前‘活’了起来。近年来,甘肃的发展变化太快了。”根玮晨感叹道。

 

在品尝了手抓羊肉、酿皮子、西芹炒百合等兰州特色美食后,参访团一行来到黄河风情线,参观百年铁桥中山桥,黄河母亲雕塑。在黄河边感受当地特有的河边City Walk文化。

 

“看到当地人在黄河边喝茶乘凉好惬意,之后希望有机会带家人再次来兰州黄河边,好好感受这种慢生活。”台胞许瑞玉说。

 

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郁川虎介绍说,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流和内陆地区向西开发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甘肃也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融合发展。

 

“希望通过此次为期五天的参访活动,台湾同胞们能在甘肃多走走多看看,用亲身所见所闻和感悟,向岛内同胞尤其青少年,介绍真实、立体、全面发展的祖国大陆。”郁川虎说。

 

曾参访过重庆、青岛等地的台胞夏丽玲,此行第一次来到甘肃,在行程开启之前,通过网络了解了很多相关信息,她表示,在中学地理课上对中国各个省份都有了解,这次来到甘肃,惊喜发现甘肃居然这么“长”。

 

“去敦煌看壁画、骑骆驼是我此行所期待的,更期待的是能与当地各民族同胞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精髓。”夏丽玲说。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联络部主办,甘肃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承办。(完)

展开全文

全国台联第三十一届台胞青年冬令营甘肃分营开营

2025-01-17

新华社兰州1月16日电(记者崔翰超)全国台联第三十一届台胞青年冬令营甘肃分营15日在甘肃兰州开营。46名来自台北大学、侨光科技大学、淡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及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开营式。

 

甘肃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郁川虎在开营式上表示,甘肃自然风光壮美、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各位营员开启一段壮阔深厚的甘肃之行,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分享给兄弟姐妹、同学朋友,让更多的台胞青年了解、认识甘肃。

 

来自台湾的老师黄贯群表示,此次活动让营员们有机会走进甘肃的历史深处,感受丝绸之路的悠悠古韵,也有机会亲近黄河母亲。希望通过此次冬令营,营员们能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指引、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非常期待可以和大家一起目睹丝绸之路上华夏五千年来的岁月轨迹。”来自淡江大学的余兵成说。

 

当天,营员们还走进兰州市榆中县参访,并在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围绕乡村振兴进行座谈交流,参访了甘肃本土现代化企业,实地感受了乡村振兴成果和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成就。

 

据悉,此次活动为期7天,营员们还将在兰州、敦煌、张掖、武威等地参访敦煌莫高窟、七彩丹霞、雷台汉文化博物馆等,亲身触摸陇原厚重历史文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