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勇敢发声 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扭曲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顺人民之意,以国家之名。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此消息公布后在台湾岛内引发热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勇敢发声,表示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扭曲,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定能共创美好未来。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勇敢发声 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扭曲_fororder_2

 

“台湾光复纪念日不仅是追忆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重要日子,更是凝聚民族力量、共创统一未来的重要契机。”新党主席吴成典说,设立这个重要纪念日,是两岸中国人携手同心开创民族复兴的新起点,希望两岸同胞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民族精神,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共同奋斗。

 

“作为一个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中国人,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感慨道,“台湾光复这段历史,是两岸同胞共赴国难、共承苦难、共享胜利荣光的历史证明。纪念台湾光复,不仅是回望一段所有中国人都不能、也不该忘记的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的发展规律中,看清台湾的现实处境,找到走向未来的正确道路。”

 

台湾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说,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有助两岸同胞建构抗战集体历史记忆,特别是,使两岸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意志在台湾更为茁壮,铸牢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勇敢发声 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扭曲_fororder_1

 

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日前展开在北京的参观行程。他感慨地说,参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让他想起6月份在上海参观四行仓库时,也是深受感动。而这些历史在台湾已经被遗忘,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维系历史的传承很重要,反观台湾却是在篡改历史,民进党是历史的罪人。为何台湾会变成“亲美”、“亲日”、“仇中”?就是因为民进党。馆长强调,自己并非要大家记得仇恨,但历史不能忘记,两岸都是同胞。

 

中时新闻网以《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否认》为题发表文章表示,80年前,台湾民众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庆祝台湾光复,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每一张脸上都充满了笑容,台湾终于结束了被殖民、被歧视、被压迫、被掠夺的历史。台湾光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荣光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重要铁证。近年来,某些国际反华势力与岛内“台独”分裂势力试图通过曲解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来否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法理事实,为“台独”分裂制造舆论,可谓颠倒黑白。赖清德站在日本侵略者立场将抗战胜利改称“终战”,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甚至宣称“台湾没有光复节”,这种言行既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广大台湾抗日先贤先烈的背叛。

 

《中国时报》日前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台湾光复80周年,不只是台湾的大事,更是中华民族的盛事。台大教授许介鳞生前提及,光复之初十余岁的他已经学会唱《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抗日名曲,因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歌词,道尽日据时期台湾同胞的心声。令人费解的是,80年后,“光复”两字对于赖清德而言,竟难以启齿,这对台湾历史是多么大的讽刺。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勇敢发声 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扭曲_fororder_3

 

“如何在台湾新生代中恢复这段历史记忆至关重要”“两岸同胞应联结起来,让共同的历史记忆重新在岛内得以恢复”——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崑义呼吁,我们不能忘记台湾被日本殖民那段屈辱的历史,也不能忘记台湾光复这场光荣的胜利,这是属于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记忆和共同的民族荣光。特别是在民进党当局一边抛出“终战”“台湾地位未定”等“台独”论调,一边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妄图让两岸越走越远的当前,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对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对于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反对“台独”、反对外来干涉,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除了表达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扭曲外,许多台湾同胞还表示,两岸同根同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同胞要一起携手同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台湾光复的历史告诉我们,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应当团结一心、携手同行。”台湾高雄市眷村文化发展协会总干事孟繁珩说,两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当前,不仅要共同纪念台湾光复,更应当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荣光。”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潘朝阳说,以国家名义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彰显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这一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身在台湾的我,期盼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对此我很有信心。”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正义因捍卫而昭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相信广大台湾同胞定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同大陆同胞携手同心,同忆历史、捍卫成果、守护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作者:常滨)

两岸同胞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反对“台独”, 期盼民族复兴

2025-10-16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1895年,因甲午战争落败,清朝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被殖民统治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省台北市庄严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本受降典礼,这一天,被正式定为“台湾光复节”。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

 

两岸同胞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反对“台独”, 期盼民族复兴_fororder_光复1.JPG

 

近一段时间,两岸多地举办了多场活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反映了两岸同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反对“台独”、 期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

 

8月29日,“历史不散场: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的见证与省思”纪念座谈会在台北举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经历艰苦战争后,最终抗战取得胜利并实现台湾光复,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过去的历史永远不应忘记,应该牢记在心,并且正确认知、传承下去。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表示,当前,民进党当局不愿意正确面对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历史,赖清德用“终战”而非“抗战”的字眼,刻意媚日,对不起抵抗侵略的台湾前辈。历史不容扭曲和遗忘,凡是中华儿女都不应该遗忘日本侵略的这段历史。

 

9月20日,“纪念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座谈会在台北举行。《祖国》杂志社社长、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表示,日本占据宝岛半个世纪,台湾同胞被屠戮保守估计超过50万。他呼吁,要建构台湾正确历史叙事,捍卫“中华史观”,唤醒台湾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忆。夏潮联合会会长陈福裕说,台湾曾在民族衰败中被迫割让,饱尝异族统治的痛苦。“如今,作为生活在台湾的人,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势力用任何方式再将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

 

10月11日,“隔海呼唤祖国的台胞心声——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在位于武汉市的湖北省图书馆开幕。该展览通过450余张历史照片和3.5万余字的文字叙述,展示了16世纪初至1945年间,台湾所经历的西方殖民主义者觊觎、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建省、武装抗日、反殖民文化抗日、少数民族抗日、抵抗“皇民化”、民众呼唤祖国、回归光复等重要历史事件。图文展策划人、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以《让隔海呼唤祖国的台胞心声发扬光大》为题作主旨演讲表示,本次展览聚焦1895至1945年台湾历史,新增战国至三国时期涉台史实、台湾同胞诗文及反日宣言,既还原“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铁证,也印证日据时期台湾同胞心向祖国的主流民意。他强调,两岸同胞应了解真实历史才能破除对立,实现民族复兴。

 

两岸同胞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反对“台独”, 期盼民族复兴_fororder_捕获2.JPG

 

台湾少数民族抗日纪事座谈会嘉宾合影(摄影  狄兆仁)

 

10月14日,台湾少数民族抗日纪事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两岸抗日先贤后裔、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齐聚一堂,以山河为证、以历史为鉴,共同追忆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战中的英勇壮举,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北京市台联副会长苏伟在座谈会上表示,80年前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使台湾得以光复、重回祖国怀抱,这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屈抗争的共同荣光。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这些壮举与卢沟桥的枪声、东北抗联的烽火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昭示着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休戚与共。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杨品骅说,日本殖民台湾期间,我们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这期间,我们保护我们的文化和传统,台湾各地发起了很多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同日本人的斗争。台湾光复80周年对两岸同胞、全球华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们现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中国人。

 

“现在台湾地区的百姓和青年很多对这些历史都不了解,很多资料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对我而言收获很大。” 在10月13日于南京大学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与南海诸岛收复主题展”上,台湾学者宋燕辉这样表示。整个主题展清晰回溯了因《马关条约》而起的国土沦丧之痛,生动展现了抗战胜利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光复台湾、收复南海诸岛的正义之举,并描绘了新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宏伟图景。宋燕辉希望两岸的年轻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南海的历史,也到太平岛去看看,这能激发青年一代共同捍卫我们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两岸同胞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反对“台独”, 期盼民族复兴_fororder_捕获.JPG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与南海诸岛收复主题展”详细呈现了战后中国光复台湾、收复南海诸岛的历程(主办方供图)

 

岁月如歌,山河可鉴。从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到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50年里,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怀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奋起反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数十万台湾同胞慷慨赴死,用生命完成感天动地的壮举。我们将永远铭记台湾同胞英勇抗日的精神和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赖清德当局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歪曲抗战历史,甚至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认,是对两岸同胞巨大民族牺牲的严重亵渎,是典型的数典忘祖、民族败类。鉴往知来,希望两岸同胞都能铭记抗战历史,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坚守民族大义,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促祖国统一,共同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作者:左镇) 

展开全文

国台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受到两岸同胞高度关注,引发强烈反响

2025-10-29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马晓叶):10月29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彭庆恩表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受到两岸同胞高度关注,引发强烈反响。

 

有记者提问: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受到两岸舆论和民众高度关注。请介绍有关情况及重要意义。

 

彭庆恩说,10月25日上午,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纪念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同忆历史、捍卫成果、守护家园、共创未来”为主题,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约500人参加。

 

彭庆恩表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荣光。纪念大会阐明了党和国家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重要意义,号召两岸同胞共担历史责任,共护抗战胜利重大成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交流融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享祖国统一美好前景,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伟业。

 

彭庆恩指出,纪念大会受到两岸同胞高度关注,引发强烈反响。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纪念大会精神,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展开全文

台胞忆清明:我的先辈是抗日英雄

2025-04-04

清明,是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时节。无数英烈在战火纷飞中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他们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

我出生于1981年。那一年,宋庆龄女士去世。家人为了缅怀她,就给我取了“庆龄”这个名字。我是台湾屏东人,祖籍在广东梅州。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对大陆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虽然我在台湾长大,但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在呼唤我去探寻祖籍之地。2023年中秋节,我到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寻根。我仔细核对从台湾带来的族谱和蕉岭的族谱,知道了自己是丘逢甲的后代,祖上是丘氏第十六世代到了台湾。

 

台胞忆清明:我的先辈是抗日英雄_fororder_1_副本

2023年,本文作者(后排右二)赴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寻根谒祖,与家族宗亲合影。(供图:邱庆龄)

 

说起我的先辈丘逢甲,他可是中国晚清时期著名的爱国志士。丘逢甲是客家人,虽然祖籍是广东梅州,但他出生在台湾。丘逢甲少年时就很有志向和抱负,“毅然以天下为己任”。26岁时,他赴京会试考取三甲进士,却拒绝了朝廷授予的官职,回到台湾教书育人。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非常愤怒,“聚哭于市,夜以继日”。丘逢甲悲愤交加,咬破指头,用鲜血书写了“抗倭守土”四字血书,随后召集绅民数千人集会,联名向朝廷要求废约抗战。为了筹集抗日义军的军饷,他毅然变卖家产,还发动丘家的成年男子率先加入义军。丘逢甲带领义军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地和日军血战数十场,最终义军伤亡惨重,丘逢甲也在战斗中负伤,最后不得不撤回大陆,从事教育事业,并成为广东省最有声望的教育家之一。为了牢记复土雪耻的大志,丘逢甲在《春愁》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这饱含着丘逢甲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对台湾回归的期盼。

 

台胞忆清明:我的先辈是抗日英雄_fororder_4_副本

本文作者参观梅州丘逢甲故居时拍摄的照片(供图:邱庆龄)

 

熟悉历史的人都深深懂得,中国百年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持续反抗外侮侵略的血泪史。丘逢甲的抗争精神犹如烈火,点燃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不仅是台湾同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他的事迹激励着后来者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扬,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达到了高潮。

我曾听过很多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他们有的是参加了大陆抗日战争,有的是在台湾日据时期反抗日本侵略,有的经历过枪林弹雨,有的在后方默默支援,还有的在海外为抗战奔走呼号。我想说,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历程,也有力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一次,我和一位参加过大陆抗战的老兵聊天。当他得知我来自台湾后,老人告诉我,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两岸能够早日统一,这样他就安心了。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盼望两岸统一的热切渴望。

 

台胞忆清明:我的先辈是抗日英雄_fororder_3_副本

2023年9月,本文作者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且看鹰隼出风尘”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该展览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反映了在1895年至1945年期间,众多台湾同胞誓不臣倭、团结御侮,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台湾同胞反殖民斗争的最终胜利做出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供图:邱庆龄)

 

向英烈致敬,向老兵致敬!如今的和平年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而来。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和平与尊严奋勇抗争。他们的故事必将在血脉中代代相传。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清明时节,我闭上眼,思绪穿越时空。祖先的事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微风拂起岁月的尘埃,让我联想到无数先烈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同仇敌忾的壮丽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自豪。这份感动,源于先辈们为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这份自豪,源于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深厚情谊。

 

台胞忆清明:我的先辈是抗日英雄_fororder_2_副本

本文作者参加两岸交流活动的留影(供图:邱庆龄)

 

如今,我在大陆就业、创业,成家立业,生活十分安稳。我也在大陆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努力着。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也感受到了大陆同胞的包容和温暖。这些年,大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为我们在大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清明是追宗思源的时节。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身在大陆还是台湾,我们的心始终相连。我相信,我们将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邱庆龄)

展开全文

国际人士: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意义重大

2025-10-28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多国人士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和召开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际人士: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意义重大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战略研究与预测研究所所长 德米特里·叶戈尔琴科夫: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具有重要意义,象征着中国人民心向统一。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应该被铭记。

 

国际人士: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意义重大

 

越中友协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阮明环: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成就,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郑重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这具有广泛而权威的法律效力。

 

国际人士: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意义重大

 

德国《青年世界报》主编 尼克·布劳恩斯:举行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既是铭记历史,也具有现实意义,强调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也是对分裂言行的有力回应。

 

国际人士: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意义重大

 

南方中心执行主任 卡洛斯·科雷亚:联合国的决议确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全文

不承认自己是“汉人” 赖清德想当什么人?

2025-05-19

近日,“汉人”一词在台湾竟成了禁语。起因是台行政主管部门官网中的内容,将此前“汉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表述,改成“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占比最多的“汉人”,竟然在描述中被消失了。

 

台行政主管部门如此修改,无疑是在执行赖清德当局“去中国化”的“台独”分裂意识形态。虽然行政主管部门事后解释是为“消除族群歧视”“促进族群平权”,并无其他政治考量,但是否真的没有政治考量已是人尽皆知。

 

对此,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李明贤痛批,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却变成“其余人口”,这种假学术之名,企图撇除过去历史、血缘连结,就代表政治正确吗?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表示,民进党“去中”去到疯狂的地步,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血也统统换了,这是典型的数典忘祖。台湾网友也纷纷留言,“现在叫你其余人口,过不久就叫你多余人口”“我们的祖先抗日牺牲,不是为了让后代认贼作父!”。

 

而不愿承认自己是汉人的赖清德,又是什么人呢?

 

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日本殖民官员八田与一纪念活动时声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可见,让赖清德当家人的不是大陆,而是曾在台湾施行殖民统治,疯狂掠夺台湾资源、屠戮台湾同胞的日本。中国国民党前民代蔡正元对此评价,“他心里是日本人”。赖清德一贯亲日、亲美,早已恨不得自己就成为其中一员。

 

不承认自己是“汉人” 赖清德想当什么人?

 

但事实是,赖清德不仅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还是从大陆移居到台湾的汉人后代。此前,蔡正元考证资料后曾爆料称,赖清德家族是在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从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心田村移民到台湾,而漳州的赖姓更早来自湖北。

 

不承认自己是“汉人” 赖清德想当什么人?

 

“汉人”顾名思义,就是指汉民族人口。台湾的汉族人,主要来自于历史上自大陆移居的闽南人、客家人,以及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统治集团到台湾的各省人士及其后代。相比台湾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庞大,在岛内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

 

即便是台湾少数民族、民进党当局口中的所谓“原住民群”,其祖先也是大陆东南地区史前人类。他们与汉民族相合相融,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不承认自己是“汉人” 赖清德想当什么人?

 

可以说,无论是岛内的汉人还是少数民族,都与大陆有着难以切断的历史连结和亲情血缘。很多家族都保存着完整的族谱,上面详细记载着自己家族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历史。他们遵循着大陆祖地的风俗礼仪,祭祖先、拜宗庙代代传承。这些历史事实,岂是赖清德当局操弄几个字眼就能抹杀?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用“荒谬绝伦,可笑至极”来评价赖清德当局的这一做法。他表示,民进党当局做这些事的人,尤其是那些属于所谓“其余人口”的人,不知他们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民进党当局出于谋“独”本性和政治私利,花招百出操弄“去中国化”,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联结,不得人心,不会得逞,必遭唾弃。(文/文方)

展开全文